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在《大学语文论丛》首发式上的讲话

作者:杨建波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834 次   更新时间:2021-11-4 文章录入:珍珠鸟


尊敬的侯勇书记、尊敬的阮海洪董事长、尊敬的汪国胜教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一、 在介绍《大学语文论丛》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大学语文

 

1.“无用之用”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

教育有种社功能,一种是在的功能,一种是在的功能。在的功能就是”的功能。小学语文与初中文其功能主要是在的,而高中文与大学语文就属于具有在功能的科与程,尤其是大学语文。大学语于人生的作用在短时间内难以看出,然而人的魂、精神、气、能力、思想和思方式,因它而俗不凡,最在人可持续发展的力和后上。它不是一门专业或技能,但它是在为人生打底色,打基没有这种底色,人生将变薄;没有这个,事业将变成沙的大,甚至在整个职场所适代社所需要的口才、情商、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洞察能力、活能力、组织能力、事能力、判能力、协调能力、通能力、社交能力,乃至凝聚力、召力、向心力等等,大多是文能力的延伸展或者与文能力有一个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语文能力的人必定比只有专业知识而语文能力低下的人在事业上更有发展,因为这种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专业和本专业之外的潜力和才智,因而也更能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文的在功能,这就文的用之用”。

2.“语言”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

20,中教育的最大步是由建才教育成了通教育由于识课大面积开设上世八十年代后期与九十年代前期大学语一门独大的局面被打破,大学语文面临着生存的重大危机。怎样才能在如林的通识课程中站稳脚跟,什么才是唯我有的优”。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母语教育”。抓住了言就抓住了文的本特征。大学语文就是一门研究汉语的规律性和实用性,品味汉语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阐释汉语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的课程;是一门通过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

所有的学科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但这些学科关注的只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所表述的专业知识,语言对它们来说是纯粹的工具、媒介。只有语文,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语言本身,除关注语言本身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外,更要关注它们的引申意义、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还要研究语言是如何排列组合的,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承载内容的,以及这种方式的表达效果如何。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语言不是纯知识性纯工具性的,它既包括工具知识层面,又包括审美层面、文化层面,由工具知识层面向文化艺术层面升华。语言的工具性也即语文的工具性由是在审美文化层面得到了高品味的体现。

3.运用语言(汉语)、品味语言(汉语)、阐释语言(汉语)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大学语文凭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经典和其它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汉语思考、阅读、说话、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品味欣赏汉语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化的层面阐释解读汉语的能力。简言之,即运用语言、品味语言、阐释语言十二个字

4.“思”为统率,将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自如地协调运用是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听说读写”之后加一“思”,把“听说读写思”作为大语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我们的一个创新之处。听说读写是最直接的语文能力。思指思想和思维方式、思考能力。它是一种涵盖在听说读写诸种能力之上的更高级的语文能力,也是大学语文较之于中学语文需格外强调与培养的能力。

《周易·系上》云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之器”。“形而上者”指思想、文化、修、法、原理、思方式等这”、“”的西;“形而下者”指有形的器物、工具等物西。道是大、器是具体的器官;道是主,的;道是一整体、一,而器只是一个具体的对象与某一种具体的技。听说读写属于”的面,工具的面,“思”则属于“道”的面。“思”是使听说读写摆脱纯工具性和性,由器物入人文面唯一的途。一个只掌握了听说读写技巧,而不善于思考,有思想的人,充其量只是工具而已。故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使生以“道”面的“思”“器”面的“听说读写够将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高品味地自如地协调运用,即善于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辨别正误;又能够把自已思考形成的思想通过说与写顺畅地表达出来。

5.构建符合汉语特点的中国大学语文教育体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几年来,我们初步形成了符合汉语特点的中国大学语文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以下内容:

1语言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也是语文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大学语文课以语言来教化人、培育人。2运用语言、品味语言、阐释语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3“思“为统率,将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自如地协调运用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理想境界与终极目标。4建构以语言为中心的科学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在将专业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打造以中文专业为依托,学科融通的“无专业”境界。将学识化为能力,让能力超越学识  6通识教育形势下,建立以大语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类语文课、泛文化课、准娱乐课、纯技巧课(包括应用写作公文写作)、知识性课、欣赏性课等都纳入大语课程群中的卫星课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其它为选修课。7建构符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教育融入教材的文本教学之中。8大数据背景下,坚守语文本位。明确老师与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处理好人与机、读书与读屏,文本与课件三者的关系。教师除了是一个教学软件制作者外,更应是一个人文学者和教育家。

当然这个体系还需不断受实践检验,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6.终极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教师。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大语教师队伍。

教育部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张福贵教授在华东师大5月份主办 “大学语文40年:课程与教学高端论坛”上的主题发言讲道:我们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构成几乎都是中文背景的我倒觉得我们大学语文教师的队伍应该是大学语文专业,而不是中文其他二级专业的教师队伍我们增强专业化,不是说把我们的学术方向我们中文专业其他的二级专业拢,以此来增强我们大学语文的这种学科性学术性我倒觉得我们逐渐应该培养一支非常专业化的队伍,他就是大学语文专业毕业,他就是专门研究大学语文的,他就是从事大学语文教育的,不是我们中文教育的副产品也不是我们中文教育改行的这样一些老师,这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应该逐渐向真正的专业化过渡 除研究中文专业中的二级专业之外,我们还应针对大学语文学科大学语文教育以及大学语文实践这些方面作一些深入的研究我们特别缺少大学语文本体研究的成果张教授说的正是眼下大语教师队伍致命的弱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7.新文科为大学语文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好机遇

