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大语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语博客

关于书名《胡幼松传奇》、片名《沃土烈焰》的纠结与建议

作者:周治南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67 次   更新时间:2025/7/29 文章录入:珍珠鸟



2025年8月间,在一个微信群里,我看到了由文先生撰写的《沔阳名人录》(书稿)之龙先生篇,其间《胡幼松传奇》的书名赫然映入眼帘,勾起了我对一段不堪经历的回忆……近期,我又浏览到了以胡幼松烈士为原型的表现湘鄂西农民运动的影视剧《沃土烈焰》的开拍仪式,欣慰之余,这段早已被遗忘了的往事,又被捅开了泉眼,历历呈现眼前。

1976年上半年,我大学毕业分回沔阳县,立即投入到“沔阳县教育革命成果展览”的筹办工作中。展览结束后,由于我有写写画画的禀赋,表现还不错,县领导觉得我在文化部门工作比在教育部门工作更适合一些,于是县文化局与教育局商调,被教育局严词拒绝。

当时中宣部发起了“发扬革命传统,宣传英雄形象”的主题宣传活动,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并进行了工作部署,沔阳县委宣传部经研究决定将陈场人民公社坡场大队胡幼松的英雄事迹整理成文,报送省委宣传部门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立项。县委宣传部金先鉴部长将这个写作任务指定由我来完成。我下坡场一个星期,前四天走访胡幼松家人与同村长老,召开了四场座谈会。后三天关在坡场支部书记家里闭门写作,完成了两万余字的文稿,定名为《农民英雄胡幼松》。离开坡场大队之前,大队部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我把《农民英雄胡幼松》文稿在会上进行宣读,特别对家庭出身、参加革命队伍、组织革命活动、惨遭被捕、英勇就义等相关情节进行了认真核实,经在场的胡幼松家人和同乡长老们落实认可并表示赞同后,才急匆匆回到县委宣传部复命。经县委宣传部金先鉴部长亲自审定,指定由文化馆善于刻印的龙先生刻写油印一百份(那时候的县委机关连机械打字机都不多见),作为会议资料提交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文化局拟在黄冈(?)召开的相关会议审议。

因为往文化局方向调动的问题受阻,从坡场采访回来后,我被教育局紧急调回远离县城的郑场中学工作。在表现胡幼松事迹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我离开县城后由谁来接替《农民英雄胡幼松》的后续完善工作也很正常。我调查走访加运思写作,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仓促成文,有所不足在所难免,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全在情理之中。说句实话,恢复高考后,作为高考把关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我的工作压力也很大,许多事情包括个人的一些兴趣爱好,全都无暇顾及,根本不可能对胡幼松事迹的进一步深层挖掘、整理完善再有关注。由谁把这项后续工作做得更好,我一定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作为熟人,我对龙先生在职业环境里的发展与个人成就深表钦佩。再后来,我调至武汉一所高校,专事教育工作,早已将这项经历置之度外。33年后的2009年,龙先生作为仙桃市(原沔阳县)文化馆的资深干部,将原作品名称《农民英雄胡幼松》经过一番充实,最终以《胡幼松传奇》为题成文发表。作为原创作者,我认为“传奇”一词所体现的传奇色彩削弱了胡幼松事迹的历史真实性与严肃性,觉得不够妥帖。胡幼松是大革命时期中共潜江县委书记、潜江县与沔阳县南方接壤地段的农民运动领袖,在一次地方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被叛徒出卖,落入敌手,押解至潜江县城,被轧断双腿后用棺材钉将双手钉在门板上游街示众,昏死后一度复苏,仍然高唱《国际歌》,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彰显的是革命本色、英雄气概。根据我的采写经历,胡幼松的英雄壮举本来是大革命时期的真实存在,没有一丝半点的传闻和猎奇色彩。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故事抑或人物传记,应该尊重史实,还原历史,真实才具备亲和力、说服力与感召力。“传奇”一语的应用,给读者带来的是超现实的联想和感受。浪漫主义往往会破坏作品本身应有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其实,在《农民英雄胡幼松》一文的起草构思过程中,我也有过“胡大侠传奇”的闪念,甚至有将耶稣钉上十字架的时空穿越联想,均觉不妥!胡幼松也是血肉之躯,是人不是神,他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正如他英勇就义前高唱的《国际歌》一样:“要为真理而斗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 他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完全出于信仰的力量,不是什么超越现实的离奇现象!将《农民英雄胡幼松》题名改为《胡幼松传奇》,突出了传奇色彩,反而淡化了英雄本色,实在令人不解和痛心。

如今,以胡幼松英雄事迹为原型的故事片《沃土烈焰》已于前日在郑场镇渔泛古镇开拍,这是一件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方才酝酿成熟的大好事,值得所有为之争取的同仁感到欣慰!在欣喜之余,对于先入为主的这个《沃土烈焰》的片名,不少网友觉得有点拗口不顺,美中不足,持有异议。“土”字字面意义偏窄,视野不够开阔。如果将片名《沃土烈焰》改为《沃野烈焰》,不仅音节和谐上口,更能展现江汉平的广袤无垠、湘鄂西革命烽火如火如荼的景象。

我的这点意见,不知是否妥当,敬奉《沃土烈焰》编剧及摄制组参考!

中华大学语文网站负责人:周治南(教授)

二五年十月三十日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7746698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