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说说家乡的米团子、酒坛子
元宵节,我们家乡时兴吃米团子。族兄涂定卓近年倾心收集、整理、发掘家乡民俗,著有《洪湖风情竹枝词》800首,一首竹枝词、一段阐释文字、一张照片,“三件套”,蛮有味道。定卓兄家居洪湖戴家场,学过湖北革命史的都知道赫赫有名的戴家场,与我老家通海口相距不远,我就直接引用他的文字与竹枝词来说说“米团子”,也为定卓兄的《洪湖风情竹枝词》800首一书“广而告之”。那竹枝词道:
从来月半须高看,
十五家家包米团。
若焐灶膛火灰烤,
神仙知味也思凡。
※ 年小月半大 ※
以老沔阳县城为中心方圆百里,正月十五不时兴吃汤圆,而是家家包团子。方法是将大米淘净漉干磨碎过筛,粗的做馅,细的做皮。馅加入腊肉丁、豆腐干丁入锅加油炒,起锅前再加入切细的蒜苗叶丝。皮要尽量薄,但不能像饺子皮那样擀,而是抠一砣放在窝起的手掌中,另一只手几指并用将其揣成窝状,然后用调羹舀起馅子放入窝中再捏紧搓圆。如女将拳头大小的团子包好后上甑蒸。蒸熟的团子既可当时热食,但更多的是留作备餐(煮柴火饭在米汤快干时将冷团子放在饭锅边汽热),尤以焐在灶堂火灰中烤至皮焦馅热为佳。
再说“酒坛子”。我们家乡把女儿叫“酒坛子”,意思是女儿长大后,出嫁了,会和女婿一起,给爸爸、妈妈送一坛子、一坛子美酒喝,大抵和浙江绍兴一带“女儿红”美酒来历相似。绍兴人家里生了女儿,等到孩子满月时,会选酒数坛,泥封坛口,埋于地下或藏于地窖内,待到女儿出嫁时取出招待亲朋客人,由此得名“女儿红”。我们家乡人来得直接,把女儿叫“酒坛子”,寄托着父母的美好祝福与期许。
过元宵节,吃米团子,喝“酒坛子”送的美酒,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