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教育: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对话
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对话
厉校麟
本文看点 未来教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随着新技术走向某种拐点,全世界的教育似乎都处于一种探索新形态的变局之中。朱永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关于阅读、关于家庭教育、关于创新学校,朱永新都曾提过很多影响极大的观点,其中最有名的,是其去年在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的关于未来教育的15个变革方向。新年1月,外滩教育记者专访朱教授,就未来教育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谈到人的培养时,朱教授再次强调4大核心素养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分别是理想和目标、自我学习能力、良性生活方式和坚持的品质。
在2016年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大胆设想了关于未来教育的15条变革:
1、未来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2、没有固定的开学,没有固定的毕业
3、学习和上课的时间弹性化
4、未来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5、政府买单和学习者买单并存
6、学习机构一体化
7、网络学校会越来越多
8、游戏会发挥很大作用
9、学习内容更加定制化和个性化
10、学习中心小规模化
11、未来文凭将会被课程取代
12、考试不为选拔,而是为了帮助
13、家校合作共育
14、课程会进一步指向真善美
15、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15种关于未来教育变革的想象,有几条看起来有点异想天开,有几条又似乎已经能从一些创新教育活动中看到初相。
“一切皆有可能”,放在此处再合适不过。
2017年1月,新教育理事会在同济大学召开,外滩君厉校麟有幸能够与朱永新教授对谈。
对话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15种未来教育变革,继续深聊一些话题
第二部分,聊聊朱教授的阅读观,他曾14次在“两会”提出成立“国家阅读节”;
第三部分,作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践行新教育满16年,其理想与经验都有哪些。
全文较长,精彩之处甚多,都潜在朱教授一言一句中,需耐心细读。
对话一:未来教育更多想象
“好的教育内容再加上技术变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 外滩教育 Z=朱永新
B:您关于未来教育的这些大胆猜想都源自哪里?
Z:其实这15种变革,我在国内外考察学校时,就已经看到了它们发生的初相。
比如,我在斯坦福网络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就看到,学校六百多名学生都是在网上学习,学习水准特别高,在旧金山湾区排名第一,比实体学校成绩还要优秀,每周只要上两天的课。
又比如Altschool,学校规模很小,个性化学习特点非常强,去年北京也出现了类似的创新教育学校。毫无疑问,注重个性化的差异教学一定是未来方向,千人万人学校,肯定不是教育的方向,因为学校不是工厂,工厂可以批量生产,学校肯定不行。
这15条变革,每一条其实都不难,但如果整合变成一个新型的学校,那可能还需要一段路,这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之所以把2016年在温州召开的新教育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共话未来学校”,因为我觉得在新教育实验学校,可以率先做这样的尝试。
比如现在全国有三千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可以挑其中十几所,每所分别在某一教学领域具有特色,那么这几所学校就可以成为流动性很强的学习中心和学习共同体。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弹性参加学习,这样未来还不一定有寒暑假的概念,一年365天就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来。
每个学习中心都可以给学生认证,制定相应的学分制。
当然有人会问,这个教育部会不会承认?一开始不承认也没关系,只要成绩做出来了,迟早会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承认。
B:那您还有其他关于教育的猜想吗?
Z:来上海,一位家长朋友约我咨询,他孩子正“在家学习”(HomeSchooling),想聊聊下一步孩子该怎么走。
说到这,其实,“在家学习”可能也是未来教育方向之一。
美国大约有两百多万的学生在家学习,也就是说孩子大部分课程在家里就能完成。
其实从学习知识的效率角度来说,教室授课的效率是不高的,很多孩子某个知识点已懂,但不得不坐在位置上,很多孩子呢,又无法听懂,因为不是适合他接受程度的教学,所以教室里实施的永远都是只对少部分学生有效的教学过程。
而在家学习不一样,自己学习的效率反而会很高。
同时,未来学校成为学习中心本身也符合这种趋势,比如一个孩子并没有在一所固定学校上学放学,而是参加各种不同学习中心的课程,如果我们同样赋予学分,不就可以完成学业了吗?
当然,在家学习,唯一要考虑的是,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抗争与妥协、友谊与交往这些社会性特质如何给予,这一点可以通过课外俱乐部的方式来补充,比如游泳、足球、篮球俱乐部等。
B:中国要想发生这些变革,会存在什么困难?
