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网上说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说课

说课: 陶渊明三首诗

作者:杨建波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819 次   更新时间:2018-7-18 文章录入:珍珠鸟


说课: 陶渊明三首诗

杨建波

 指导思想与教学原则

1摒弃逐篇逐句讲解的模式,将陶渊明有代表性的三首诗放在一起,实施单元教学或綑绑式教学。这种从整体出发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节约课时,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与有关资料的重复,而且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上更全面更本质地认识诗人、认识田园诗这种文学现象。

2 教育部2018年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古代文学诵读篇目由14篇增加到72篇,而且由一般的诵读变成“背诵”。 大学语文要完全避免与中学语文重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对学生在中学学过的篇目,要秉承的是立足中学,超越中学”的原则,具体做法当然因文而异。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论》中,分四点论述了大学语文如何与中学语文衔接的问题。这里把这四点再复述一下:一找出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知识上的衔接点;二找出原有知识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三拓宽加深原有的知识,并在新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原则;四把无序的、零散的、紊乱的知识有序化、整体化、系统化,使之上升为普遍的原理、规律。在这里笔者还想补充第五点:在“浅”中见深、“平”中见奇上下功夫,挖掘文章的学理性、文化性。此五点,具体阐释了如何“立足中学,超越中学”,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逐渐进入阅读的高级境界。

下面以陶渊明的三诗为例,探讨如何立足中学,又超越中学。

 课前教师的功课: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一桶水。对陶渊明,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浅层次的了解上。教师应研究陶之生活的魏晋社会,对魏晋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士人风气等作既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玄学的主要内容作深入了解。唯其如此,才能“立足中学,超越中学”,避免成为“高四语文”。学生才能在接触“学术”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样的内容,实际教学时可视不同的对象有深有浅,比如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综合性院校与高职院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的深浅宽窄之度是不一样的。但作为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尽可能地使自己多占有资料并使资料条理化、理论化、个性化。在这一点上,不应有所区别,对所有院校的老师要求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一般院校的老师或高职高专的老师更应讲究教学艺术,更应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时才能摘其精要、游刃有余,让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也才能学有所得。

 教学总体思路:学生在中学既然接触过陶渊明之诗,对陶这个人已略知一二,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重复那些学生熟悉的东西,而将起点放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如果我来上这三首诗,1找出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知识上的衔接点,拓宽加深原有的知识,并在新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更为理性的认识;2由陶诗的艺术手法入手,着重带领学生探讨这三首诗的文化意义,从比较高的层次上来阐释它们。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会出示钟嵘和鲁迅的两句话:“隐逸诗人之宗”和“赫赫有名的大隐”。但不急于探讨为什么陶是“隐逸诗人之宗”和“赫赫有名的大隐”。先放着。

 学生的课前准备:1背诵三诗,了解或复习三首诗各自的主要内容,并着重体会其平淡质朴自然的诗风;2查网或查工具书,了解什么是玄学。如果学生不知《穆天子传》、《山海经》,也可让他们在课下借助工具书或网络作一了解。

 教学分两个大步骤(约一节半课):

1、窥一斑而知全豹。在中学之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这三首诗,进一步了解陶诗的总体风格,即语言和诗境上的平淡质朴自然(学生已知)。作为田园诗的宗师、开创者,这种风格对后世的田园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后世的田园诗基本都沿袭了这种风格(深化拓展,适当举例)。这个教学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也由于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故不花多的时间,点到则可。

 2、探讨陶诗”的文化内涵。从诗的艺术特点切入,落实到陶与陶诗之“文化”性上。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全新的知识,是本课之重点(学习陶诗,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最明显的区别就在这个“理”字上)。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理结合这些写诗的原则技巧学生在中学都学过。一句提过,不用饶舌。在此基础上,应当让学生懂得:情景交融是衡量一首好诗的基本标准,情景理融合是写诗更高的境界,情景事理结合则是对诗人写作技巧的更高要求。情景交融的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情景理结合或情景事理结合则可以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启迪人生比单纯的获得愉悦境界更高也更难做到。而陶诗正是在情景交融之基础上做到了情景理和情景事理结合,人们读了陶的诗会获得许多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和思索。这样过度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理”上来。

2)以这三首诗为例,探讨陶诗的“理”是什么理?带有怎样的时代色彩与历史印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之五》

要理解陶诗中的“理”,必须对玄学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中学语文不可能涉猎“玄学”,中学生对陶诗只能做一点字面的理解而不可能深入。陶诗产生的背景是魏晋玄学的鼎盛时期。汉魏六朝,政权分裂、兵燹连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但这个时期人们的精神却极其自由,个性极其解放,首要标志便是玄学的建立与盛行。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玄”出自《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援引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后来渐渐与佛教合流。玄学主要就“有无”、“言意”、“形神”、“心声”、“名教自然”等哲学问题进行探讨辩析(教师可对这几个辨题作简要介绍,不了解这几个辩题将影响对陶诗真谛的把握)。玄学中人大都是一些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名士,这些名士不务实事,啸聚竹林,每天以清谈老庄为能事,诗歌创作也以谈玄说理为主,是为玄言诗。玄言诗没有形象的描写,没有情感的抒发,因此被钟嵘批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以形象和情感为上,没有形象和情感的诗,只是徒具诗的形式罢了。(例举中学学过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更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写景文字很美,中学老师也会着重让学生品味这些景语。但是王羲之为之作序的诗集《兰亭集》却是一本“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一点诗味都没有)但是如果没有玄言诗,恐怕也没有陶之田园诗。

