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思之“思”
“思”是人不可或缺的心理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更高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听说读写,又高于听说读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是使听说读写进入更高层次的保证。假如没有“思”,听说读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前三十年的教训还不沉痛吗?
笔者常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知识分子,不是有一个硕士博士学位就可称作知识分子,或是有一点专业知识冠上一个什么学者头衔就能称作知识分子。所谓知识分子应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继承性。他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走来,打着深深的国学烙印;二是批判性。只信奉真理,不信奉偶像,不畏惧权威,不跟风、不盲从;三是创新性。敢于想前人未想之理,走前人未走之路,行前人未行之事。具备这三个特性,笔者认为他是知识分子。贯穿这三个特性的是一个大写的“思”字。美国常青藤名校要求每一个博士生的论文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思想、观点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这对人很有启发。
然而“思”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弱点,也是中国学生的一大弱点,更是中国芸芸众生的一大弱点。一个人是否具有思想和是否善于思想、是否乐于思考和善于思考,是衡量其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从众随俗、因袭陈说、肤浅庸俗都称不上思想;剝茧箨笋、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独辟蹊径、高屋建瓴才叫思想。思的可贵在于其批判性、创造性、独特性。有价值的思想必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思想要靠思维活动获得。思维有不同的类型:1、按思维不同的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运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2、按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聚合思维(即求同思维、是把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批判思维(即修正性、否定性思维,与求异思维有相似处,但本质不一样)。3、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可以归为抽象思维中,笔者把它单独提出来归为一类,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这是一种既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又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的思维形式)。4、以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可以分为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在诸种思维能力中应特别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这是影响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这里并不是说一味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或者剑走偏锋就好,而是说凡事要能于无疑处见疑,在没有被发现处发现。只有善于发现疑问、发现新意、发现价值、发现可提升的空间与可开拓的领域,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取得长足的进步。
除创造性思维外,我们还强调概括能力的意义。概括能力是工作或治学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但概括必须以分析提炼为前提。概括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是思想升华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对繁杂的资料、对原始的思想进行分析与提炼的基础上的,它是对事物表象的总结归纳,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度揭示。有概括能力的人,汇报工作,能提纲挈领;记录谈话,会言简意赅;分析问题,可一针见血。不善于概括的人,脑子永远是一堆乱麻、一盘散沙,形不成任何理论和概念性、结论性的东西。
笔者三十多年前认真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上下两册的《语文教育论集》,反复研究后以为叶老这几十万字,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教是为了不教”,或是一句话:“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笔者以为这就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的一切探索实践就是围绕着这六个字或一句话进行的,这就叫做“思”字当头,提炼概括、化繁为简、一以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思”的能力的大致途径:
1、不做思想懒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在学习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各种思维能力,尝试面对不同的事物、现象、对象,用以上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
2、做“职业”思想家。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这一行,就会经常围绕这一行思考,有思考,就有点子、就有改革、就有创新。思考多了,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见解、独特的思想。超越了当初那个仅仅是为了谋一个职业、拿一份工资的自我,而成就了一个不一般的自我,实现了从一个普通人到专家的跨越。反之,不善于思想的人,也可能工作一辈子也没有大的改观大的进步。笔者从教三十多年,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符合教育规律,才受学生欢迎。笔者把这些思考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借助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跨越。只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跨越。
3、在“大语文”中辨析和甄别。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几乎都与语文有关。歌词中有语文、书画中有语文、广告中有语文、新闻中有语文、墓志铭中有语文、春节对联中有语文、药品说明书中有语文、邻居闲聊中有语文、电影电视片中有语文、领导人讲话中有语文、红头文件中有语文……。可以说触目触耳皆是语文。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语文现象中,要习惯通过自己的头脑去辨析、去甄别、去领悟。特别是对当下国内外各种文化与文艺思潮、对当下国内外各种重大社会现象与重大历史问题都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去认真思索,并作出自己较为正确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
一个有思维能力、勤于思考又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成为“思想家”,才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2015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的一段话阐释了“思”的重要:“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经典去积累思想深度,而不要总是把精力耗费在刷微信上;多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那些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盲目地去服从那些所谓的”大V“和“权威”;多去坚持自己的理性判断,而不是轻信那些网上的谣言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误解,更不要去盲目羡慕和模仿别人的人生。因为随波逐流只能让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慎思明辨才能真正让我们驾驭未来。” (转引自2015、8、1《文摘报》8版《高校校长2015届毕业致辞》)
听说读写思分开来是五种不同的个别能力,合起来是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它们互相补充、互为因果,渗透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助人插翅腾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善于书面表达,却拙于口头表达;有的人喜欢静听别人的言论,自己却怯于发表言论;有的人喜好读书,却不能动笔写文章。还有许多人的听说读写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不能通过“思”将其上升到理性层面,这些人在语文能力上都是跛脚鸭,都还未进入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理想状态。这两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读书比赛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使当了几十年大学老师的我大开眼界。参赛的均为7——14岁的中小学生。这些孩子可是了得!且不说他们在台上落落大方,毫不怯场,仅看他们读的书就让人惊叹,本本是经典、本本是名著,有的孩子居然对《资本论》感兴趣!可贵之一是他们并不因循旧说,对所读之书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有创意的见解,体现着他们“思”的睿智,可谓个个都是“思想家”。可贵之二的是他们以所读之书为圆心,以书中所涉及历史、文化、人物等为半径,画了一个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链。读一本书如同读了十本书或者更多的书。可贵之三是他们都具有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饱含感情地用最简洁最恰当的语言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与体会,当老师与评委发问时,均能沉着有条理地对答如流。可贵之四是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得知这些经典已融化在了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血液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铸造着他们的灵魂。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这场比赛,使我们进一步领略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与生命力。也使我们从如此熟练地将诸种语文能力融合一块的“语文小超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辉煌前途。
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它们密不可分,但“思”字始终统率着听说读写,这是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重要区别。将这五种能力自如地协调交叉运用,是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欲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一个人高水平语文能力的体现。广义地说,诸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办事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洞察能力、待人接物能力、乃至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等等都与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有关,属于语文能力的外延或者是语文能力的延伸和扩展。实践证明一个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水平语文能力的人,必定比只有专业知识而语文能力低下的人更有竞争优势,也更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