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论文集萃
首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论文集萃
李婷 〈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现代化的多样建构〉:笔者认为在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中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能以人文素质的丧失为代价,更不能仅限于将学生培养为“工匠式”的职业性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仍然是在学生优良的人文素质基础上展现的专业素质,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的奠基工程无疑仍然要由大学语文课程来全力承担。
我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常态的现实呈现,大学语文需要学生在这种常态中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人文素质要求。作为新的人才培养类型的应用型,应该看到教育转型机制下对传统价值的固守。无论是英国新大学运动,还是美国新州立大学成就美国高等教育的精英化,二者殊途同归的关键是:秉持大学传统价值,守望大学核心精神,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保持人格独立等。因此我国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急需一种思维教育。就大学语文而言,思维沟通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学生的体会与思考。其中文本与生活之间思维平台的搭建是大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如《春江花月夜》穿透三千年的历史,然而人们对其依然吟诵不绝。原因是其“美”——景物美、情感美、哲理美,不同时空、不同境况、不同类别、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个体情感和审美心理共鸣。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语文课利用经典的这种穿透力来拓展教学,无疑是搭建了古代和现代之间的情感和意识桥梁。当然每个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方法、欣赏目的、欣赏层次不同,最终的收获也会大相径庭。但就人类思维与情感共性而言,依然会有相应的品质锤炼和素养提升作用。又如对有关月的古诗文的赏析,通过引领学生对赏月这种古代最常见的夜生活方式的品味,对照当今人们丰富的夜生活方式掩盖下虚无的精神现状,引导学生对当下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批判,进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这种批判思维或历史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判断力、文学涵养和精神品格的提升无疑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而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共享的文化资源,其人文精神的厚重与对生命个体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应的缺失是极好的补充。西方文化中对个体的精神和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歌颂,经典作品中表达的对正义、平等、仁爱的追求,对个体生存状况的关注,无不显示了对生命尊严的高度追求与维护。这些充满人性美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健全的理想人格,因而也是高职大学语文丰厚的思维储备。
孟羽中 《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浅析》:讲授余秋雨散文时,必然涉及余秋雨其人其文的纷争,著名者有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在介绍同学们整个争论经过后,请学生思考余秋雨是否需要忏悔?结合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无忏悔文学。”请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有无忏悔文学?如果没有,为何缺失?补充说明西方文化中,最具忏悔意识的俄罗斯民族,其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义的著名特征之一就是忏悔,并以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佐证。中国文化以乐感为特质,从孔夫子始即使乐感文化为主导,以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等为佐证。经此番思辩,学生可感知中华民族特性,对外国文化也有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重审已知内容,遂有洞天之慨,而辨析本身也迥异于网络碎片化信息。
沈燕红《培养培养语感,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人的生活的听说读写和作为教学的听说读写合二为一,从而使作为生活的主体和作为学习的主体合二为一。这样学习来自于学生的内部需求,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文教学是学生和文本、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的三重交织,与他人的对话始终贯穿着和自我的对话。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一个人的语感是否敏锐,取决于是否经常地跟自己进行对话。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话始终把听说读写当作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途径。只有走向对话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真诚的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人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大学生的教学。
教师首先必须立志以教师为业,不只是靠教师职业而生存,更要为教师的事业而奋斗。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内心情感上将教师职业当作自己的生命,不但使自己成为技术型、艺术型教师,更要做学生的精神领袖。李玉英《思考与表达》: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感知并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受到性灵之光的照耀或心智的启迪,才是自由阅读的本意,同时也是文本教学的终结性目标。课堂文本解读应该是一个起于感触,终于思考,外化于表达的完整过程。
语文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因为“课文”而独具魅力,可以说语文之美主要因为那些文辞优美、文意深刻、能够触动读者心灵、滋养人生的好文章在。毫无异议,编选教材者是因其形式与内容俱佳才决定选入的;可以说,内容先能打动人,再看其形似是否完美,这里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心理逻辑。教书育人一直是不可分割的活动统一体,尤其语文这一科,更是历来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建设期待。这样的舆情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还不是因为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课文文本全部或部分地传达着最先进、最典雅、最深刻、最高尚的文化精神?一个人由幼小走到成熟,可以说对他精神发展影响最大的学科就是语文。
周德梅《论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与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无论怎样定位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只要将其仅表述为“为社会培养XX人才”,就容易使大学教育沦为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如果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出现偏颇,那么其所培养出来学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扎实的职业技能的人才。也即,理想的大学教育就应是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其完满人性不断生成的人。高鹏等在论文《教育:合人性地展开》中将“完满人性”解释为包括“自在”与“自为”、“共性”与“个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真善美等几个维度在内的人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人性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存在已经处于完结、顶峰状态的所谓“完满”人性。教育在这种“完满人性”的生成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通过长期而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同时,生成富有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体验的个体化人性;不仅“活着”,而且逐渐做到“有意义的活着”;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创造未来;建构起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大学教育在学生完满人性的生成中依然负有重要的责任。由于我国这些年的中小学教育依然未能完全摆脱升学压力的魔影,还有社会风气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倾向对教育的影响,大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格操守熏陶方面仍然有许多功课要做。大学教育不能培养缺乏个性色彩、感情色彩单调、缺乏真善美追求的所谓科技人才、经济人才等,而应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各类专业人才。
郭 郭伟《大学语文教学的三重维度》:教育的第一目的并非培养职业的技能、生存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人与人的根本差别就是生命质量的差别,而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则在使人了解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根本,确立灵魂维度。换句话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实乃生命教育。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理应坚持生命情感教育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