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波:“大类招生”背景下复合性人才的养成
《报刊文摘》2022.8.3第7版:刊载 《一个通识教育理想的落地》的文章,文章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大类招生”。文章云:“大类招生,即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招生,学生先统一学习基础课,一段时间后根据兴趣和成绩,决定最终所学专业。其核心在于拓宽培养口径,给学生更充分的专业选择机会。”大类招生起于2001年北大的元培养计划。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师牛大勇前往哈佛大学进修,他发现美国大学跨专业学习的自由度很高,很多本科生不断跨越文理界限,选修感兴趣的课。他根据自己的考察,写了一篇调查报告,登在北大校报上。2001年北大建立了带有探索意味的“元培养”计划实验班,这个实验班允许学生在低年级着重接受通识教育,到高年级再选具体专业——这就是所谓的“大类招生”。2011年,上海大学将6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划分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学工学三大类。学生进入某一大类后,经过一年学习,再根据高考成绩、大一成绩、课外活动,按5:4:1的比例汇总,最后根据汇总的成绩和个人志趣分流到具体专业,这为在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2014年,上海、浙江作为新高考改革的试点,允许学生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增加选择专业的自由度。与此同时,高校的“微专业”也应运而生。所谓“微专业”,就是各院系面向全校其它专业“招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组建一个微专业班。与辅修另一个专业不同,微专业更重视学科交叉,教学方式更多元。北京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都陆续开设了微专业。(《报刊文摘》2022.6.22第1版《“微专业探索意义不小》)当然这种微专业还正处在探索之中。现在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界推行的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学科交融的“新文科”、“新工科”(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包括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应当就是汲取了欧美教育的经验、摒弃原来僵化狭窄的“专才”培养模式、在以上这些改革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战略性的改革措施。
笔者最近看到报纸的几篇报道,觉得报道所及之人和事很符合‘大类招生“的精神和模式。
《报刊文摘》2022年7月6日3版转载了一篇《当文科生遇上人工智能》。文章云:”文理融合和交叉学科早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跨越人文和技术、艺术与科学等学科,才是创新的关键。”即便在技术至上的硅谷,许多科技公司的领袖也都受益于文科教育。“一些纯文科背景的学生行至半路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理工科。文章介绍了两位复旦中文系的本科生”跳槽“的经历。其中一位叫钱鹏,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让他有机会涉猎本专业之外的学科,激发了他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启发了他用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的本质及信息处理。钱鹏找到了国外的网课视频,自修学完了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相关课程。大三时,他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换学习,接触了神经语言学。2015年钱鹏通过考核进入复旦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攻读硕士。
《武汉晚报》2022.4.14第3版《研究大气污染的研究生迷上拍摄星空》,报导了一位研究大气污染的研究生迷上拍摄星空的事迹。欧昌宏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二学生。2017年欧昌宏开始接触星空摄影。他逐渐发现,星空拍摄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好的星空照只能在优良的空气环境中拍摄到。他因此对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有了新的认识。“他以为每张星空照都是一个环境话题,“于是他探索了一条将自己从事的大气污染研究和星空拍摄相结合的新路子。”“4年来,欧昌宏先后有9张作品入选‘夜空中国’网站 其中有两张作品在武汉拍摄。该网站以每日一图的形式,呈现国内最优秀的一批星空摄影师拍摄的经典作品。”欧宏昌所在系的系主任李飞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学院里爱好并从事星空拍摄的学生不多,欧昌宏是比较出色的一位,他将个人爱好和专业方向较好地结合了起来。学校给欧昌宏配了一架无人机,李教授说:“配无人机的目的不仅仅是方便摄影,更是希望通过图片拍摄,进行大气污染智慧识别的相关研究。”
《武汉晚报》2022.8.2第12 版报道了有个曾为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读的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在30岁时,放弃攻读硕士学位,重新参加高考,被首都医科大学乡村医生专业录取,立志毕业后象母亲一样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她的名字叫纪思璇。纪思璇的举动与决定在以前是不可理喻的,但在现在这种社会青睐并需要高层次的复合性人才、跨学科人才的大背景下,就不足以怪并值得赞许了。相信在将来乡村医生的岗位上,纪思璇必能以自己多学科的背景优势干得比别人更好。(《武汉晚报》2022.8.2第12 版《30岁人大研究生为学医重新高考》)
