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达发:人文之光照耀科学摇篮
作者/龚达发
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纯工科院校,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里一跃而成为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这所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
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掩映在武汉东湖之滨、喻家山下的参天绿树里。这里是人才的“森林”,科学的摇篮,十多位院士,数百位博导、硕导,上万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与诸多名校相比,它只有50年的历史。但杨振宁博士几年前考察这所欣欣向荣的大学后预言:我深信在30年内,它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凭什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任校长的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自问自答:“凭钞票吗?不是。凭我们的精神,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凭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我们的方向!”
人文之光是照耀科学摇篮前进的星斗!1994年,华中科大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把人文素质教育引进课堂,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华中科大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介绍,10年来高水平的人文讲座已举办了940多期,杨振宁、杜维明、杨叔子、章开沅、冯天瑜等学术大师先后登台授课,听课师生超过了30万人次!
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自1996年开始教授的“道德经解读”课程,成为大学生选修课,9年来,先后滋润了8000名莘莘学子的心田。
一、重塑理工大学的人文精神,弥补经济与科学高速发展造成的现代文明裂缝
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讲学的杨叔子见到一位华裔科学家。这位科学家说:“你们培养的大学生ABC很好,也懂美元、英镑,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这样的人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吗?”这一席话使杨叔子刻骨铭心。
1990年,刚刚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熊良山被安排担任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他发现学生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有的同学不适应集体生活,不知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不知道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和友谊;有的同学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却不知道如何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有的因为性格缺陷而游离于群体之外,郁郁寡欢,患上了精神抑郁症……熊良山多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哪怕是给同学们提些建议也好。但他心有余力不足,因为学生中的问题,许多是他未曾面临过的,自己也不知如何解决。
此时,已出任校长的杨叔子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传授轻素质提高的倾向,提出要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在他的倡导下,以第二课堂为主的人文讲座、学术沙龙、世纪读书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往日以工科见长的华中科大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氛围。巨大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一个以校长为组长的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立了,学校每年用于基地建设费用近百万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当然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使人文素质教育深入下去,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课程体系,进入主课堂,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之中。于是,学校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每名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教育课程,每人每年2个学分,拿不到不能毕业;
——全校各类学生一律实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达标不发学位证书。从1995年开始,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全校语文考试日,至今已有10年;
——实行人文社会科学辅修专业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完成学业者发给辅修证书。近几年,已有40%的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
从人文教育中受到启发,熊良山决定将《道德经》推介给所有寻求人生智慧的人,以此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1996年,熊良山主讲的“道德经解读”(2001年改名为“老子道德经”)成为大学生选修课,滋润着莘莘学子的心田。以《道德经》、《论语》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像甘霖洒入干涸的土地,校园内重塑起人文精神,弥补由于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现代文明裂缝。
二、突破“瓶颈”,从教师抓起,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华中科大发现,教师在学术水平、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瓶颈”。
突破“瓶颈”。华中科大把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上了日程。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改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
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因而影响最大。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深化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华中科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新教师岗前培训,请老专家为他们作人文素质教育报告;在为学生举办的人文讲座专设教师听席;将一批中青年教师推上人文讲坛,使他们在锻炼中提高。
2003年3月以来,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第一期就是由著名哲学家涂又光教授主讲的《老子》,前后持续了16个课时。参加读书班的大多是博导和院、系处以上干部。参加者无不受到深刻的震撼。外语系教师杨玲在美国留学5年,自认为是一个非常“西化”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学完《老子》等中国经典名著后,重新唤起了她对中华母体文化的依恋。
在教师的热烈要求下,今年3月第二期经典名著读书班--《论语》读书班已经开讲,全校20多个院系近100名专家、学者踊跃参加。