如何完善和强化自身的建设,新文科给我们大学语文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也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象张福贵教授说的那样,加强对大学语文的本体研究,有雄心建立自已的学科、自已的专业——大学语文学科、大学语文专业,而不是让自已从属于中文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我们大学语文应当是“新文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就学科性质来看,大学语文的综合性最强;就课程性质来看,大学语文内容最广博。新文科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各学科融通的精神最符合大学语文的特质,最切合大学语文的实际,最长大学语文教师的志气。有了“新文科”的尚方宝剑,大语教师再也不用以自已“无专业”自惭形秽了。

8. 湖北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大有希望

湖北大学自1985年在中文系内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开始在全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必修课,72课时。

而现在开设大语的只剩除中文系外的文科院系,课时也只剩32.但大语教研室却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精诚团结。包容互谅、互帮互学。十几年来没有因工作量的多寡或其他问题闹过大的纠纷、大的矛盾。即使有一点小过结,也很快就化解了。另一个鲜明的特点为:大学语文课程虽只是一门通识课程,在学校地位不高,但老师们却十分敬业,没有象其他学校有些大语老师三心二意,转换门廷。每个老师都把教大学语文当作终生职业,甚至当作终生事业,本学期又引进了一个谭帆会长的博士。为了当一个好的大语老师,他们踏踏实实、谦虚谨慎、努力钻研,这正是在如林的通识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中始终能获得良好口碑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以职称高低来衡量一门课程的优劣,要看担任这门课程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能力。

 

二、 在国家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论丛》应运而生。《大学语文论丛》的编辑出版是新文科赐予我们的一个珍贵的礼物。

 

(一) 编写出版《论丛》的背景及经过:

 2014年在郑州全国大语年会上,湖北、陕西、福建、浙江四省的大语会在我倡导下决定成立四省大语联盟,与全国大语会错开隔年轮流举办全国大语论坛(因为全国大语会二年开一次年会),以保证每年都有全国性的活动。第一届大语论坛由湖北大语会主办,在湖大举行的。那次论坛办得十分成功。鉴于全国至今还没有一本大语专门期刊的情况,我倡议在四省大语论坛的基础上编写出版系列丛书《大学语文论坛》。这个倡议得到了全国大语会谭帆会长和程华平秘书长的积极支持和响应。谭会长遂于华东师大出版社联系,得到华东师大出版社的慷慨允诺和支持。于是由谭帆和我任主编,从17年至21年,共在华东师大社出版免费出版4辑《大语论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9年下半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主动与我联系,希望与湖北大学文学院、与湖北省大语会建立合作共建关系湖北大语会(张国光先生成立的二级学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与华工出版社有过很密切的合作,今天双方的合作算是重续前缘。我们的合作从编辑出版《大学语文论丛》的系列丛书开始。在已经于上海出版了4辑《大学语文论坛》的基础上,由湖大文学院出资,由省大语会组稿编辑的《大学语文论丛》已经出版了第一卷。上了知网,还将准备冲击C刊。系列丛书的总序请武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湖北大语会名誉会长尚永亮撰写。恰逢今年国家全面推行新文科建设,故大学语文论丛》的编辑出版可以看作是新文科赐予我们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大学语文论丛》乘着新文科的东风应时而来。

(二) 编写出版《大学语文论丛》的意义:

1.此系列丛书足湖北,面向全国。它的稿源来自全国大语教师和大语研究者。在全国没有一种大学语文专门期刊、华东社免费出版4辑《大语论坛》,第5辑还能否续出的情形下,《大语论丛》无疑成了大语教师发表言论的专门阵地。它是一个展示全国大语教师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的窗口,是一个囊括东西南北中同仁们智慧、思想、资源的聚宝盆,是一个任由有心人采撷的文学、语言、历史、哲学、教育乃至科技的新文科百花园。

2.《大学语文论丛》的受众是全国的大语教师,鉴于大语课程的综合性广博性,故又不限于大语教师。《大学语文论丛》的语文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从事文科教育的的各类教师均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她一年两卷,设有如下基本栏目:课程与教学、教材与教法、教师与学生、学科探源、学术集萃、文化撷英、佳作且华、微型论坛。还可以视来稿适当增减栏目。这八个栏目除了前面两个栏目外,其余的六个栏目均适合所有新文科范畴内的教师。所以我们希望文学院的老师和其他科目的老师也积极为《大语论丛》赐稿。

3.《大语论丛》的宗旨是创建“符合汉语特点的中国大学语文教育体系”,我们要让它成为湖北的“专利”和品牌。我们要把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打造成创立“符合汉语特点的中国大学语文教育体系”这样一个品牌,要把湖北大学大学语文打造成这样一个品牌,要把由我们主编的《大学语文论丛》打造成这样一个品牌。《大学语文论丛》力图建立大学语文学科和大学语文课程新的理论框架、推介在新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扶持大学语文各种学术流派,宣传大语教师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其中有教师业务修养方面的、有人格素质方面的;有立足于宏观的,有立足于微观的;有认识论方法论上的,有具体教学操作上的。期盼她成为全国大语教师和其他文科教师的最忠诚的最可靠的向导和朋友。成为一流的新文科系列丛书。

最后要特别感谢文学院的支持,感谢石锓老师的声援。我在此代表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代表湖大大学语文教研室向文学院领导和石锓老师重重地道一声谢谢了!文学院把出版此系列丛书看作是文学院事业的一部分。没有文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高瞻远瞩,没有他们道义与经济上的支持,也就没有这套系列丛书。同叶还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钦佩他们精耕细作,把《大学语文论丛》当作品牌来打造的眼光和睿智,感谢他们为发展母语教育、弘扬母语文化所作的一切!

谢谢大家!               

         2021、10、15于汉口   11、1日定稿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43542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