Z:教育制度的开放和包容问题,就如刚才我们聊到过的“在家学习”,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已经是一个不少见的现象。
台湾地区也通过相关法律,允许学生在家学习,大陆在制度上还没有做到合法化,所以我们的教育制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还有对整个社会化学习的认定和承认问题,就是允许学生可以不通过学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学习,并且国家承认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
像一土学校(北京一所做个性化创新教育的知名实验性学校)这样的创新学校,北京恐怕有上百所,有各种价值取向、尝试和努力。当然,这些不一定都能代表未来教育方向。
其实从原则上来讲,教育只是事关每个个体,但从国家层面,必须得有国家教育标准。
政府可以制定标准和目标,然后考核评价检查看各学校有没有达到标准,但至于个体本身,去什么学校、上什么课,我觉得就要允许每个个体选择不同的路径和方法,给每个人更多的弹性和自由空间。
选择性进一步加强后,课程就会比文凭更加重要,学了什么比在哪里学习更加重要,这也就是我说的,未来文凭将有可能被课程取代的变革之一。
B:怎么看待现在技术变革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Z:科学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变革,从最早的PPT、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未来教学模式整个改变,缺的是临门一脚,但这临门一脚,靠技术本身无法解决,所需要的是整个结构性变化。
因为教育是人的培养,所以教育不仅仅是工具,还是“内容产业”,技术一定要和内容整合。
技术本身,会领先一步占领教育市场,并且不断突破,就好像过去很流行的教育技术,这些年也在慢慢被替代。
但在未来,“内容为王”的游戏规则同样在教育行业适用,只有好的课程和教育理念,好的教育内容再加上技术变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未来教育资源稀缺的那种焦虑感,有办法消除吗?
Z: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要说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不能充分竞争的体系。
名校、普通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尽管有竞争,但并不充分,名校可能有历史品牌效应,能够吸引到更好的生源,或者说有资格选择到更好的生源,那么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和稀缺感只会越来越强。
而在未来,校内外资源可以整合打通。
比如学数学在学校学不好,那学生可以去数学专业教得特别好的机构上课,外语呢,可以去相应的外语培训机构去学习。
或者说政府负责购买公共服务,给每个学生一定的教育基金,让学生自由选择到哪上课,甚至学校可以采购课程服务,那么整个教育竞争机制活了,就带动了教育资源的流通。
其次,父母本身的焦虑感怎么消除?我们成立了一个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我一直说教育远不止是学校教育,还有父母对教育的理解,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教育里面另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在北京,95%的家长都会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一个孩子完全没有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个孩子往往走不远。
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生长,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大部分补习班对孩子不管用。
父母教育的着眼点错了,不断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总是希望自己孩子超越其他孩子。
要知道,考试本身培养的是少数的成功者和大部分的失败者,这种评价机制本身就有问题,如果父母也跟着这种评价机制走,那问题就很大了。
新教育实验效果为什么好,因为我们把很多时间都还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这种孩子的发展后劲也会更大。
所以,焦虑的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经常和家长说,新教育是要帮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与最美好的事情相遇,发现自我,成为他自己,这是最重要的。
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不放弃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内心有不断发展的力量,这种东西靠补习班抢夺稀缺资源是解决不了的。
人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就比如我自己,也没有上过什么好的大学,只在原来的江苏师范学院、现在的苏州大学读书。
所以,父母不一定都要盯在一个点上,如果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放开了,真正懂得了教育,那么自然就不会太焦虑了。
B:您猜测未来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那您怎么看待现在的教师网红现象?
