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喻恂 高静:通识文化的多样性探索

作者:喻恂 高静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582 次   更新时间:2021/11/29 文章录入:珍珠鸟


内容提要:近年来,通识教育在高校快速发展,也对高校通识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及团队从武汉商学院办学宗旨和发展需求出发,经过几年的努力,丰富扩展了通识文化多样性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提出,推进“知识融合”,提升通识文化的整合力;促进“人才融合”,强化通识文化的执行力;开启“通创融合”,延续通识文化的生命力。同时,在深入推进“课程融合”的基础上,以通识教育不断涵养和丰富通识文化,形成教育理念清晰,文化成果丰富,适应学校发展,社会反响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通识文化 课程融合 知识融合 通创融合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之路,我们砥砺前行已经三年多,“博物修身,别具匠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塑造君子人格、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别具匠心”体现的是通识教育冀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的办学指向,两者结合力求落实通识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在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从《大学语文》课程入手,探索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专题化教学新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八大模块,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围绕教学内容的八大模块,抽取某一个典型的知识点或寻找一个全新的角度展开剖析,从中引申提炼成一个宏观的专题,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并以这个专题作为研究的载体,教学围绕专题展开,赋予知识现实意义和价值,凸显思政元素。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承担起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使命。

传播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以通识文化为引领,“量身定制”通识教育体系布局,大胆探索“课程融合”“知识融合”“队伍融合”与“通创融合”的通识教育模式,并结合本校商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推出了“中国商道”“沟通与写作”等爆款课程,引发超千人争报国学班的热潮。

在通识文化的感召下,方寸课堂被切换成数十种不同场景,将社会生活“引进来”,带着学生们“走出去”,扩宽眼界、锻炼本领、磨练心性,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涵养我校学生专业技能、锻造学生卓越品质的一片沃土。我们建构并完善了“两个课堂”“三不理念”“五个领域”的育人路径,解锁了“既专又通”的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新模式。

 

一、实施“课程融合”  驱动通识文化的持久力

大学教育遵循两条基本的规律和使命,一是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二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在推进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深入实施“课程融合”的教育模式,为通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

“课程融合”既强调“知”的灌输,又注重“识”的培养,既有碎片化的知识讲解,也有系统性的学习规划,让学习回归教育本身。“课程融合”体现在诸多方面:一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而集中的课堂教育,通过课程建设的改革和优化,对学生进行集中展现、知识阐述、概念解读、认识强化的训练;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维互动,这种全员育人、全员被育的教学方式,使书本知识真正得到铭记、传播和践行。“课程融合”是通识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头,更是师生们共同遵守的特色价值观。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必须突出价值主导,从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角度来建设课程内容。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专业教育注重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则应该突出综合素养的提高(包括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内容具有生成性、融通性等特点,课程内容有主题和主线,但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层次性不是很强,因而课程内容建设以模块化为基本组织单位。课程有总主题,每个模块有分主题,再用课程主线把每个模块串联起来,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以《大学语文》为例,通识课程内容既需要有学科背景,但也要结合当前实际,把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的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一是,强化学科意识,深化通识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与我校商科类应用型本科定位有关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及具有强烈时代性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学科。三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立体体系。推进课程思政,使通识教育体现出正确的导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立体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育目标。四是加强课程管理,完善学科服务管理体系。开通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绿色通道”,设置通识教育项目及激励策略,调动全校教师开设通识课程的积极性;加强通选课的准入与申报、开设与修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及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等管理工作。

 

二、推进“知识融合” 打造通识文化的整合力

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能够培育和滋养师生的群体意识。我校以通识教育为载体,不断深入挖掘通识文化的内核,积极扩展通识文化的外延,打造定制版通识文化,在通识文化的强大感召下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语言和行为,激励师生积极向上,。

在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的课堂上,传承着一种通识文化精神,那就是教师从备课到授课再到辅导学生作业和实习,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不简单“窄化”、不盲目“泛化”、不粗暴“简化”。这要求教师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先,讲究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不强行对接专业教育,简单地对专业知识进行“窄化”的通识讲授。不盲目“泛化”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开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设计实用的学习内容,而不是根据教师的兴趣随意开设课程,使课程内容无限扩展。不粗暴“简化”是指在课程设置上系统性地规划,科学合理地设计,而不是某门课程在知识点上的粗暴删减和压缩。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院联合学校相关部门系统整合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艺术与美育五大领域,形成“知识大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经过持续深入的推进和实施,“知识融合”已经成为通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融合”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模块内限选进行融合,科技与创新偏向于理工类学科,国学与商道偏向于历史学、文学、哲学、经济类学科,管理与服务偏向于管理类学科,文明与礼仪偏向于伦理学,艺术与审美偏于美学,沟通与写作偏向文学,不同板块内选课可以达到学科融合的效果;二是课程内学科融合,特别是核心通识课程贯彻学科交叉的理念。《中国商道》从我校商科类应用型本科定位出发,课程内容涉及历史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是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中国商业发展历程,目标是培养同学们的商业意识与商业道德。

