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教育融入文本的教学之中
笔者理解的“思政”教育就是育人教育,而“课程思政”就是每门课程依据自己的性质特点去育人,所谓“教书育人”是也。思政课程好理解,指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课程思政却很复杂。大学里的课程少则几十门,多则几百门,这些课程中有专业课也有通识课,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要在这几十门或几百门不同性质的课程中都贯彻“思想政治”并非易事,因为各门课程必竟有自己的性质特点、自己的教学目标、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己的教学模式、自己的话语体系。本文就以大学语文为例,谈谈如何在不失大语自己固有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话语体系的前提下,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语言是区别大学语文与其它通识课程的唯一标准。大学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规律性和实用性,品味语言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阐释语言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的课程;是一门通过语言来提升学生语文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即是说它是一门以语言塑造人、教化人和熏陶人的课程。它凭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经典和其它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汉语思考、阅读、说话、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品味欣赏汉语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化的层面阐释解读汉语的能力。简言之,即运用语言(汉语)、品味语言(汉语)、阐释语言(汉语)十二个字。运用是基础,品味、阐释是提高;运用是工具层面的,品味是审美层面的、阐释是文化层面的。倘 若 脱离了工 具 性 , 便 失 去了这门课 程 的基 础 ; 倘 若 脱 离 了审美性和文化性 ,便迷失了这门课程 的方向。因而,如何使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文本,既强化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又提升对经典的解读理解能力和美学感悟能力,最终由技进道,使语言的工具性借助人文性得以高层次的转换和升华,便成为相关教育者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倘能做好这种转换,实现这种升华,那么大学语文也就具有了“思政”意味,语文思政也即语文育人的功能就达到了。
概括地说大学语文就是通过对以语言为媒介的具有的情感性和文化性的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的学习来育人的课程。因此笔者理解的语文思政中的“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思政不一样,它是一种泛思政。大凡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格调品藻、道德伦理以及审美观、文化观、价值观等都包含在内。充分利用教材“情感性”和“文化性”的“正能量”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是大学语文的“思政”所在,也是大学语文得天独厚的优势,“思政”虽然是宽泛的,“思政”方式却是别人夺不去的,是大学语文独有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情感与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阅读它们,既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人格的升华,又可以得到许多文化和知识方面的启迪。
有经验的教师一定知道一通大道理往往抵不上一篇情真意切的作品。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没有学生不受到心灵的震憾的。他们说:“我们从巴金和萧珊身上看到的是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和责任心,而这些都是我们后辈所缺乏的”。“在巴金和萧珊平凡而伟大的爱情面前,一切‘泡沫爱情’都黯然失色。”“平凡的女性,永远的萧珊,教我们懂得了许多。”文学是以情感人的,当学生从巴金夫妇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中懂得了爱情是对生命的承诺和托付时、当学生为萧珊高尚人格所折服时,就会检讨自己游戏人生、游戏爱情的人生态度,批判“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诗《呼唤》:
就象小的时候,
在屋后那一片菜花田里,
一直玩到天黑,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总似乎听见,远远,
母亲喊我吃饭的声音。
可以想见晚年,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五千年深的古屋里,
就亮起一盏灯,
就传来一声呼叫,
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
远远,喊我回家去。
这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第一幅写实,是每个人童年时都曾有过的经验,第二幅写虚,具有浓郁的象征与引申意义。诗人将具象的“母亲”幻化成抽象的“古屋”,从而使“母亲”与“五千年深的古屋”——祖国融为一体。哦,原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祖国就是我日思夜梦的母亲!一首小诗,就是以这样奇特的构思,质朴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深入到读者的心灵深处,传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了读者完全的认同。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共鸣,这就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再如赵树理小说《传家宝》中的婆婆,三句不离“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这句十分通俗的口头禅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处在新旧交替时期农村老年主妇守旧落后的妇女观、家庭观。男人的“男”字与女人的“女”字,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色彩。 “女”是个象形字,是一个女人盘着两腿坐着的形象。“男”是一个会意字,由一个“田”与一个“力”组成,意谓男人在田里出力气。这一“男”一“女”,表明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状况和女子不能参加世事,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观念和社会风俗。《传家宝》中所写的金桂的婆婆,虽然其儿子和女婿都是解放区的区干部,但她,仍顽固地要把这种陈旧的“男”“女”观念当作传家宝传给儿媳妇,足见,卸下几千年人们头脑中因袭的重负比推翻一个旧政权更艰难。