武汉新洲一中毕业生梅瑞祺如愿拿到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在人们眼里,梅瑞祺是个全能型的理科才女。在高中她是新洲一中理化生重点班的高材生,2020年获湖北省化学奥林匹克赛一等奖;21年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湖北赛区二等奖;湖北高中生物竞赛二等奖。梅瑞祺从小喜欢阅读,喜欢古诗词。从小学三年级起每年都参加楚才作文大赛,还获得过34届国际楚才作文竞赛一等奖。此外钢琴十级的她还获得过市级软笔书法一等奖。如此文理兼优、多才多艺、在理化生重点班中选择物理方向的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却将北大中文系作为唯一的志愿填报(《长江日报》2022.8.11第7版《理科才女考上北大中文系》)。这也可能出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但这也许正是“新文科”指引的方向——复合性兼融性文科生的方向——未来的文科生应是一种具有理科的逻辑思维,文科的才学情怀的“全人”。
以上几位青年学生的经历显示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复合性跨学科人才正在脱颖而出。他们在逐渐调整自己,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的需要。仅仅拥有狭窄的专业知识的“专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中国有句古话:”博艺防身“,那是针对个人谋生的需要说的。高屋建瓴地看,那些多面手,复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的”全人,“不需要为了谋生而谋业,他们的人生有多个窗口、多个选项,他们有更广泛的适应面,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行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也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拍摄星空的欧昌宏、勇敢于”跳槽“的钱鹏、放弃读研的纪思璇、文理兼优的梅瑞祺都是在实践这方面的教育理念。
以上说的是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学生,再介绍几位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教师。现在每个高校都开有几十门或几百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许不亚于专业课。《武汉晚报》介绍了武汉大学很特别的一门选修课,它就是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汉绣”课,这是全国高校最早开设的”非遗“通识课程之一。开设这门课的老师是社会学院副教授蔡磊,这门课的开设至今已有12年了。蔡老师每年都会请徐凡来到课堂上,一面讲述汉绣文化,一面带领学生刺绣实践。徐帆是汉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曾获多项汉绣工艺大奖。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很多,有近百人,男生女生各半。有人也许会问:刺绣也能进高校课堂?别小看这门通识课,说不定将来的汉绣非遗大师就出自这门课培养的学生中呢。(《武汉晚报》2022.7.15第7版 《汉绣成了武汉大学通识课上的常客》)
高明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老师,也是该校应急救护知识选修课教师。作为一个英语老师,高明学习急救源于两件意外的事:一个学生心源性猝死,周围无人知道应如何救护;一个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在瀑降时遭遇意外,也无人能够救助。高明想:如果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有人懂急救就好了。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他去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的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听课。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做这次事情,都是为了守护生命。”12年来,高老师的这门课从学校开到了社区、中小学、消防队、警营,甚至开到了省外,3万多人向他学习了急救知识。相信这些掌握了急救知识与手段的学生,可以在紧急时挽救不应离去的生命。(《武汉晚报》2022.4.13.《英语教师12年带动3万多人学急救》)
《武汉晚报》2022.4.12第12版报道了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90后高校女教师李丹潜心研究“红楼美食”的事迹,一年多时间,她复制出60多道《红楼梦》中的美食。李丹希望通过复制“红楼美食”,挖掘中国美食独树一帜的价值。也可能有人会质疑,李丹的爱好与研究和教学有啥关系,但笔者以为知识是可以迁移的,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一位人文方面的教师,需要多方面的人文修养,对《红楼梦》的美食研究与制作,定会让她在带领学生解读《红楼梦》这部巨著时产生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体会,也会让她的教学内容突破专业的狭小天地而更加丰富,当然李老师更可以开一门“红楼美食”的选修课。