在华中科大教师中,“人文沙龙”颇有影响。随着校园人文氛围的日益浓厚,一个由人文学院牵头,不定期的“人文沙龙”应运而生。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者、教师把新的话题、新的思想带到沙龙,通过自由辩论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迸发出一串串灿烂的学术火花。
在华中科大,教授、学者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分子。身兼多项要职的杨叔子,有一个职务是“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他都要为全校师生作多场人文讲座。新生入校,他必讲《理想崇高立志成人》。他主讲的专门介绍中华诗词和文化经典的《有诗酬岁月》、《再读论语》、《初读〈老子〉》、《道法自然》等讲座,是全校师生脍炙人口的“文化大餐”。年近八旬的建筑学大师张良皋,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师生开设了《建筑大师曹雪芹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中的超前女性》等专题讲座。著名哲学家涂又光是冯友兰先生的高足,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满足中青年教师学习古典名著的需要,从去年到今年,他“拼老命”担当起《老子》、《论语》读书班的主讲。在大师们的带领下,一批中青年学者纷纷走上讲台,在更大范围内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学机械出身的熊良山,在业余时间攻读大量中华传统名著,刻苦钻研《道德经》。他开设的《道德经》公共选修课,2001年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全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今年3月5日,华中科大成立《道德经》研究中心。人们欣喜地看到:熊良山等人把《道德经》恢复到最原始、最本真又与时俱进的轨道上去了。《道德经》所阐述的慈善俭朴、大公无私、敬业奉献、诚实守信、以德报怨等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最好的教材。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是教大学生如何做人
熊良山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专门论述修道修德的书。老子在论述修道修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涉及宇宙起源、自然规律、治国方略、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对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各种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
9年来,熊良山在自己钻研的基础上,对《道德经》这门深奥晦涩的大书,逐步加深理解,使这门课从当初几十人听讲座,逐步发展到今天成为风靡全校,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每期学员有上千名。熊良山告诉记者,9年来,参加《道德经》学习的同学换了一茬又一茬,每一茬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尽管当初学习的动机各不相同,最后的收获也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共同的,同学们离开课堂后都能以更加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用更加理智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迎接各种挑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拥抱多彩的生活。
学习《道德经》后,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人文水平、道德素养、对人生的认识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许多学生按《道德经》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后,性格脾气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机系的陈慧军原本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做事也总是毛毛躁躁的,但自从大二选修《道德经》后,同学们都说他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管理学院的王水霞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学习《道德经》后变得开朗大方了;能源学院的华玉龙通过学习《道德经》,认真从小事做起,如扫地、擦黑板、帮助和关心别人等。现在,他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还被推荐为本专业的免试研究生。
有一位声称“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同学,因为患得患失,从竞选班长、推优入党和评定奖学金等竞争中败下阵来,情绪郁闷,同学关系闹得很僵。加入到学习《道德经》的行列后,他开始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他在学习体会中谈道:“现在我敞开心扉,抱着与人为善的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同学们也愿意和我交往、和我谈心了,同学们都说我像变了个人似的。”
廖健生是2003级学生,他深感《道德经》潜移默化的力量。一次他独自到教室自习英语,正准备把书包塞进抽屉时,眼睛突然一亮:抽屉里面躺着一部电子辞典。他一阵窃喜:有了电子辞典,复习英语多方便!真是天赐我也!正当他准备把电子辞典装进书包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老子不是要我们做君子吗?我怎么贪起小便宜?于是,他贴了“失物招领”。后来失主取走了辞典,他感到心里“好爽”!
应用物理专业一位同学自称中学时一直是那种“不受欢迎”的人,自己以为是性格使然,从不在意。在篮球场上自以为技高一筹,球一到手便不传别人。吃力不讨好,命中率不高不说,体力消耗也大。现在不同了,他一上场就有意识地和队友练配合,打球也轻松多了。
科学与人文相通相融则“育人”,相割相离则“制器”。高品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进所有的高等学校。
原载:《人民日报》,2004年5月13日
【编后】去年5月,《人文之光照耀科学摇篮》的作者、人民日报社退休干部龚达发同志因病去世。龚达发同志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1969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福州军区、湖北洪湖中岭公社、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学习。1975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人民日报社办公厅干部、教科文部记者,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地方部、文艺部主任。今年5月23日是龚达发同志去世一周年忌日。本网小编和龚达发同志是华师同学,作为本网负责人,将于5月23日参加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一个重要会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作为副会长单位也将与会。今天,华科大出版社编辑宋焱老师通知我,“大语”会后将由出版社另行组织召开一个小会:研究并推出组编人文通识教材这一重大出版计划。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纯粹的工科大学,前领导杨叔子先生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好评如潮、影响深刻。这使我想起了龚达发同志采访华科大之后所写的一篇题为《人文之光照耀科学摇篮》的专题报道,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为大学人文教育摇旗呐喊、推波助澜,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大学人文通识教育已蔚然成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在本网重发《人文之光照耀科学摇篮》一文,寄予了我们对龚达发同志的深切缅怀,支持华科大出版社的与人文通识教育有关的出版选题,也是对龚达发同志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周治南20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