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国学三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三昧

再悟“难得糊涂”之旨趣

作者:珍珠鸟 文章来源:归元福地 点击次数:2098 次   更新时间:2016-11-12 文章录入:珍珠鸟

再悟“难得糊涂”之旨趣

珍珠鸟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传世名言,也是他为官与做人之道的自我写照。据传,有一年郑板桥专程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拜谒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舍。房主自号“糊涂老人”,行为儒雅,出语不俗。糊涂老人收藏了一方硕大如桌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观摩后赞赏不已。老人请郑板桥在砚背上题字。板桥便因循老者的自号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足够大,留空太多,郑板桥请老先生作跋。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还即兴刻了一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与郑板桥所用之印谐趣。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郑板桥与糊涂先生心有灵犀,便在砚背空隙处又补写了下联:“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难得糊涂”四字所富含的为人处事哲理,并非尽人皆知,很多人望文生义,理解为逃避现实,回避矛盾,一味委曲求全,缺乏担当精神,其实是一种曲解。郑板桥做了“聪明难,糊涂尤难”的自解。这绝不是自我解嘲,聪明体现的是智识,糊涂展现的是智慧。聪明和智慧并不在一个平面上,他们可能相辅相成,具有互补性,体现立体的人生面貌,也可能对面不相识,老死无往来,一瘸一拐,酿就人生缺憾。近日读《新闻早餐》,有一篇题为《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的文章对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作了妙趣横生的解读,将智识与智慧的联系与区别揭示得淋漓尽致,志趣盎然,道破了中华文化的内蕴,很有推广的价值。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展示的是心计;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展示的是一个人的心胸。

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

聪明人和别人过事儿总能保全自己的利益。比如做生意,他们做生意都能把利润赚足;而智者绝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赔钱也做,他们更看重个人的诚信与社会效益。

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因此,拿得起来的算得上聪明,放得下的才够得上智慧。

聪明人总是在寻找机会与创造条件把自己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脱颖而出”;而智者是尽量地提供条件与机会让别人把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头头是道、侃侃而谈,因此像茶壶;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倒是像茶杯。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

聪明人注重细节,过于斤斤计较,而智者注重整体,不会因小失大。

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远离烦恼,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聪明者多英年早逝,而智者无忧,故多长寿。

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顺其自然。

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尤多和谐。

聪明多数是天资优越,或有特别的环境熏陶,官二代、商二代居多,工于心计;而智慧更多靠修炼,受益于人文启迪,信仰崇高,心地善良。

聪明能获得更多知识,增长才干;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行为厚道。

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而智慧靠心灵,即所谓慧由心生。

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

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智慧能带来快乐。因为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但是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的内心。

聪明与智慧并不矛盾,可以熔于一炉,相互兼备,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兰心慧质,仁智双全,人生完美。

因此,求才,聪明足矣;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这一点与佛理相通,所以佛界讲修行,讲大智慧。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史上类似案例不胜枚举。而聪明的保全方法用佛界的话说就是要修得智慧,用当前的话说叫注入“正能量”。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不是毫无原则的稀里糊涂,更不是一塌糊涂,而是饱含智慧的糊涂。糊涂是让人不作斤斤计较,不去因小失大,“小”指的是蝇头小利,“大”则指大德大义,只有仁德仁厚的人,大慈大悲的人,深明大义的人,才能够吃得起眼前亏、哑巴亏,一般人难得做到,所以叫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其实就是“难得智慧”。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97595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