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琪琪:为什么不要太努力?
在我看来,过分的强调“努力”和“自律”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努力”和“自律”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说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可是大多数人并没想清楚努力的原因,只是看到周围环境的人都在努力,便一味地盲目努力,生怕落后于别人。最后,“别人”都成为了“别人”理想中的样子,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只是大多数人。
这种想法其实跟我们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有关,儒学是我国的国学,但儒学文化强调的是什么?强调的是个人奋斗,强调的是“吾日三省”,仿佛时时刻刻都应该是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没有办法像机器一样时刻运转,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无聊了想要出去玩,心情低落了想一个人静静。
努力是很重要,但努力并没有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那么重要。真正决定你能否过得好的一定是你的认知,而不是你的努力。如果你要比谁更努力的话,那些富士康生产线上的工人一定比你更努力,他们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下班,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坚持“努力”和“自律”,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某件事,我们只是被迫地陷入了“内卷”。
现在的媒介传播渠道太多元了,无论是小红书,知乎还是别的什么平台,好像都在强调“努力”和“自律”,但是很少有人去想,我们为什么而努力?
其实要做的很简单,只要去找到一件能让你开心的事情,能在精进的过程中获得正反馈,你就能跳出内卷的怪圈,把真正的精力放在重要的地方。
可能我们很多人会觉得一个爱看书的人,一定是心怀远大理想,为了实现什么目标才给自己设置各种flag,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坚持,才有了庞大的阅读量和知识积累。但其实,也有可能,这个人就只是单纯地喜欢看书,专注地做这件事能让他获得快乐,仅此而已。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种说法它就是带有一定反人性的特质。上了大学,进入了新的环境,即使还处于摸索期,就已经有很多人感到失落,难过和沮丧,因为大学生活跟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吃苦”教育不一样,然后就会有许多人像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一样担任班委,有的人会半路觉醒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更多的人会陷入无意义的比较和内卷,等着毕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工人。(相当一部分人确实认为这样是努力和自律的一种标志,因此“努力”地为所谓的老师和集体服务)。
一定有人觉得这种说法刺耳,为什么?
因为这触及了他们敏感脆弱的神经,一方面他们觉得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接受,因为接受了“努力不是成功真正重要的条件”。现实就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这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去适应,去摸索新的生活节奏。他们认为只要马上跳出来反对这种看法,就还能继续活在父母和社会编织的谎言里。“乖,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会变好的”,这种变好的承诺就足以给他安慰,就算最后过得不好也可以说责任在父母和社会,因为这种看法是别人。这就好比在人生探索过程中不去精进自我发展的战略性规划,而是用大量的低级的不值钱的努力来弥补战术上的失败,像极了闭关锁国的大清。
成为今天的样子,偶尔也会有人夸两句优秀,也会有人问如何才能做到这样,成为我现在的样子。
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跟他们说,慢慢来,找到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思考,是不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太多虚假的“真理”,诸如“越努力越幸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我们是不是跟中世纪那些被传教士驯化的普罗大众一样,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把他们编织出来的努力就能成功的“道理”奉为圭臬,最后却沦为他们的工具呢?
努力这种东西,是会被耗尽的,一旦在过多的无意义的、不是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上投入了过多精力,在面对自己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想要做好的事情的时候,反而力不从心。
把思考的能力和努力的能力从别人手里夺回来吧,做真正能对自己负责的人!而不是把“努力”和“自律”当作竞争的目标,那样只会让你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越长大,越会发现,努力所能改变的真的很少,但思维所能改变的,远远大于努力所带来的。越往上走,越觉得认知能力的提升比埋头苦干的低级努力更重要。那些真正厉害的领头人只会强调员工的努力,鼓励他的员工做努力奋斗的打工人,而自己却一直在精进认知,拓宽边际,享受生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节奏,没必要为别人的努力而担忧,因为那是别人为自己选择的路所付出的行动。你完全可以在你自己的路上前进,哪怕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条路是要去往你想去的地方!
你不妨更大胆一点。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追一个你梦中的姑娘,攀一座你魂牵梦绕的山,甚至只是追一段惬意的风。
用你的节奏感受生活,慢慢地,时间就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