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
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春节,俗称“年节”、“大年”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每年至此,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除旧布新、迎春纳福、祈求丰年,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最重要的是,春节还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身处各地的人们都会在今天同家人团聚在一起,表达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源远流长的“年” 第104个“春节”
年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
《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分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的多寡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旨在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明代起,过年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
民俗专家指出,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辛亥革命以后1914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照此推算,今年的丁酉鸡年春节是1914年以来的第104个。
春节,我们这样过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各类节庆活动却并不止于这一天。从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辞旧迎新,至除夕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可谓是中国人的新年“嘉年华”。
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
贴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的。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有的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迎财神
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所以人们一般在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祭品中必须有羊头与鲤鱼,羊头有“祥”之意,供鲤鱼则因为“鱼”“余”谐音。初五零点后,人们开始燃香放爆点烟花,欢迎财神降临人间。之后,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欢庆到天亮。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除夕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发压岁钱
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枕头下;有的要孩子们追讨到长辈卧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老人家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
春节可能有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嗯。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我们没缘分碰见了。
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春节不只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正月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哦。
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