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教后记”
今天收检书房,发现几页以前写的“教后记”,读之,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课堂。现摘录几则与同仁共享:
1996年4月22日 周一
上次在95级政教系上课时,布置一作业:分析“当你健在的时候”一诗,可是居然只学习委员靖晓琴一人按时交了作业。面对这种情况,我未责备大家,只给大家讲了武汉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同船过渡》的剧情,并说我在为此剧写评论时,引用了该诗,该诗写出了一种凝重的人生感悟。我要求大家周六或下个周一交齐并送给中文系的教学秘书迟老师。今天上完课去系办,果然迟老师交给我一摞齐整整的练习本(除两人有特殊情况外全部交齐),我当时很感动(一则交得这样齐,二则清一色用练习本,不似以往用的是大大小小的纸)。
我以为我处理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毕竟是自觉的和善解人意的。关键是教师要处理好这类问题。
今日点评:教育和教学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在成为教学艺术家的过程中,教师主要用的是情感,而不是逻辑和说教。情感是可以融化一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愿学的学生。
附:当你健在的时候,
有一种体验成难;
当你倒下之后,
这体验又成了遗憾。
想远离的一直很近,
要留住的偏偏走远。
学生评诗:他没有浅陋地说一些如玻璃一般透明的无内涵的话,而是将那种属于他个人的特定的情感抽象化,概括出“有一种体验真难”,使之引起欣赏主体强烈的共鸣。
1997年年底
体育系95级真是热情。课后总不忍离去,要求老师再多讲一点,再给我们上一课。因元旦联欢掉了课,学习委员、班长打三次电话要求补课。这固然有怕考不好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是老师讲课的魅力吸引了他们。团支书李涛打电话代表全班表达了十分喜爱语文课的感情,同时也对老师表示感谢。
今日评点:今天的老师和学生与20多年前大不相同了。在电子时代,老师能否赢得当年体育系学生的那份感情、那份热爱;学生能否向当年一样喜爱课堂、喜爱老师;老师的课能否上得比网络更精彩,比手机更有魅力,这无疑对老师是一种挑战与考验。不论客观条件怎么变,作为教师,“拥有自已的学生”这一条不能变。
1996年6月10日 周一
何为课堂上的“神来之笔”?
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首尾照应,用反复的手法一再渲染“轻”、“悄”。讲课时可引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如拙”、“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论。而这时课堂上便会出现一种令人神往的局面。学生的注意力、视线都高度集中。新鲜感、求知欲、盎然的兴趣全都挂在一张张脸上。
今日评点:这就是学术与教学的结合、书房与课堂的结合,大语与中语的区别。立足教材,必须超越教材(能否超越,检验着老师的学养与能力),但这种超越是恰如其分的,是“通识”层面而非专业层面的,超越之后还须回归教材。
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