杜甫的《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妇在安史之乱中“暮婚晨告别”的遭遇。抓住这个“婚”字,揭示出这个会意字所展现的文化意蕴和民风民俗(古代新人结婚入洞房都在黄昏),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同情作品主人公 “暮婚晨告别”的遭遇。诗中的“告别”不是暂别,而是“出征”,在安史之乱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告别”即是“永别”“诀别”,一夜新娘将变成新郎的未亡人,这是怎样一种不幸与痛苦!由此学生便更好地体会了杜甫始终关注民众疾苦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诗作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古诗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愁”字,体验最多的是愁情。“愁”,是一个会意字。中国人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表现在汉字构造上,就往往取法自然与人类自身。自然界的秋天,万木凋零,肃杀凄凉,极易触动人的思家思亲之情和身世沉浮之感。与自然界的肃杀秋天相应,古代的刑部称秋官,死囚也往往在秋后问斩;战事也往往在秋天进行,辛弃疾的《破阵子》有“沙场秋点兵”之句;古人以五音分配四时,秋天为“商”声,商即“伤”也,取物既老而悲伤之意。可见,秋,无论从自然意义还是从人文意义上都蕴含着一种“愁”情。明乎此,我们就能懂得“愁”这个字,为什么只能由秋与心组成,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最爱把“愁”放在秋天来写,就能明白“秋思”的特定含义。明乎此,我们也就比较容易走进古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就能理解欧阳修为什么会由草木之飘零联想到人的“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王实甫为什么用“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的氛围来衬托莺莺与张生的离恨别绪,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凄美秋景为什么能牵动千百代人的情思。李白怀才不遇之愁、杜甫伤时忧民之愁、李商隐巴山夜雨之愁、柳永羁旅行驿之愁、李清照国破家亡之愁、刘过故地重游之愁、陆游请缨无路之愁、辛弃疾报国无门之愁、屈大均削发秋林之愁、秋瑾知音难觅之愁,都无不与“秋”字相联。体验这些愁、品味这些愁、感悟这些愁,就是与古贤人对话,就是在接受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陶治。它不是要我们的同学去多愁善感,而是教我们的同学从先贤前哲那里认识到人性之美人格之美。
无论是儒家的大同世界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无论是王摩诘的空灵山水还是沈从文的淳朴人性;无论是王实甫及第中的大团圆还是曹禺雷雨中的大毁灭;无论是陶渊明的平淡恬静还是辛弃疾的愤懑抑郁;无论是冰心的细腻柔婉还是郭沫若的雄浑奔放;无论是鲁迅的冷峻深刻还是余秋雨的戏谑调侃都有其文化上的渊源,都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当这些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他们就能更深地理解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民族,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长见识,开眼界,从而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与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知识与育人也就融为了一体,语文便以其特有的方式“思政”化了。
为了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入语文文本教育之中,教师必须做到两点:
一、与作品融为一体,将教材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讲出真感情,从而去激发学生的感情。笔者这里录几则学生的教学评估来说明“情”对语文课、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老师深厚的爱国热情让我感动。记得上《道士塔》的时候,老师似乎比余秋雨更动感情,对国家文物的流失比余秋雨更痛心疾首。老师还似乎特别喜欢《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说实话,每回忆起这首诗,我首先想起的不是舒婷,而是老师您。有时甚至觉得您的爱国热情和舒婷相似,有时想着想着,就觉得这首诗是您写的。”“老师总是用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声调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以致每当我想起老师当时的表情,就能清楚地忆起那是在读哪篇文章,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过去学古文,似乎只是为了弄懂字、词、句以应付考试,如今从思想意义的高度去学,觉得有意思多了。以自己的心去揣度古人的心,从古人所处的环境去思考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不知不觉就有一种‘心有戚戚焉’的味道。李煜的亡国之痛、苏轼的旷达之风、巴金的‘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徐志摩的‘康桥寻梦’,这篇篇名作把人生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表达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一次一种新感受,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刚入大学时的思乡之愁,还有诸多的失望与惆怅,苦闷与彷徨,渐渐地离我而去,很大的原因便是大学语文充实了我那干涸的内心世界,弥补了许多曾经痛苦许久的伤痕。”
学生的评估说明枯燥的分析、空洞的说教是没有效果的,唯有用“情”才能感染人征服人,让学生学了读了久久不忘。
二、教师必须是一个“文化学者”和“思想者”。还是用学生的学习总结来说明。“大学语文课给我的印象是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因为老师口才好,重要的是老师讲课时讲进了思想,不仅讲入了她自己的思想,也讲入了民族的、社会的各种现实情况。她使自己的学生觉得上她的课近乎一种享受,她使自己的学生受到许多良好的熏陶。还记得学《前赤壁赋》时,老师把古人对岁月短暂的感慨引发到今人应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自己的价值,这种指引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有力的激励。又如学《社稷坛抒情》时,杨老师一再强调课文最后一句话:“好好地安排在无穷的时间之中一个人仅有一次,而我们又恰逢其时的宝贵生命。”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听杨老师的课,我曾流过两次泪,一次是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杨老师结合课文讲到她看过的一个抗战电影,一位被死神追赶的麻木的老妇人,坦然面对前来搜索的日本士兵,那份凄惨无畏从杨老师口中淋漓尽致地被描述出来,我一时既为老妇人悲哀,又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悲哀。同时为我们民族的前途、为整个中国的强大感到了沉重的压力,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下,那是我第一次被老师讲课感动的流泪。再一次是学《春之声》。杨老师讲起文化大****,讲起粉碎“四人邦”时人们欢欣鼓舞的场景以及头两年国计民生发生的巨大变化,我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是第二次。我想对要学的课文在老师这样深刻的提示下,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解读中我认识到必须珍惜宝贵的年轻时光,不仅为自己、更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
利用教材中经典文本的情感性与文化性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内容。它不是打补丁打上去的,不是贴标签贴上去的,不是额外联缀上去的,不是刻意添加上去的,非画蛇添足、非狗尾续貂,它“融入”和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单纯追求知识属性的教育已经和正在成为历史,教育中的审美属性情感属性文化属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大学语文在情感育人、文化成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正日益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得到证明,正如学生所说的:“语文课是在用美感化我们,用情陶冶我们,用德教育我们,用老师和作家的人格力量指引我们。在语文课上,我们见到了真正的人文教育”,即“语文思政”教育。
2020年2月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