玄学全盘继承了道家的“自然观”。虽然老庄直接谈到自然山水的言论少,但因其“自然”是“真”与“朴”的代名词,指事物自然而然的本真面目(包括人率真的个性)。而这种不加修饰的初始状态只有大自然中才有,尘世间特别是官场没有,故老庄所言的“自然”当然也包括大自然。所以崇尚自然的玄学名士们的玄言诗尽管“淡乎寡味”,但其本身就蕴含着自然山水的因素。名士们每日在“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中高谈的玄理就潜藏着“自然”。嵇康的著名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其“自然”也包括自然而然与自然山水这两方面的内容。足见“自然”对田园山水诗的形成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陶之田园诗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玄言诗,或者说是对玄言诗的革命。以上三首诗黑体字皆为玄语或带有玄言色彩的语言。《归园田居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户庭无尘杂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一头一尾明显的带有玄学的意味,是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玄理的诠释和张扬。语文课必须突出语言。但突出的是传神点睛的语言,是对文章理解有重要意义的语言。“俗韵”、“尘杂”、“虚室”都是玄语,对理解诗的内容至关重要,应好好带领学生品味出言外意。  

《读山海经其一》是一首情景事理结合的好诗。玄学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宇宙本体论上的,天地万物始于“有”还是始于“无”(有无之辨),“有”是本体还是“无”是本体?陶可能是崇尚“无”的, “虚”与“无”是同义词。上首“虚室有余闲”,中学老师的解释是房屋陈设简陋、生活简朴,这样解释是对的,但只是字面上的,深层理解应为:此句正体现了陶以“虚”即以“无”为本的宇宙观。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同样充满玄意。人的一生“俯仰”之间就过去了,对于“天地万物始于有,有始于无”的宇宙,人类无法把握(庄子的不可知论),故不要“心为物役”,不要以身后之名累生前之事,每天欣赏着“绕屋”的“草木”和“群鸟”,只在耕种、读书(简要介绍古代隐士耕读传家的传统)、饮酒中讨要快“乐”就很好了。这叫知足者长乐。就是说人生苦短,要率真地活着,自由地活着,不要有任何覊绊束缚。

 “结庐在人境”一诗结尾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明显地是对玄学“言意之辨”论题的回应。《庄子 外物》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只是工具、手段,意才是目的。工具常常显得笨拙,意总是在言外。这就是道家的美学理论:言不尽意。本体是不可言说的,语言在表达本体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苍白无力。秋菊、东篱、南山、山气、日夕、飞鸟这些意象加上诗人自己构成的宇宙本体妙不可言,不可言说,其中的“真意”是不需要语言也是任何语言表达不了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能言表”。只有象陶渊明这样由官场到田园经历了一场,并达到某种境界的人才能领会。

六、总结(大家谈):

1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是田园诗的宗师。

2陶渊明是魏晋玄学人格的最高代表,其思想和人生态度出自玄学,又超越了玄学。陶渊明断断续续地做了十三年官,终于在任了八十二天彭泽县令后挂冠归田,实践了淡泊宁静、守拙归真的人生哲学。他剔除了玄学清谈不务实事的弊端,将玄学理论与审美理想落实到人生实践中,尊重自然生命,毅然从体制里跳出来,归去来兮,而且至始至终都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在耕田与为官、田园与官场的对立中,寻到了理想的人生座标,也寻到了抒写人生的载体。朱熹有段话切中肯綮:“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尚自然、尚真情、尚精神自由的魏晋风流的代表、成为魏晋玄学人格的最高代表,也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

同学们现在应当明白钟嵘和鲁迅为什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和“赫赫有名的大隐”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除陶渊明之外。名士们没有一个真正挂冠归田,从事劳动,去做一个真正的隐士的。

3陶诗是魏晋玄学诗意人生的写照,是魏晋玄学渗入文学结出的硕果。出于玄言,又高于玄言。农业生产本来是十分艰辛枯燥的,陶却乐在其中,从中悟出了诗意,而其诗意又因其“玄理”得到了升华。陶诗既然也落脚在玄理上,读者为什么没有感到“淡乎寡味”?(回归诗句本身,品味、齐诵) 因为它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形而下到形而上,而不是象玄言诗一样由抽象到抽象,由形而上到形而上。 它发于情、生于景、出于事,最后归于“理”,是从情景事中自然生发出的,是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的,抽象的玄言哲理透过躬耕生活和田园风情变得可触可感、通俗亲切,生活化、世俗化、人性化了。这就是陶渊明的诗虽谈玄而不觉枯燥,出于玄言,又高于玄言的地方。

2、3两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明乎这两点,才算是基本上了解了陶渊明。

通过以上的学习,得出一个结论:欲真正了解一位诗人或作家并作出中肯的评价,一定要研究和了解诗人或作家生活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时代造就了诗人,文化滋养了诗人。

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结论,学生掌握了这个结论,学习便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浅层次上升为高层次。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39905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