Z:现在,教师是终身雇佣制,所以教师成长的动力和机制是缺乏的,那在未来,自由职业教师会越来越多,还会有教师自主创立的课程公司,这样同样打通了校内外的竞争机制。
比如说,一些数学老师组建数学公司,学生在这里学习数学,学校到这里采购数学课程服务。
如此,政府可以在很多类似这样的数学课程公司之间做选择比较,为义务教育购买课程服务。
做不好的数学课程服务就会被淘汰,所以无论是自由职业教师还是非自由教师,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准都会提升。
教师成为自由职业者,当然也是一个过程,五年十年二十年,在这过程中,是各种教师并存的时代。
B:去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提出了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理论(点击查看原文),那在您看来,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卡塔尔基金会创立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2009年起每年一次,图为2014年峰会现场
Z: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现在我们说“核心素养”,其实都是一回事。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核心的素养,最关键要看他是否有理想、有目标。
衡量一个教育好坏,很大程度上就要看,这个教育有没有让孩子自己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有没有人生梦想。这是其一。
第二个,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他是否掌握了一套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有了理想以后,怎么样让自己实现。
第三个,良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真正支配一个人的思想应该说是习惯,甚至是那些下意识的习惯。
我们50%左右的事情,是不需要动脑筋认真琢磨和反复思考就会习惯性地表现出来,所以一个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很重要。
比如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帮助一个孩子长远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第四个是坚持的品性。一个人有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能不能坚持,决定这理想和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毅力同样很重要。
对话二:全民阅读观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永新作品《我的阅读观》
B: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以“国家阅读节”为例,您就已经在两会上提出了14次,为什么如此重视“阅读”,想把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
Z:在我的那本《我的阅读观》一书中,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基本已经讲得很清楚。我讲过五条:
第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成长与阅读密切相关。
“每个个体他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过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精神发育的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人类因为有了文字、有了可以记录我们思想、记录我们的创造,记录我们智慧的文字人类才超越了其他的动物,而这种超越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人类在漫长的衍变历程中就有很多的经典,人类思想的高峰无论是春秋时代、无论是文艺复兴时代,无论是进入我们的当今,越是那种高度复杂的时代,越是有最伟大的精神遗产传递给我们,我们就必须和它对话,你和它对话你才能真正拥有它,而且每一代人,每一个个体都要重新开始,也就是它没办法遗传,所以必须重新开始。
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这个时代的阅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个时代的阅读和每个人的阅读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人类的精神阶梯就是随着我们的不断的阅读而不断前行的。
每一个当代人都是重复着前人的历程。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阅读的生活,我们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萎缩,就会衰落。甚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高度还远远比不上我们的前辈,比不上文艺复兴,甚至于还比不上春秋时代,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没有阅读永远不可能有个人心灵的成长,永远不会有精神的发育。
阅读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是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相。
所以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往往才有可能让我们精神有真正的高度。所以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对个体来说就在于此。”
▲补充资料,摘自2014年朱永新教授在人大附中召开的名著阅读现场会上的主题演讲(滑动查看)
第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从哪里来?竞争力从哪里来?其实跟这个国家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
第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怎么成为他自己,就要不断寻找、亲身体验。
而大量的思想和经验,是在阅读中获得。
所以,阅读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最好路径。最重要的是,人一旦养成了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第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从区域的角度来说意义,无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都是最善于阅读的民族。
第五,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愿景,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共同的语言密码。
共同的阅读很重要,过去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民族和国家要有共同的价值观,首先要共读、共写。
B:可是即使国家正式推出了“全民阅读节”,依然还是会有不喜欢阅读的家长,这些家长已经没有阅读的习惯,对阅读也不感兴趣,更别说带着孩子一起阅读,那该怎么办?
Z: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呼吁和呐喊,国家层面,《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已经出来,再过不久,全民阅读的正式条例也会正式推出。
关于阅读的利好消息正不断传来,这说明社会对阅读的认识在不断达成共识,这是推出“全民阅读节”最基本的前提。
至于已经不太喜欢阅读的人,怎么要让他喜欢,那要先问为什么不喜欢阅读。
不喜欢阅读的人其实有个问题,他们很少获得甚至完全没有体验过阅读的快乐。
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那些真正好的东西没有吃到过,所以就没什么感觉,甚至没什么兴趣。
而像美食家,是吃了大量好东西之后,鉴赏能力和品位得到提升,阅读也是如此。从来没有阅读过好书的人,对阅读不会感兴趣,对书籍也不会动真情。
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些人走进书本。比如现在的喜马拉雅、罗辑思维等,也是在用商业的办法动员大家走进阅读生活。
B:新教育在阅读方面是怎么推进的?
