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林院校中文与大学语文云会议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由湖北省大语会、武汉地区大语会、汉字文化杂志社、名作欣赏杂志社、中华大学语文网和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农林高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高端对话会,在武汉和全国人民战胜新冠病毒、又拉开了军民同心激战洪水的盛夏,以云会议的形式召开,是中文与大学语文教育史上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书,值得祝贺!会议将有18位教师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从现实与未来的角度对中文和大学语文的建设作深入论述,建言献策,并有与会者从更广泛层面的切磋探讨,相信建国以来的农林高校的这一开创性活动将会对农林院校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取得圆满的成功,预期的成果。
农业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林业的发展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大计。农林专业的招生虽偏重理科,却是文理兼招比例较高的专业。从农林专业的招生以及其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它与文科的联系最紧密。除开粮食、山珍、水果等供人直接食用维持生命之外,大凡人类赖以生存的气象、水土、湿地、环境、生态等都直接与之有关,以及旅游业、餐饮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兴旺也无不受农林业的制约。而以上种种,单靠自然科学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将其纳入文理兼融的范畴,以文理兼融的思维方式来统筹规划。
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来看, 其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其高度综合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文科之间、理科之间,文理科之间呈现出强劲的相互渗透态势,学科之间绝对分明的界限现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是科学越来越频繁地求助于多学科的合作来解决问题。例如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人们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科学、水资源管理等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可见农林院校开设作为以文科为主要特征的大学语文是顺理成章的合乎教育规律的举措。本科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是培养文理兼融的复合人才最重要的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农林院校的中文课程教学对话会就显得很有必要。
以下我简要地谈一谈我个人对这几年大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的看法,以求教诸位同仁。
首先要重复一下大语课程的性质:1、“无用之用”是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2、“语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3、运用语言(汉语)、品味语言(汉语)、阐释语言(汉语)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4、以“思”为统帅,将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自如地协调运用是大学语文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听说读写是最直接的语文能力。思指思想和思维方式、思考能力,是一种涵盖在听说读写诸种能力之上的更高级的语文能力,也是大学语文较之于中学语文需格外强调与培养的能力。
《周易·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听说读写属于“器”的层面,工具的层面,“思”则属于“道”的层面。“思”是使听说读写摆脱纯工具性和纯技术性,由器物层面进入人文层面唯一的途径。一个只掌握了听说读写技巧,而不善于思考,没有思想的人,充其量只是工具而已。故大学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理想境界就是使学生以“道”层面的“思”统率“器”层面的“听说读写”,从而将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高品味地自如地协调运用。既善于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辨别正误;又能够把自已思考形成的思想通过说与写顺畅地表达出来,应是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从大语的性质与教学要求出发,来审视这些年的大语教学,可以发现大数据时代,语文的本位逐渐丧失,语文慢慢迷失了自已。
运用高科技本是好事,比如没有高科技的网络,我们今天也开不成会。但问题也来了,大数据使语文发生了错位。
其表现:一机器与课件及视频抢占了风头,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反而成了配角。教育和教学正在受到大数据的冲击。当教师的教学变成一种摁动鼠标的机械动作时,当教师象钉子一样被钉在电脑旁挪不动双脚时,当教师弃纸质教材于不顾,把上课的成败寄托在一台机器上时,不仅文本与学生被忽略了,从教者本身也变成了机器。有个问题我一直在观察思考而不得其解:电子手段究竟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亲和力,还是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亲和力反而变得低下?抑或是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亲和力?当手机电脑变得比课本更重要时,学生的读写能力思考能力是成倍地提高了?还是书写水平大幅下降(作业都在电脑上完成)变得提笔忘字、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当一位大语教师不能让带领学生去体验集语音美、语形美、语境美、语义美为一体的汉字之时,当一个大学生不能通过品味阐释汉字使自已变得儒雅脱俗、不能通过阅读使自已变得高尚和善于思考富有智慧时,那我们是否应对过度依赖视频的作法进行反思和检讨?
