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大语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语博客

邹崇武:赐宝受教怡情行

作者:邹崇武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51 次   更新时间:2024/12/30 文章录入:珍珠鸟



云仲夏勤耕耘,我言此行幸福中。

   二零二三年七月十七日上午九点,有幸拜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永华导师,有幸珍藏所赐瑰宝、有幸受善教,如坐春风中。怡情意切,回味无穷。知了与黄鹂齐鸣,代我赞美王永华导师辛勤耕耘在广袤的文学原野上,硕果累累。飘逸着园林水乡、亚州体操之乡气息的诗词散文九集,畅享世界,被评论家誉为“中国的卢梭”,诗作被翻译成英文全球推介,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我只因穷忙于备课改作业,未曾登门拜访,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今天回仙桃,专程前往仙桃复州花园华韵园29栋拜访王永华导师,以圆夙愿。电话预约,下楼迎接我。王导面堆笑容,左右两颊仿佛对称地绽开着菊花,饱含深情且斯斯文文地对我和老伴说:“伏天炎热,你们从深圳千里迢迢来看我,好感动呦!走,上楼去吃冰冻西瓜解渴吧!聊一聊,再喝两杯酒,为你们接风洗尘……”

这亲切温馨而又朴实的话语,我对他的敬佩情感暂且不论,就连汪洲渠与洛江河也为之感动而唱和,代我赞美王导低调谦和,平易近人,性格温良。简单朴素的衣着,针针线线恰似连缀着沉甸甸的诗文。阳光尤美,岁月静好,五十年锲而不舍,二十一世纪伊始,面对电脑,敲击键盘,至今上身微倾,便是笔耕不辍的见证与缩影。贵为国家级作家,但无半点架子,满脑子的儒学文化,儒雅中洋溢谦逊,豁达中洋溢厚道,纯朴中洋溢善良。高雅的人格魅力,高规的写作风范,让我们从王永华导师朴实敦厚的外表上,领略高洁无瑕的内心世界里的一道道风景与世无争,似莲出淤泥而不染,别人弃文从商,而王导弃商、从文,步韵无尽的诗行。大气磅礴、厚重深沉,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散发莲君的清香与气息。怎能不令在场的读者敬佩至极呢?等等的崇拜之情,真是难以言表。

   在王永华导师家,他赠书于我和蒋修宣同学。《把月光领回家》这部散文集,集名形象生动,诗趣横生。字里行间,折射往事的影子,留下旧年的足迹。以优美简洁的文字为线条,将沧桑怀念与希望憧憬譬如《向母亲借钱》、《泣血的呼唤》、《父亲的酒壶》、《妻子的化妆盒》、《小孙女》、《我的三哥》,朴实厚重,字句凝情。散文开拓情感世界,展示思想境界,这两种境界,得益于文字境界的催生与展示。仅以《向母亲借钱》一文为例,生动书写生活的艰辛,母亲的不易,母爱的伟大。母亲老实善良的品德,身材残弱而显得高大的形象,生命的卑微与坚毅,灵魂的纯净与高贵,在字里行间诠释得淋漓尽致!母亲从包了几层的手帕里取出泛黄的纸币,一张张地点数,交给儿子应急招待乡亲,道出文人是何等的清贫!道出母亲对儿子万般怜爱。使我联想朱自清描写父亲攀爬栅栏,蹒跚地走过铁道,买橘子为他送别的场景,那情节与向母亲借钱的过程何等相似,同样生动。

   晚上反复阅读,我并不夸张而又虔诚地赞叹“此文是与朱自清的《背影》齐名的姊妹篇,期待编撰成初中语文教材,激励学子赞美母爱的伟大!学做百善孝为先。”

   这是我荣幸之一,珍藏了王永华导师赠予的三部瑰宝。我呈上自己的三册初稿,恭请王导批改作业。欣然应允,连夜批阅,第二天教我写文章既要朴实,又要生动。这朴实与生动的配合默契,为我今后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让我受益匪浅。

   承蒙王导的谆谆教诲,激励我继续写作。他是旗帜,我愿随行,频添信心与力量。两次晤面,情真意切是主旋律,关怀备至是情景剧。旋律铿锵,剧情绵长。王导与彭主任送我和老伴到天门南,让我与她感激不已!我把这无微不至的关怀,本应在高铁上表白感谢,但由于充电器落在仙桃,手机没电,请恕学生迟复!       

    今天下午三点返回深圳,插上充电器,萧浩然作家来电:

    “武兄你好!上高铁没有?”

   我回复他,你坐车去郑场,王主席和彭主任送我俩前往天门南。萧浩然作家高兴地讲,你和嫂子受王主席与彭主任给予的待遇真高规格,连我都为你们感到高兴呀!此刻,我深情地发出感恩之语:

   恩师赐宝惠真知,受教只缘立雪迟。跪乳酬恩常记取,受教不忘王主席。

回深是夜,窗外万家灯火,夜不能寐。那王导的谆谆教诲,如何运用既朴实又生动的语言钥匙,打开写作之锁,记忆犹新。如何挽留岁月熬成书,朴实生动写人生呢?一道悬念挂脑海。那作协彭主任开车陪同王主席为我与老伴到天门南站乘车,随后寄作家证书和市图馆的收藏证,以及作家协会会服于深,令我热泪盈眶。这一切的一切,如春风化雨,滴滴甘霖滋润我这棵弱苗。一首小诗,言不尽王永华导师与彭主任对我和老伴的厚爱与关怀!因崇拜王永华导师, 夜不能寐:

    人民生活网、央视网文化频道、华夏文学网三家中央级媒体联合推出《为诗歌而生——王永华的诗意人生》。3月6日,人民网、中华网、全球教育报道网又相继推出长篇报告文学《敢向灵魂开一枪——探秘王永华首创“活性灵魂诗”的真相》,王永华成为“网红诗人”。‘正如他所言:“这一生,我要向诗歌致敬!是诗歌‘喂养’了我的生命,是诗歌拯救了我的灵魂!”

    老牛背上,唱出乡村诗人。痴迷诗歌,以命写诗终不悔。1990年,王永华创作的新诗《九十年代的正气歌——致潘星兰、杨大兰》在《人民日报》发表,33岁的他意气风发。此后,王永华愈加勤奋创作,先后出版了八部诗集。串连成珠。用浓郁的文人情怀吸引我们走进精神原野和细腻的情感世界,真是不亦乐乎!

正如中国网记者颜芳赞之曰:“在湖北仙桃市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文人,别人是弃文经商,他却是弃商从文。他忍受寂寞,甘愿清贫,坚守诗歌阵地整整五十年,把一辈子交给了诗歌......他是一位在妻子脊背上写诗的诗人(因当时房子小,把床当书桌,写完一张文稿放在熟睡的妻子的棉被上)”……他是一位立下遗嘱要将大脑捐献医学解剖的诗人......我更崇拜他的格言:我喜欢在荒芜的地方行走,我走过的地方不再荒芜。

   是的!王导践行格言,以诗歌散文为锹与锄,铲除读者心灵的荒芜,结出

累累硕果,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步入文坛,如群星璀璨。

这就是他的人生,一生只为诗与文!一生只为辛勤培育文才!

因崇拜王永华导师心切,家乡的知了代我再次高亢悠扬!……

愿我的满腔崇拜王永华导师之情,化作家乡的柳丝,垂钓王永华导师的诗词华章,以求获得宝贵的精神食粮!……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93231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