Z:新教育实验把阅读看得很重,我们一直认为,阅读做好了,教育的基础就打牢了。
阅读问题,最关键要解决的是读什么。
现在每年全国出版四五十万种书,到底选什么书,学校和父母心里都没有谱。如果让大家自发地去书店或网上买书,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买书。
所以2011年,我在北京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阅读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研制书目,我们已研制了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教师、父母、公务员、大学生、企业家书目,2017年这9个书目会全部完成。
最后,还会精选100种,研制出一套《中国人书目》,提供一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去读的最基本书目,我觉得这个可以给人的成长带去关键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在做中小学生的学科阅读书目,走进每个学科最好的办法也是阅读。
在学科阅读书目基础上,我们又成立学科研究所,那就更高层面了,根据国家推出的62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推出一个研究书目。
从基础书目到学科书目再到研究书目,体系非常完整,这就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这是推动阅读头一件要做的大事。
我经常说,那些真正读过好书的人,对垃圾书就不会感兴趣,因为他有比较好的鉴赏能力和品位。
另外,我们在全国建立了领读者联盟,把中国的阅读推广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全民阅读行动。
对话三:新教育实验行动
“无论国际教育还是国内教育,
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好的教育应该同时国际化又本土化,
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
“2000年11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正式出版,并成了新教育实验诞生的标志。
这不仅是因为这本书直接“催生”了新教育,还因为新教育实验最初的一些理念与思想,源自这本书中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追寻。
21世纪初叶,我国的新教育实验可以视为“世界语境”中的新教育在当代中国的一声“回响”。
因为,我们与历史上的“新教育”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都旨在对现实的教育进行反思、批判和重构,都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由,都建立了一批实验学校,都试图对当下的教育和社会进行创新和改良,都是民间草根的自发行动,等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历史上“新教育”的一段新的“链接”和“延续”。为了区别于历史上的“新教育”,我们不妨称之为“新教育实验”。
以理想主义和田野行动为主要特质的新教育实验,在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唤醒教师生命激情和教育梦想的同时,特别强调田野意识与行动精神,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推进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育”等行动,以及“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听读绘说、生命叙事剧等创新课程,职业认同加“三专”模式的教师成长等,努力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经过15年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有近60个实验区、3000所实验学校和290多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这两个愿景是新教育人的共同梦想。”
B:《南风窗》曾评价“新教育”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那在新教育学校,如何来实现成绩与新教育这双重理想?
Z:新教育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不追求分数,但我们不惧怕考试。
如果新教育实验不能够解决好学生学习成绩的问题,一定走不远。因为这涉及到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最现实的问题,不过从这十几年的新教育实验效果来看,参与新教育的学校,在学生学习成绩这方面还是令我们满意的。
B:新教育实验运动已经满16年了,您觉得新教育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
Z: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新教育精神》,大致反映了“新教育人”的基本特征。
第一点,是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
新教育人,本身都是有理想情怀的人。这些理想主义者聚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教育变得更好一些,让中国孩子更幸福一些,过上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这么多年来,我们从一所学校发展到三千多所学校,从一个区域发展到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这样的发展实际上都是理想的转换。
第二点,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新教育崇尚的是行动,我们觉得对现在的教育与其批评抱怨、用脚投票,不如参与行动与建设。
中国不可能所有人都到美国去留学吧,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到华德福这样的学校,更多的还是要在体制内的学校进行变革,让最普通的学校发生变革。
所以新教育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这一点上,让最普通的老师和最普通的学校,通过新教育的引领也成长,对中国大多数孩子的教育也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第三点,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
新教育是一个大团队,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作战,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来为新教育做贡献。
第四点,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十几年来,新教育一直在以公益的方式前行。
B:为什么您的教育理想会走这样的亲民路线?为什么新教育实验学校都是体制内普通学校?
Z:因为这些学校是中国教育的主体,新教育的宗旨是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普通人的生活能够幸福完整。
如果说一个教育太高大上不亲民,那么离普通人太远,推广的广度就会受很大的限制。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该要让每个老师都看得到,能够轻松学。
像我们推出的晨颂午读暮省、儿童阅读、生命教育和习惯养成,都非常通俗和接地气,简单易行,这也是新教育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吧。
B:您如何界定国际教育?
Z:其实,无论国际教育还是国内教育,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好的教育应该同时国际化又本土化,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必须有这样的境界才称得上好的教育。
B:去年国家推出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在教育界内引起一阵讨论,您怎么看?
Z:《民办教育促进法》出来以后,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可以理解。不过总的来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目标还是在促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鼓励非盈利的民办教育和学校,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即便是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美国,他们的教育还是以非盈利教育组织为主,高等教育虽然90%是非公办,但基本上大部分还是非盈利性质。我相信我们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的精力更多放在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支持非盈利学校,允许盈利性的民办教育做一些探索,补充特殊教育资源的不足,那就够了。
立法的出发点有其合理性,但在具体的正式条款上,可以更开放和灵活一些,这样可以让教育更多一点个性化,更多一点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