其二语文本应是教人读书的,现在却变成了教人读屏。“语言”作为语文的本位被丢失了,教师享受的不是语文,不是具有情感、思想和想象功能的语言,而是课件和视频;关注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喧宾夺主的图片与音乐。老师制作课件花的精力远胜于研读文本的功夫,学生课堂上看屏的时间也远远超过读原作的时间。而每个人都知道读书与看屏是大不一样的,收获也不一样。至少在现阶段,教学生潜下心来读书,学会“把玩”书本是第一位的,读屏只是一种补充。课件最大的优点在于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有的老师把课文作成课件,让学生对着屏幕看课文而把课本扔在一边。学生手中有课本,为什么不看课本而看屏幕? 屏幕作为数字时代的硬件、信息接受的主要渠道,更加适合于展示图形,而不是展示文字。语文教学,其天职是让受教育者用文字的力量去获得认知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而摆脱对图形、现场、实物的依赖。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有人,失去的不只是识字能力,而是失去由识字能力所奠定的听说读写思及其它各种能力,进而失去由这些能力铺设的人生道路。对屏幕的使用大大多于对书本的使用,意味着人的生物习性的回归与扩张,理性认识与抽象思维的退缩。因为人的天性、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从实物、图形开始的。
其三语言的想象功能被淹没了。
大语中教材中所收范文大多还是文学作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用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但语言塑造的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故阅读文学作品就需要凭借语言提供的信息展开想象,把语言符号变成可听可视的具体形象和环境。想象的过程就是对原作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作理性认识的过程。想象着就意味着体验着、思考着、改造着、创造着。然而多媒体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教师说用电子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此言差亦!如果语文仅依靠图形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那离语文的性质、开设语文的初衷就太远了!文字原本有着比音乐、图画、影视剧广阔得多的想象空间,它可以突破读者自身的限制,又可以不受任何自然时空的限制,但多媒体由于大量使用音乐、图片、影视剧片断等,故而固化和定格了文字描绘的画面、情景,冲淡了阅读文本时被调动起来的激情,削弱了沉入语境获得的快感和因文字的魅力所引起的冲动,束缚了本可以驰骋遨游的想象力。
时尚的事物不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50年代教育界最时尚的是拆校建院,将通才教育变成应急的专才教育,可是到90年代之后我们又不得不拨乱反正,拆院建校,将短视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历史的弯路不可重复。多媒体的确是个好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全部教学活动中,视频和画图,都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而且无论是视频还是画图,都只是借助于文本进行的再创造,而不是原创。学生上的是语文课,学习的是作者的原创作品,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因此深读纸质版的原作,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品味语言的艺术性,阐释语言的文化性,揭示语言的深刻内涵才是正道。大语课时那么少,时间要用在深度研读文本上。
课件只是一个好助手,网络只是一种好工具,使用此,只是为了锦上添花,而不是让其越俎代庖,因此一定要把握个度。计算机的技术是可以速成的,而一个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则需要倾其一生去探究实践才能获得。为此我不赞成线下的课还没上好,就慌忙去追逐线上课的作法,我在《给大语教师的建议》中提出:“课件很好,请勿依赖”;“网络很好,请勿照搬”;“慕课很好,请勿追逐”。
《大家文摘报》2019年1月24转载《读者》《硅谷精英们的低科技教育》云:“在全世界纷纷将科技与教育结合的数字时代,最懂科技的硅谷精英们却反其道而行,把自已的孩子送进远离科技产品的学校”。这种学校倡导“去电脑教学”老师们并不是反对高科技,只是喜欢亲力亲为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更强调想象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尽管它位于世界科技中心,但你不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观看教育视频或者玩平板电脑。” “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比其他人更懂得这一点,那就是技术能够增强人的智力,也会阻碍人类智力的发展。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经受住电子产品的的诱惑,而其他孩子则陷入对科技的依赖”。“依赖于科技产品的学生往往缺乏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引用此文目的是想说:我们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当下,如何处理人(包括教师与学生)与机的关系,如何处理读书与读屏的关系,如何处理文本与课件的关系。想信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都渴望把自已打造成学者型专家型的大语教师,而不是低级的教学软件制作者,
借助于互联网,全国各地各级各类高校的有关专家教师汇聚一堂,共商农林高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大计,助力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祝愿农林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能使农林专业人才在文学与文化经典的熏陶下如虎添翼、为国家的进一步强盛贡献力量!祝愿大学语文之树万年长青!
2020、7、1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