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张友文”自嘲为“苦命人”(给儿子的第19封信)
儿子:今天天气雨夹雪,我还是依照老时间起来,且准点外出运动。寒风迎面扑来,打在脸上滋味有些不好受。如果借用小学生作文中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寒风像刀割一样。”事实上,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真苦”并不能归罪于大自然,而是源自于内心。换言之,皮肉之痛称不上“苦”,灵魂的战栗才是真苦。我家的“理工男”听说过么?好的文学作品不是讲故事,而是写人,写人的内心,且直击内心深处、拷问灵魂。你看有些官员一旦被宣布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一夜之间全白头,那才是“真苦”的表症。有的人因为做了亏心事,整天惶恐不安,内心的煎熬与折磨才是“大苦”。窃以为,能说出来且能描绘的都称不上“苦”,真正的悲苦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人生无非就是三大矛盾:一是人与物;二是人与人;三是人的内心(此语的原始出处还没有寻到)。第一个矛盾就是人活着,首先要解决吃饭、穿衣、住房问题。第二个矛盾就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既然人的观念有差异、境界有高低,冲突在所难免。第三个矛盾才是最难解决的。我的校友杨绛先生曾说过,“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从你找到饭碗之日开始计时,最多十年时间,你就有能力购衣、买车,还会灵活地驾驭人际关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么,第一、二个矛盾很快就会迎刃而解,而内心的困惑与苦恼却伴随着你一生,也就是说第三个大矛盾不是能轻易解决的。怎样才能让“内心淡定与从容”?有什么高招消除内心之“苦”?这需要智慧,更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来支撑。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读书。书(在此偏指文学作品)能带给你力量,食物让你长肉,而文学作品让你长骨。“人无刚骨,安身不牢。”人不可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
储时健老爷爷与女儿一同坐牢,女儿因内心不强大,吃不了这份苦、受不起这份罪,在狱中自杀了,而储爷爷出狱后,东山再起,生产出的名优水果畅销海内外。网上不时爆出某高校研究生自尽的新闻。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盛大节日,有些人为何急忙寻死呢?无非意志力太弱。据我观察并总结出一条规律,那些纵身一跃的大多是理工科学生,我推测是理工科学生读的文学作品太少,人文精神较为缺失,内心不够强大。“双十一张友文”之所以现在还比较健康的活着,首先得益于文学,尤其是归功于公安文学。本人研究公安文学二十多年,蓄积的力量不算小。虽然部分公安文学作品呈模式化写作,即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套路,但却让我相信那么一点点,而不是相信“金钱”与“权力”。公安文学作品中的硬汉警察形象更是给了我无穷力量,让我永不懈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你是读过的,那个硬汉桑提亚哥尽管拖回来的只是一具鱼骨架,但他与大海、鲨鱼搏斗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么?这正是文学带给我们的力量。
《傅雷家书》有言:“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人的潜能无穷,一个人能获得多大的成就并不在掌握之中。对父母而言,也并非你想让孩子有大成就就可以培养出大成就的。只要孩子能坚强面对人生,在挫折面前不胆怯、不退缩,那他就是成功的。”儿子,在你以后的人生路上,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坑坑洼洼,你要成功,要稳健地前行,要坚强勇敢地面对,要像人一样活着,请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
前几天我们分手之际,我把一本《读者》和《青年文摘》送给你,其中有几篇我刚刚看过,并重点划线了,希望你在旅途中看一看,你却以包包装不下为由拒绝了。尽管《读者》和《青年文摘》属于泛文学杂志,不属于纯文学文本,但你读读这个,总比看看手机强。我以为,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何况后者还比较伤眼。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的遗物中有一把手枪和一支突击步枪,以及几本诗集和很多现金。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居然也读诗,不可思议吧?实际上,亚历山大大帝是带着《伊利亚特》东征的,亚伯拉罕·林肯通过长期精细地阅读惠特曼的《草叶集》来塑造自我……
你没看见爸爸随身的包都带着书么?你读小学时,有一次我去接你,你还问我,爸爸,今天你没有带书?我说我带了。请保持随时阅读的习惯,阅读让你思考,让你心静。“读书和思考,人生两件宝”。读书让你成为一个不盲从、有主见的男子汉。
为何犹太人如此智慧,为何全世界获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是犹太人呢?因为犹太人喜欢读书。孩子从小时,父母就在书上抹上蜂蜜,旨在告诉他们书是甜的。据说犹太人的墓园都放着书本。因为他们相信死者夜间也会出来看书。这种做派有隐喻之意:生命有尽头,而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法典》有句良言:“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你应该先卖金子、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仍然不可出售任何书本。” 蕴藏知识的书本不仅让你变得智慧,而且让你内心强大。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何谓的“苦”。早起并在寒风中运动算什么苦呢?想想那些特种行业,还有那些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江南江城北纬30度左右这个地方,殡仪馆火化师在40度以上的高温下仍然在焚烧炉前操作,那才难受呢;驻守边防的战士在黑风暴雪的恶劣条件下站岗放哨,而且是一个人孤独地守望,他们苦不苦呢?与这些人相比,“双十一张友文”正在享天福!当他人惊叹地对我说“这么冷你也外出(活动)”时,我自我解嘲说“我是苦命人”。如果与那些在极端天气和恶劣环境下劳作的人相比,你说我是不是享福进行时?(后面还有一句,忍住没写,写出来怕得罪人。)
因此,请儿子记住,所谓的“大苦”与天气、食物和衣物无关,而是与内心有关,无怪乎大批评家胡风说“受难的灵魂”才真 “苦”,一夜白头才“真苦”。(20200115)
附张友文简介:文学博士、副教授;自诩“双十一张友文”(参评“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学言说者”、自号“功不唐捐斋主”;出版《回望公安文学》等专著四部,受邀至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实战部门讲授“公安文学”43场次,并在部分高级中学和高校进行(公益)励志讲座数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