笔者认识一位留美博士杨志翔。他从小喜欢卡通漫画,有空就画,虽然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但自学成才,画出了自己的风格,且越画越娴熟。虽然中小学老师从来没有鼓励过他,而且时不时说他“不务正业”,但他“一意孤行”地画下去,课本、练习本、草稿本,一切有空档的地方全都被他画得满满的。画画,给了他许多乐趣,是他在艰苦的以英文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最惬意的休闲方式;画画,也提高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力、感悟力与审美能力。他赴美国求学期间,曾在大学与中学代中文课,漫画,使枯燥的课堂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成为他教学中很好的辅助手段。本科毕业初,他出版了《漫画中华典故》;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与美国同学合作出版了以孔子为主题的漫画《Lighting the path》 (《照亮人生之路》)。博士毕业回国后,任职于位于广东某地的高校,他每日从容地悠游行走于科研教学与漫画之间,不仅自已活得潇洒充实,与学生也多了一种交流的语言与方式,因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这种业余爱好与特长也让他更多地承担起“教书”这个职业之外的工作,他每周都要为全校师生在学校的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的公众号推出原创的《“漫”出来的中华好诗词》。 这种颇具创意地将中国古典文学与漫画揉于一体的形式,为这个公众号增添了许多光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他以孙悟空和猪八戒为原型创作的抗疫主题漫画,博得师生们阵阵笑声,枯燥繁琐的抗疫变得不再沉重。他习画本没有功利目的,既不是为了高考,也不是为了谋生,只是兴趣使然,却不期成了他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他生命和事业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很好的师生共同向高精尖科学进军的案例。《武汉晚报》2.28第3版《这群武大学子把卫星“玩”上了天》武汉大学有一个“启明星”项目,这个项目推动了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从软件向硬件方面的升级。这个项目来源于一次学生的论文答辩。“启明星”项目的负责人金光教授是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卫星研发的领军人物。2019年他退休后,作为高端人才被武汉大学引进。学校给他10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金光教授拿出500万元来启动“启明星”项目,又拿出另外的科研经费300万作为卫星发射用。启明星项目开发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各单一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过参与卫星的研制、发射、监测,全面掌握卫星相关技术及应用,成长成遥感领域复合性人才的过程。之前学生们做的多半是一些算法和软件开发,而卫星的设计、制造要复杂得多。卫星研制一般分为机械、热控、姿态控制、星务、通信、电源动力等几大系统。筛选出来的“启明星”学生团队的学生按照这些系统分成若干研发小组,全程参与了卫星研制的工作,得到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锻炼,也实现了 由“软”向“硬”的突破。新工科培养复合性人才的开放式工程教育模式,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为了适应“大类招生”的需要,为了使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什么都拿得起的”全人“,教师须进入多学科融通的“无专业”境界,要培养自己专业之外的兴趣和特长。有兴趣特长的人大多是对人生和事业充满期待与热情的人。兴趣一旦升华成为特长,或者与本职工作联姻,或者与其他领域触类旁通,将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助你在”育人“的岗位上游刃有余,成效显著;也助你拥有更多的学生和“粉丝”,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以上几个老师的事迹说明一位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特别不能局限于所谓的“主攻方向”,专业越狭窄就越不利于教学和教育。那开设急救知识课的高明教师、开设汉绣课的蔡磊教师,以漫画诠释中国文化的杨志翔老师,以及研究红楼美食的李丹老师,都突破了小专业的”蕃篱“、突破了教材本本的局限而进入了更高的”大类“的层次。
这里没有一点否认专业重要性的意思。专业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基础,专业都不“专”,何谈别的?重要的是老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有责任感使命感,勇于开拓创新、乐于吃苦付出,使自己的”专业“超越本职工作而得到升华。阳逻4小校长音乐科班出身的董汉金就是利用专业开创新局面的教育工作,。阳罗4小曾是生源严重流失的学校,学生极少。董汉金2006年担任校长以来,选择走一条艺术立校之路,开始办免费民乐班,传承民族音乐。《长江日报》刊登了董校长利用暑假开设笛子班教学生吹笛子的照片。董校长此举迎合了许多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艺术特长生的心理,也符合教育部实行“双减”以发展学生素质的精神,同时又将自己的专业融入了办学的理念中。董校长的”艺术立校“理念与实践使学校迅速发展,学生由原来的300人猛增至4000多人。学校现在是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长江日报》2022年7月21日9版 《暑假,校长教我们吹笛子》)
回归文章开头所说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着眼的是一种”全人教育“,符合新文科、新工科的精神和方向。为培养复合性人才、跨学科人才甚至是全才提供了制度上政策上的保障,也为人才的合理流动、职业的自由选择、才华的多向施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将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上所举都可以说是”大类招生“的间接论据。
2022.8.11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