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明:学会创造话题
学会创造话题
何立明
我是《中国青年报》的忠实读者,尤其喜欢“青年话题”栏目。这个栏目谈的都是人们感觉到而没有明确意识到的“话题”。像最近的六月十日的“青年话题”,就刊载了《附着特权的户口本终将被丢弃》、《利益面前,有些“情怀”只是生意》、《两亿多儿童缺药是个大难题》和《高考作文该告别“鸡汤写作”了》等七篇话题,浏览这些话题,可以拓展视野,获得对问题的各种思考,引出浓浓的对现实的关怀之情。
但也有另一种话题。
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与学生建立了QQ联系,好友约有几百位。从时不时跳出来的学生发在自己空间中的文字,可以窥见时下在校学生们的“话题”。检索这几天同学们的“话题”,除了照片,主要有《我和好友们都在玩:公主日记、猜歌王、暴风王座,超过1000万人热玩,立即去玩》、《楚天都市报讯: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一男子突然亮出刀来,向身边的乘客要钱》、《新款婚纱到货:后续还有新品,亲们快来体验免费试穿吧》、《娱乐八卦:看完这期的“花少”想把许晴这个“文物”交给国家》、《人生最厉害的10句名言!让你大彻大悟!!》……
把这些“话题”与《中国青年报》上的“话题”进行一下比较,孰高孰低便见分晓。美术家陈丹青前不久写过一篇短文《浪漫泼辣的校园记忆已经丢了》,提出了“表达意识”这个概念:
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
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话。
陈丹青说话激愤,话躁理不糙。最缺乏“表达意识”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缺乏创造“话题”的能力,人云亦云,重复商业、重复小报和娱乐新闻的陈词滥调,顺着别人开启的“话题”,发些低级趣味的议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趣味,说些称不上“话题”的话题,成为了陈丹青批评的“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的人(其实,不单是学生,老师中也有这样的人)。造成缺乏“话题”能力的原因,从哲学上看,是精神能力缺乏,也就是缺乏辨别力、归纳抽象力,贴着庸常地面思维。恩格斯曾说,人的贫困根源在精神贫困。今天,精神贫困的表现之一是失去创造“话题”的能力。从发展心理学看,能够创造“话题”就是具有“同化学习”能力,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反之,不能辨别和创造“话题”,只有复述,就是“顺应学习”。就本质而言,同化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我们教材中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当年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充分的“表达意识”。同样从旧中国走过来的人,同样见过长沙橘子洲头,不下千千万万人。唯独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话题”,这个例子,说明创造“话题”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反映出心理和精神的强大程度。
不重复别人的话题,要创造话题,要有自己的“表达意识”,这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一样有意义。意识是意识到的对象,思想是思想着的内容。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橱窗写专栏,在《湘江评论》发表社论,是用他的思想和精神的利剑进入公共空间,在穿越旧中国,而不是做装载“人生格言”的大箩筐,做消费“被侮辱者被损害者”故事的泪眼袋。
不一样的青春首先有不一样的“话题”,一个有为青年应该是最善于以“话题”穿透社会、穿透人生的人。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