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杨灿明:波澜壮阔的税务史诗

作者:杨灿明 文章来源:顶端书评 点击次数:352 次   更新时间:2024/10/14 文章录入:珍珠鸟


为切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史,繁荣税务文化,展现税务风貌,郑州税务局按照国家总局和河南税务局安排,邀请程韬光教授深入税务战线,记录和书写税务故事,促成了这部波澜壮阔的税务史诗——《德化风云》。

从晚清,至郑州解放,中华民族遭遇了深重的灾难。相关文艺作品早已汗牛充栋,原以为应无新意可言。然而本书以税务与经济为脉络,其创新性是毋庸置疑的。这部作品为我们揭示了在血与火的战场之外,还有同样复杂且残酷的经济战场。

 

税收与税制,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准确地说,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必要手段。没有稳定的税收,就没有方方面面的公共服务;没有合理的税制,就没有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其实贯穿着完整递进的税制发展脉络。回望我们的文明史,每一次重大的变革与社会进步,都必定离不开税制的创新和推广。历史上的所谓“盛世”,无一例外都是税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时期。

中国近代,即《德化风云》所叙述的年代,我国的税收与税制,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首先,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是中国近代主权失落的重要环节,这一点无须多言。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司长赫德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中无法回避的名字。

其次,军阀以武力为后盾的苛捐杂税,极大冲击和瓦解了中央政府——无论是清王朝、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的威信,这些捐税随意性极强,丝毫无法体现国家税收的权威性。再次,实物税、劳役税与货币税齐头并进,封建乡绅与汉奸买办相互勾结,空前残酷地压迫着广大劳动人民。最后,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的卑躬屈膝,与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横征暴敛尖锐对立。这种种不堪的情形,实际上已经从经济基础上否定了任何经由资本主义而达成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可能性。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财富既是战争的因,又是战争的果。经由税收获得的财富,是支持战争的血液,“失血”的战争是坚持不下去的。税收是政权取得财富的方式,是一盘家国大棋。为什么收税、向谁收税、税款如何使用,反映的是关于社会生产和财富分配的根本阶级立场问题。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的战时化,对税务制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讲到此处,我不得不承认,在看到《德化风云》这部作品之前,我对我们革命史中如此重要的领域虽有研究,但不够深入,尚未意识到这是一个命脉性的问题。诸君还请回想,在我们过去所见所闻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中,可以见到运筹帷幄的领袖,可以见到驰骋战场的将军,可以见到以一当百的“兵王”,也可以见到独闯龙潭的特工。他们或战场厮杀,或敌后周旋,或豪放潇洒,或精致儒雅,十分符合传统概念中“英雄”与“侠客”的形象。

不过,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几乎没有详细说明过,支持革命活动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前辈从一穷二白中燃起革命的薪火,背后必然要有稳定可靠的经济造血能力。尽管史学界对此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诸多原因,文艺界对此并不敏感,以至于那段历史中的经济问题,成了广大读者心中的一团迷雾。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大造谣言,妄图搅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浑水。

韬光先生这部《德化风云》尝试从大众文艺的角度,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税务实践的来龙去脉,让普通读者能通过接地气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对相对复杂的税制历史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尽管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是在原型基础上虚构展开的,但我更愿意称这部《德化风云》为一部严肃的革命历史小说。

中国的20世纪前半叶,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罕见的社会思想与实践大碰撞的时代。近代以来,全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社会制度,都在中国得到了登堂入室的机会。如前所述,再优秀的思想和制度,也必须建立在中国的经济基础之上。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历经重重磨难,完成了现代税务思想与中华民族传统制度的结合,凝聚起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创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税务文化,从一切剥削和压迫人民的敌人手中,夺回了经济自主权。

《德化风云》所讲述的,正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以朴素的救亡自觉,历经个人的斗争、家族的兴衰和时代的锤炼,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以自己所掌握的税务、经济学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潮流之中,以德化街为舞台,在社会经济战线上实现了自我价值。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主人公凭借其勇气和智慧,勇敢地担当了为革命战争造血、输血的重任。

书稿保持了韬光教授一贯的艺术风格,在史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创作,很好地丰富了近代人民革命史文艺作品的内容,创造性地塑造了经济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形象,以主人公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为轨迹,带领我们领略了河南近代以来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风采。

我们学习历史、传播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借着《德化风云》所引起的兴趣,我又查阅到关于那段历史的许多学术佳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税务制度,奠定了我党作为执政党的经济思想基础,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发展税收事业,把握税收发展规律,仍然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一、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转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所实行的累进税制和公平负担税收政策,都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最根本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我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一再证明,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二、取得胜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主张和实行的“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土地农有”“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以及“废除苛捐杂税”“按照阶级的原则征收累进税”“全面征税”“部分减免”等政策,都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和革命斗争形势需要而采取的有效政策,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税收必须以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和创新。

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税收工作的最高原则。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税收收入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科学控制行政成本是财政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实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一方面取之于民,另一方面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要注意赋税的限度,要减轻人民负担,借以休养民力。同时提出实行“精兵简政”,在精兵简政中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五项目的。毛泽东在1943年10月1日又指示,以90%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10%的精力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可见,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税收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有其巨大的生命活力。

近年,许多人或许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税收制度,实际上正在经历数千年来意义最为深远的变革。以“金税四期”工程为代表,我国建立起了覆盖全社会的纳税人大数据服务体系。税务征收和税务稽查,从数千年来靠人执行,变成了靠大数据和系统执行。与之同步的是,我国正走在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时期,税制创新是社会管理体系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样的时刻,确实需要《德化风云》带我们回顾那段初心方立定的时光,再次坚定我们的信心,明确前进的方向,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文化的大旗。

在此,也向韬光教授致敬,感谢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从历史的宝库中为我们萃取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预祝《德化风云》能够再创佳绩,成为他创作生涯中一座新的高峰。


作者简介:

杨灿明,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13714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