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杨春艳:职院校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研究

作者:杨春艳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067 次   更新时间:2017-12-15 文章录入:珍珠鸟

职院校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研究

北财税职业学院 杨春艳

 

摘要:高职院校应加快发展通识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为高职学生自我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高职人文社科通识课,应坚持其必修课性质不动摇。基于此,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出几点思考:课程设置上,建立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中心的语文类人文素养课程群;教学内容上,博采众家,涵盖古今,以文化专题为主;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导向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又叫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涉猎广泛,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学科,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都有所认识,并能将其融会贯通,由“通”入“识”,进而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完全、完整的人。

 

一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现代大学教育潮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和理念,确立于19世纪的欧美。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意识到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情形的弊端,明确提出通过加强通识教育予以补救和完善。进入20世纪后,通识教育广泛流行于欧美大学。自此,通识教育思想被广泛接受,并在世界各地高校得以推广和实施。顺应时代潮流,我国高校纷纷实行教育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相融合,大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成员的一份子,同样需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完善。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劳动、技能主要依靠的是专门教育,而高素质则离不开通识教育之培养。

 

二二、通识教育为高校(含高职)学生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大学依托专业培养人才。从现行的一般高校招生流程看,自高考志愿填报始,所学专业就必须做出选择。步入大学后,依照选定专业完成学业。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并非每个高校毕业生所从事工作都是自己本专业,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如果大学里仅仅只学习专业知识,那他的大学生涯可谓白费了,因为所学非所用。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毕业后即使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而言,也同样会出现所学不够所用的情形。因为当今社会行业发展和变迁迅猛,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形相差甚远的情形业已成为常态。由此可见,无论专业对口与否,对于身处急剧社会变迁的当代高校毕业生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校仅仅只是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随着社会加速发展,社会结构和行业调整变得日益频繁,现代大学毕业生像父辈祖辈那样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行当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其职业生涯将会十分丰富,存在着各种转换和变数,跳槽、改行、创业都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如果大学里仅仅只是接受特定专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对职业变动,无法实现自我发展,更谈不上成就事业辉煌了。

通识教育为高校学生自我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必要准备。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对所有学科都有所认识,具有基本学科常识和广博的学识,不偏颇、不狭隘,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通识教育能提升学生的情商、品格和修养,唯有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不会是井底之蛙,才会潜移默化地收获谦逊、合作、包容等品格修养,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非仅仅是训练有素的人格化工具。

 

三三、大学语文是十分重要的高职人文社科类必修通识课程

 

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之学制三年,比普通本科短。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比较一致地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为主,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高,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就比较有限了。

依照学科大类分,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通识课和自然科学通识课。依照开设范围分,通识课程分为必修通识课和选修通识课。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以人文社科类通识课为主,必修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上述两门课简称为“两课”)、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和高等数学等。

高职大学语文属人文社科通识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形象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识课程,必须坚持其其必修课性质不动摇。

1.大学语文侧重语言表达,强调能说会写,准备流畅地沟通表达是成才的基础。语,即语言,指口头表达。文,即文字,指书面表达。语文就是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大学语文成就准确、通达、有效的表达能力。大学语文所培育的基本能力是能说会写。这里的能说会写,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演说家、作家,而是在语言表达上,能够准确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书面写作上,做到文从字顺。对此,我们应该警惕用演讲与口才或应用文写作替代大学语文的做法。演讲与口才专注于演说技巧传授,应用文写作侧重讲解实用文体写作技法,如若语文基础不牢,无疑是本末倒置,空中楼阁。大学语文是基础,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是进一步地拓展提升,但两者不可替换。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能说会写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求,是高职人才高素质的应有之义。

2.大学语文关涉人的全部,保罗万象、涵盖古今,是人文社科的综合。古今中外文字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对世界和时代的反映,包含山川风物、社会风尚、人生处境等诸多方面。譬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杜甫诗歌“三吏”“三别”就是唐代安史之乱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语文包含社会历史。《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众女子的人物命运、史铁生《命若琴弦》中老小瞎子两代人的人生宿命,这些蕴含着人生哲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对社会人生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引发读者思索,增长见识,启迪智慧。

3.大学语文是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有力之课程,在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区别之处,在于对本民族优秀典籍介绍,对于本民族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有更为深刻地理解。比如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鲁迅先生对于近代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大学语文选文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选篇,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都是由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意象加以呈现,具有可感性和亲切性。基于此,大学语文在提高道德修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读到《论语》孔子口中颜回形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懂得何为安贫乐道。当我们读到苏轼《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白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坦然直面挫折。目前,中国大陆几乎所有高校里“两课”都是最为核心的通识课,肩负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提升其道德修养的责任。既然,大学语文也具有提升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并且还具独特优势,那么,坚持大学语文作为必修通识课是十分必要的。

四四、作为人文社科类必修通识课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课程设置上,建立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中心的语文类人文素养课程群。建设大学语文类人文素养课程群,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中心,开设诸如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文学赏析、中华古典诗词、经典导读、中华传统文化等系列选修课。与此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诸如举行人文讲座,举办校园主题演讲,组织大学生写作比赛,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形式,全面释放大学语文类人文素养通识课作用。

2.教学内容上,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广博,涵盖古今文化专题。大学语文侧重从人类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内容组织宜采用文化专题式,贯通古今,古为今用。大学语文中古代文化作品,尤其是先秦文化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滥觞,具有源头性和奠基性。通过研读古代文学,了解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进而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在的我们。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钻进故纸堆中出不来,应注重当下,着眼未来。大学语文也要关注当下文坛及文化动态,对网络文化、影视文学、文化传媒有一定了解。只有古为今用,贯通古今,博采众家,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觉醒,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导向式。大学语文课要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围绕这些问题,采用问题导向式,让学生自主探寻答案,最终收获知识和感悟。大学语文不再是多背几篇课文,多识记几篇文章,而应基于人性之共通基础上的理解之同情,从而获得精神情操的升华和洗礼,为现实人生提供借鉴和心灵滋养。

 

 

参考文献

[1] 张亚群.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N].光明日报,2016-05-10(14)

[2] 邱开金. 高职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6-06-07(15)

[3] 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杨春艳(1981-),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电话:18062799075

邮箱:Chunyy88@tom.com

通讯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大道519号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公共课部 杨春艳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98857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