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帅青:古代语言文字,如何在当代焕发青春?

作者:帅青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879 次   更新时间:2020/9/1 文章录入:珍珠鸟


众所周知,阅读和学习古代汉语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继承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只喜欢看白话文,对古汉语一无所知。那么,如何让古代汉语在当代重新绽放光彩?笔者不揣简陋,谨提出以下几点观点和看法,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用方言开启古代语言文字的大门


从古及今,很多地方方言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言说习惯,而且不同地方的方言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例如,在两湖地区,男人们常称自家媳妇为“堂客”,其实这是沿袭了古汉语的称谓。又如,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一句“小二掇来一碗酒”,这个“掇”字就是端来的意思。如果我们利用自己家乡方言来学习古代汉语,去寻找方言中沿袭和保留古代汉语的用词、用法,就不仅有利于保留和传承当地方言,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学习传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公众对古代汉语的关注,进而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成语来探索古代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通常只知道成语字面的意思,但却不知道来源和出处。例如,“望其项背”的字面意义是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了,而且多用于否定句式,如“难以望其项背”,却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清代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但成语的构成要素却保留了古义,不能用今义去理解,否则就容易产生错误。再如,“学而不厌”的“厌”是满足的意思,很多人理解成讨厌、厌烦。这个词是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因此,借助于常用成语,我们也可以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含义与用法。


三、借助影视作品和新媒体来传播古汉语知识


当前,我国影视作品众多,古装剧层出不穷,观众也不少。我们可以利用当代人对于古装剧的喜爱,将古代汉语融入宾白、叙事之中,让人们耳濡目染,逐渐熟悉和接受。同时,还可以将早期的影视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进行现代演绎。尤其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热门的、流行的传媒形式,如视频、音频、动漫和游戏等,让人们穿上古装演绎古代人物故事,再现古代社会生活风貌,传播古代汉语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办微信公众号,利用抖音和快手等多种形式,以便实现现代语境下的古汉语传播。


四、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来学习古代汉语和文化


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上,有许多哲人先贤勤于著书立说,编撰了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并一直流传至今。从先秦散文的《尚书》《周易》《春秋》《左传》,到诸子百家的《论语》《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再到屈原的《楚辞》和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都是我国文化史上流传久远的经典名著。这些作品不仅生动记录了古代的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而且还提供和传授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从而成为伦理道德的教科书。例如,儒家的“四书五经”既是历代科举考试的教材,也是宣传道德教化、指导人生修养的传世经典。孔子的“有教无类”“为政为人为学之道”“交友与处世之道”等,都在这些经典中得以生动体现。因此,通过阅读和学习古代经典,可以全面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五、开展学习交流竞赛等活动形成全民学习高潮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朗诵吟唱、征文竞赛、文学创作和文艺展演等各种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古代汉语的传播与普及,在社会上形成了识读繁体字、创作文言文的新局面。例如,中央电视台通过举办“百家讲坛”“诗词大会”“汉字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在广大观众中掀起了一阵阵学习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热潮。由此可见,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古典名著,学习古汉语知识,探索古代汉语言文字的奥秘,从而让古代汉语在当代继续书写华章,焕发青春,重放异彩。


说明:本文系作者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中华语言文字的价值与使命”全国网络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纲。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93047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