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笔耕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笔耕园地

张洛:惊鸿一瞥,已为永恒 ——忆学界泰斗周勋初先生

作者:张洛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次数:223 次   更新时间:2024-4-8 文章录入:永伏

昨天早上,赫然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省文史馆馆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我们敬爱的周勋初先生,于20243月112319分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6岁。心头不禁为之一振,一段埋藏在记忆深处的陈年往事顿时涌上心头……

周勋初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蹭个热度,算是咱的祖师爷,现在我家里书橱上还有《周勋初文集》七大本整齐地摆放着。在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学者、大家,现在各家媒体、学界人士都在一一深情回顾周勋初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对他无不褒奖有加,称他为“学界泰斗”,诚不为过。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用在周勋初先生身上最为确当。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周勋初先生竟能作出如此非凡成就,除了天分,唯有毅力和勤奋了。南京大学能成为全国文学专业重镇之一,周勋初先生可谓功不可没。


我听过周勋初先生一次课,大约是2006年春季,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五四楼,听课人员限于人文学院小范围内,座谈式,人数约20人。如果记忆没错的话,应该是在五楼一个会议室里举行的报告。周勋初先生背东向西,坐在比较靠里的长方形桌子短边,当时听课的老师有张天来、乔光辉、邵文实、白朝晖、李玫等。其时,谦逊低调的周勋初先生头发已花白,但精神很好,发型整齐,红光满面,自然拥有读万卷书的浩然之气,可以想见他年轻时也一定气宇不凡,后来从他著作里选用的照片中得到了真实的验证,是不折不扣的帅小伙,仪表堂堂,相貌俊伟。

周勋初先生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一听就是南方人,语速不快,很容易听懂。他不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但年轻时敢想敢干,胆子也大,形势发展推动,后来就有了成绩。他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随形势发展、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研究。在我等看来,周勋初先生关于韩非子法家思想的著作发表以后,就在学界引发极大反响了。他很重视单篇论文的写作,写得也相当精彩,如《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与程千帆先生的《〈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等论文一样,已成为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专业课研习的经典案例。周勋初先生很欣赏复旦大学的陈尚君先生,讲了他的一些轶事,讲了他求学期间收藏同班同学的鞋盒子,用于放置分类的笔记卡片,并将鞋盒一一放在床下,时间长了,床下就摆满了鞋盒子,那时的学者就是这样重视笔记、下苦功做学问的。陈尚君先生是天才的后起之秀,非常年轻,但当时在学界已很有影响。周勋初先生还关注陈尚君的大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在学界引发的强烈反响。经他一介绍,我们都对陈尚君先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如何做学问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作为南京大学的教师,周勋初先生当年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平时办公舍不得用信笺纸,笔墨都很珍贵。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买来的书只能塞在床下面。逢年过节时,白酒要托人才能买到。现在条件好了,他鼓励年轻人要积极上进,要有奇思妙想,不要迷信权威。他讲自己顺应形势,写出了《〈韩非子〉札记》,讲自己如何写作《九歌新考》,讲自己从感觉李白立身处世奇异、不似传统的汉人入手,开启了研究李白之旅,写出了《诗仙李白之谜》等,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那次小范围的报告会上,关于李白的身世问题我还当堂提问了,周勋初先生也给予了解答,大意我还记得,就是研究要讲证据,有证据才能让人信服。周勋初先生的每一篇论文,在我看来都是观点新颖,持论有据,反复论证,密不透风,让人信服。他曾告诉台湾的某一位学者说,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王粲死于麻风病,台湾学者很惊诧: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了周勋初先生的论文后,非常佩服,认为写得好。

与时下一些狂热偏激的爱国人士不同,周勋初先生对待日本人的态度比较理性。他认为日本人做事严谨,讲规矩,守时守信,重视学问的程度令人敬畏。他曾应邀到日本讲学,享受到了最高的礼遇。在日本的博物馆里,周勋初先生看到了唐代诗人王勃的《王子安集》,保存之完好,在我们国内都极为罕见,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周勋初先生的文章,精品极多,《中国文学批评小史》是其得意之作之一,写成后在学界影响很大,他本人也很满意。他是“幸运”与“不幸运”的结合体,早年身体不好,命运多舛,历尽劫波之后仍能取得如此成就,并安享晚年高寿,这是他个人之幸,也是南京大学之幸、高等教育之幸、传统文化之幸、时代之幸。

那次报告会之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买了《周勋初文集》丛书一套,皇皇七大本,在攻读研究生和之后的工作期间,时时研读细思,深为叹服。后又借阅了国外留学生余历雄问学南大时写成的《师门问学录》,进一步加深了对周勋初先生的崇敬之情。

所幸自己生活在新时代,不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捧起香茗一杯,端坐在书桌之前,品读周勋初先生的著作,享受读书人的快乐,人生倒也不再枯寂无聊。

那次报告会结束后,我还看到恩师张天来陪伴他的导师周勋初先生下楼,朝着威严雄伟的大礼堂方向,并排走在东南大学的法桐大道上,和煦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还在交流,而我们则在他们的后面远远地望着。现在想来,那是一道多么美妙的文脉相承的胜景啊,惊鸿一瞥!可惜当时没用相机拍下来,智能手机还没登上时代舞台。当时我在心里默默念叨,愿老先生保持健康,多多引领我等后学们奋发向上。于我个人而言,周勋初先生培养出像张老师这样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我又能在张老师的门下忝列数载,亲聆教诲,实属我的人生之幸。

惊鸿一瞥,已为永恒!

愿周勋初先生在天堂安息!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214859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