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调查:从一份问卷看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从一份问卷看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广东珠海联合国际学院 王琴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期望呢?笔者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选取广东省两所本科院校的非中文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06份。问卷的其中一个问题是:
你希望大学语文课程更侧重( )方面的内容。(可多选)
A.文学鉴赏 B.应用文写作 C.文学创作 D.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 E.其它(请填写你的希求:__________________ )
调查的结果,选项D“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的选择率最高,达到50%,选项A“文学鉴赏”占41%,选项C“文学创作”占34%,选项B“应用文写作”只占15%。填写选项E的有4个学生,都填写了“历史”。
这个结果令笔者多少有些意外,因为现在大学生面临普遍的就业压力,一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也因此向帮助就业的求职信、公文等应用文方面倾斜,可是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希求度却是最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院校教学设计与学生需求的错位。
从学生选择率较高的几个选项来看,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排在首位,其次是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这样的选择所反映的认知与诉求,说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特点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事实上,“人类本没有独立于文化之外的文学,自古以来的文学研究者在审视文学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脱离过文化的眼光。……文学不仅仅是浅吟低唱的辞章和那些缠绵动人的故事,人类那些深情的哲学思考和生动的历史叙述,同样是丰富而广阔的文学世界。”有学者指出:“文学活动之所以是一种文化建构活动,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物,总是以不同的形态体现着、建构着一种文化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所追求的目的是人的审美自由,所体现的价值核心是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即人的生命价值向度连续不断的提升。”可见,多数学生并不认为大学语文课仅仅是一门实用工具课,他们对语言文学所包孕的思想文化、审美境界充满了期待,并且有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诉求与我们传统教育“文而化之”的博雅修身之义也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