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笔耕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笔耕园地

小小说:诚信的种籽

作者:吴家洲 文章来源:老乡问巴 点击次数:142 次   更新时间:2025/9/15 文章录入:珍珠鸟


晨光熹微,城市尚未从梦中完全苏醒,万科小区旁的“方记早点”已经蒸汽升腾。店门五点半拉开,六点便已排起小队。 操作间里,方玉梅手腕轻转,将乳白色米浆匀铺在蒸屉上,动作娴熟而轻巧,带着一种长年累月形成的韵律。柜台的一角一个小碗装着两个糯米鸡,那是昨天剩下的,她仔细检查过,没坏,准备等会儿忙过了,热透了当自家人的早饭。 七十三岁的老母亲李桂芳佝偻着腰,正卖力地擦拭着桌椅板凳。女儿为照顾孩子上学,在城里开了家早餐店。老人家不想成为孩子们的“拖油瓶”,总想着能发挥点余热做点什么。所以,她根本闲不信,什么活都抢着干。   

 “外婆,我再睡会儿嘛……”小屋的隔楼上传来孙女小雨娇滴滴的抱怨声。

 今天是星期天,十六岁她正躲在被窝里玩手机。 “睡么子睡!客人都上门了,快起来帮忙!”老奶奶嗓音沙哑,但严厉的不可置疑。见孙女不动,她语气又软了下来,冲着隔楼喊:“你帮把手,妈妈就能轻松些,多挣点钱,才好供你读书唦。”

 方小雨睡眼惺松,不情愿地从隔楼上走下来,手里还抱着个手机,圆脸上写满了被迫早起的怨气。 店门前,一对年轻夫妇牵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孩子正馋馋地盯着玻璃柜台里的新鲜早点。

 “两个糯米鸡,打包。”男子是这家小店的常客。他扫过付款码,声音温和地说“我家孩子最爱吃你们家的糯米鸡了。” “好的好的,马上。”老奶奶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她转身,一眼就瞥见了柜台角落那两个“现成”的糯米鸡。老人家心里盘算着:新出锅的还在后厨保温,这两个拿出去先对付一下,免得客人等得着急。于是,拿起不锈钢餐夹,利索地将那两个糯米鸡夹进了打包袋。 男子接过袋子,手一触,眉头即刻蹙起,扬声问道:“老板,怎么是冷的?”

 “是热的,是热的!刚才还是热的。”老奶奶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本能地辩解道。 男子没有争辩,直接打开袋子伸手探了探温度。“明显是凉的,孩子肠胃弱,吃了不好,麻烦换两个。”

 “都一样的!我们小本生意,哪能这样挑挑拣拣……”老奶奶嘴角死死绷紧,小声地嘀咕起来。

 “我不是挑拣,只是要一个糯米鸡该有的温度。”男子的声音依然平静,“你们卖早餐,提供新鲜、热乎的食物,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吗?”

 “算了,她们也不容易。”男人身后的妻子轻声劝道。

 “这不是容不容易的问题,”男子转向排队的人群,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果次次都‘算了’,那我们每天早上买到的,可能就都是‘算了’的东西。今天,我想认真一次。” 一个中年男人摇了摇头,嘟囔着“赚钱也要讲良心哦……”,转身离开了队伍。

 排队的人开始有些骚动。老奶奶见状,忽然抬起手抹起了眼泪,声音带着哭腔:“我一把年纪了,想帮个忙,还帮错了……” “妈!”方玉梅听到争吵声,连忙丢下手中的活计赶了过来。她一眼瞟见那个空了的小碗,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拍了拍围裙上的面粉,走上前对着排队的客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各位,对不住,稍等一下,马上就好。”然后,转向年轻男子,语气无比真诚地说:“先生,非常抱歉,那两个糯米鸡是昨天剩下的,我们准备留着自己吃的,绝不会卖给客人的。我妈她……""对不起!都是我们的错,我这就给您换刚出锅的。” 说着,径直地走向后厨,从滚烫的油锅里捞出两个滋滋作响、热气腾腾的糯米鸡。方玉梅将糯米鸡仔细装好,又主动地多夹了个卤鸡蛋放进袋里,满脸歉意地递过去:“真对不起,耽误您时间了。”

 男子面色缓和下来,接过袋子,又重新扫码付了卤蛋的钱:“该多少就多少,我也不占你们的便宜。”   

 午市过后,方玉梅泡了壶茶,一家人坐在一起。

 “妈,我知道您是好心,”方玉梅声音温和而坚定,“但您知道吗?您今天是在‘帮倒忙’,差点就把咱们‘方记’的招牌给砸了!”

 “过了夜的又怎么了?又没坏。我们自己都吃得,哪有那么金贵?”老太太还是有些不服。

 “妈!我们自己吃,知道底细。可顾客不知道!他们只会觉得我们店卖剩货,不诚信!今天省下的,是两个糯米鸡的成本;明天丢掉的,就是所有客人的信任!” 埋头玩手机的方小雨突然放下手机,抬起头说:“奶奶,我们同学都说,买‘方记’的糯米鸡是在‘抽盲盒’。”

 方玉梅一愣:“什么抽盲盒?”“就是运气好就吃到热的,运气不好就是凉的呗。”小雨看着奶奶,鼓起勇气说,“上个星期,我同桌就买到了一个冷的糯米鸡,也是您卖给他的。他不好意思说,回来就跟我们吐槽。大家现在……现在都不太推荐了。” 瞬间,方玉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原来,今天的事并非偶然,这个“脓包”早已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溃烂了很久。她看着母亲,轻声说:“妈,您听到了吗?市场,是会说话的。” 老奶奶委曲地低下了头。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愧色。   

 第二天清早,方玉梅还没起床,就听见了动静。她走出房间,只见女儿方小雨已经穿戴整齐,正在灯下用心地写着什么。小雨抬起头,将一块写好的纸牌递给妈妈:“妈,我觉得,我们店里需要这个。”

 方玉梅接过来一看,上面是女儿娟秀而有力的字迹:“本店承诺:所有食品均为当日现做,绝无隔夜!如若有假,双倍退款!”

 “还有,”小雨看着妈妈,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奶奶年纪大了,在店里忙,顾客看着也担心卫生。不如让她在家帮我们熬好粥再送过来,店里的活,我来顶上!” 方玉梅看着女儿,眼眶一热。她知道,一颗诚信的种籽,开始在女儿心里,发芽了。 接下来的几天,方小雨像变了个人拟的。她穿着干净的围裙,用清脆的声音招呼着客人,手脚麻利。她还用手机拍下妈妈每天清晨备料、制作的过程,发到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奇迹般地,那周的营业额,比往常足足好了三成。 又一个周日的早晨,那对年轻夫妇再次光顾。换上了新围裙的方小雨主动迎上前,笑得阳光灿烂:“叔叔阿姨早上好!今天糯米鸡刚出炉的,特别热乎!”

 结账时,小雨学着妈妈悄悄地在袋子里多放了一杯暖暖的豆浆和一个卤鸡。男子发现后正欲补钱,方玉梅笑着摆手:“您能再来,就是对我们最大信任和支持了。” 温暖的阳光照进小店,照在三代人的脸上,明亮而温暖。一颗名为“诚信”的种子,正在这间小小的早餐店里,生根、发芽和传承。 那日下午,方玉梅在账本的扉页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诚信不是成本,是资产。”她决定,要把这句话裱起来,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7549697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