五大领域“知识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推进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深度协同,多元吸收了各类课程的融入,扩宽了学生学习领域和思维边界,从知识多元、能力全面、深度学习等方面整体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能。为了树牢和弘扬“知识融合”的通识文化,学校提供了全过程的支持,以优质的教学内容、系统的知识体系并结合科学的学习管理积极营造通识文化学习环境。  

 

三、加强“人才融合” 提升通识文化的执行力

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为通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稳固的人员保障。近年来,对照学校的发展布局,我们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梯队,精准培育骨干教师,科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坚决克服“五唯”顽疾,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人才结构,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升级师资结构,使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及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全面实施教师成长计划,分批次将新进教师、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境外知名大学,旁听课程、开展学术研究,引进海内外名校的先进经验和成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教师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采取面授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并把培训和进修作为教师职称、工作晋升、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拓宽渠道,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实施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年度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按时划拨足额到位。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政策,大力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面向社会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适应我院院情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提供弹性工作制度和弹性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我们将教师思想政治培训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融合,建立健全学院师德管理体系,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要注重新时代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程,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打造优秀教科研团队。我们优化培养体系,构建符合我院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的校本培训体系、建立多形式分层次的精准培训网络、推进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内涵式建设;规范兼职教师聘任办法,制定校内外聘、校外外聘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各教研室积极组建教科研团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与教育教学改革会议,每2年评选1-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推送参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五)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我们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公平、公开、公正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新性,强化岗位意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时刻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强学院管理队伍建设。搭建学院师资管理队伍培养平台、提升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以专业化、事务化、精细化为原则保证学院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深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建设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加强人才合力,促进教师关注自身的发展,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使各类优秀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激发全院教职员工创新创造的工作活力。

(六)依托国际会议,构建与国际高层次高校间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聘请高水平专业性外教担任兼职教授,针对我院教师开展语言培训,着力提升我院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针对全校师生开展专业性学术讲座,为师生带来前沿理论知识;加大教师出国(境)研修培训力度,使更多教师有机会赴国(境)外交流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们的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欧洲、大洋洲等更多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主办“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成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国际联盟、通识教育国际智库,不断拓展通识教育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四、开启“通创融合” 延续通识文化的生命力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全面衔接融合,并将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系统尝试。“通识教育+双创教育”的内涵、体系、制度及实践路径是通识文化的特色和创新。

(一)深入挖掘“通创”教育内涵

以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连接当代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但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深厚的人文情怀、敏锐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融合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并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渗透,与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把高等学校的基础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紧密相结合,紧密相融。让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专业导论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担当起双创教育的重任,发挥提升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宗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全覆盖贯穿育人全过程。探索将通创教育融合于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使其真正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通创教育目标归入全校教育教学目标,在全校性教学计划上明确列出,与学科专业建设形成有机关联,深入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

打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平台。坚持通专并举,坚持通识选修课多样化与灵活性兼顾的原则,同时推动出台激励措施保障改革有效实施,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出台学分转换制度、创新创业就业奖励制度、申请报批综合服务,投建创业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资金支持。

联动教学、实践、就业、创业四个环节。通创教育充分借鉴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专业教育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育。就业可以成为创业的台阶和跳板,创业也可以作为就业的基础和平台,从教学到实践、从就业到创业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不断明确“通专创”学分认定的范围、原则、条件、程序及核定标准。打通教学、实践、就业、创业各环节,实现学分互认。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努力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其自主参加到创新创业活动或课程中。为学生开具创新创业专项成绩单,记录他们创新活动、创业实践情况,有效对接用人单位需求,真正做到“通创”教育从教学、实践、就业、创业各环节的落地生效。

(三)完善“通创”教育体系与制度

“通创”教育目标设定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目标设定做到多元多层,与实践形成融通与互动。尝试从不同维度考虑评价体系的建立均衡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的关系。突出课程内容和课程内涵建设,全面深入地对“通创”课程的效果开展评价。做到评价有针对性、有指标、有依据。使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真正互动、真正衔接起来。

我们将持续思考和探索关于“通识教育+双创教育”的内涵、体系、制度及实践路径改革实践,走出一条可行有效的“通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商道惟诚,知行致远。武汉商学院应用型通识教育用3年的砥砺前行和开拓进取,以谆谆教诲筑牢学子的人生之基,以亲历亲闻启迪学子感悟社会人生,以参与奉献培养学子使命担当。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我们将乘风破浪,奋楫前行。

 

 

作者简介:

喻恂: 1983年,武汉商学院教师,武汉商学院文旅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通识教育研究、新媒体、基层沟通。

高静:1970年,武汉商学院文旅产业与通识教育团队教授,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通识教育研究

   图为高静教授在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地十六届学术年会上做主题发言

通讯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816号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15071390716

邮箱:654067896@qq.com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55967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