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文:评先评优(小说)
评先评优(小说)
张友文
文秘科科长不只一次向上级写报告反映,说他所在科里老的老,病的病,没有人干工作,科里的任务无法完成。说穿了,科里迫切需要进一个能干事的人。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马上派人下来给科长做思想工作,劝科长不要急,说科长一个人苦苦支撑这个科不简单,组织上晓得科长的困难,目前正在想办法,并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叫科长暂时克服一下,为组织上分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两年就过去了。其间,科长又打过三次要人的报告,科里依然没有进人。科长已不堪重负,只差写辞职报告了。当科长将最后一个要人报告打上去时,附上了一句党性原则不强的话,说再不给科里进人,我这个科长就不干了。
不久,科里就分来了一名大学生小张。科里包括科长和小张在内共有4个人。还有一个是病号,长期请病期,据说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另一个是老同志,离退休不远了,工作上处于应付状态。从科里组织人员来看,小张理所当然是科里的得力办事员。
小张工作上积极主动,且能独挡一面,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来形容他都不过分。一年到了头就是评先评优的黄金季节。按道理说,小张应该奖励奖励。事实上并不是那回事,由于科长喜欢替组织分忧,结果奖励小张一事就黄了。
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天,科长将小张喊到他的办公室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科长首先肯定小张的成绩,说他主人翁意识很强,以办公室为家,给他减轻了不少负担,是同龄人中的娇娇者。按工作业绩来看,年终优秀公务员这个名额非小张莫属。可是,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只好暂时委屈一下小张。科长亲切地说,那位长期患病的同志来日不多了,你是见过的,我们以组织的名义还去看过他。为了病号早日康复,为了给组织分忧,从人道主义出发,经研究决定把科里的这个优秀指标让给那个病号,你有什么想法。
小张说,我没有异议,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科长颔首赞许,说小张很大度,前途一定无量。
第二年,小张依然踏踏实实地工作,而且更加玩命。
又到了年底考核公务员的时候了,科长找小张谈话之前,小张心情是分外地好。他想,这次优秀该轮到我了,再不会有特殊情况了吧。
小张考虑问题太简单了。
科长对小张说,我们科里老同志马上就要退休了。从人道主义出发,为了给组织分忧,为了照顾她的情绪,经研究决定,科里将这个本应是你的优秀名额让给那位老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小张心里怎么没有想法呢,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反倒尬尴地笑笑,还幽默了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让一下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的觉悟还没有四岁小孩高吗。
科长说,小张,我是过来人,你有想法我是清楚的,要沉住气,我力争明年将优秀指标让给你,如果我说话不算数,我辞职。
小张说,科长,您很有领导艺术,不能辞,还是让我先辞。这次我就不让了。
科长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