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杨会长:西安会致词

作者:杨建波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301 次   更新时间:2017-7-21 文章录入:珍珠鸟



暑假伊始,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师,带着共同的心愿,为着共同的事业,不畏酷暑,聚首中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共商弘扬母语文化、振兴母语教育的大计。我代表主办单位,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家的到来是对我们“论坛”最大的支持!同时,我也代表主办单位,对承办本次论坛的西北大学文学院和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筹备本次论坛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道一声辛苦了!优质的服务、周到的安排、优雅的环境令我们忘却旅途的炎热与辛劳,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相信有这么多老师的热心参与,有承办方如此的重视与努力,本次论坛一定能取得更多的共识与成果。

    西安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故都,承载着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第二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在西安举行,必将浸染汉唐深沉的古韵古意;同时也希望这届盛会为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缕新的教育与学术的光彩。

大学语文坎坎坷坷、风雨兼程,已走过了三、四十个年头。尽管在有些学校中还存在生存问题,但总的来说已站稳了脚跟。大学语文被评为省级与校级优质课程的也很多。广大教师孜孜以求,敬业爱岗、矢志不渝、以其为事业、为归宿,无论在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建设方面;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有些问题我觉得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最近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在给何立明老师著作《大学语文的课堂与书房》写的《序》中说道: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和避免:一是尽量避免中学延续下来的“应试教育”,大学语文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应试负担,要真正实现大学语文的内涵要求;二是避免大学教育中长期形成的“通论教育”的影响,所谓“作品讲不够,文学史来凑”。其实,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一种“精致的经典阅读”,而经典阅读正是我们当下学生最为缺乏的……。”谭会长讲的这两点很是切中肯綮。第一点“内涵要求”,我理解即大学语文不能象中学语文那样把重点放在知识性与工具性上,不能沿袭中学语文那种“五步教学法“,要注重作品的思想性、文化性与审美性,关注作品对人生对社会的意义,真正把大学语文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谭会长说的第二点“避免大学教育中长期形成的“通论教育”的影响,“作品讲不够,文学史来凑”。在这里我着重就这点谈谈个人的浅见。讲作品与讲文学史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讲作品是语文课的事,讲文学史是中文专业课的事(当然中文专业也有讲作品的课,但讲法不同);讲作品难,讲文学史相对容易。大学语文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对文学史比较熟悉;然而这些硕士博士在求学期间没有受过“大学语文”的专业训练(这与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承认为学科有关),一旦到了大学语文课堂,就容易将大学语文课当成中文专业课来上,于是就会出现“作品讲不够,文学史来凑的现象。           

前些天从旧居书房搬过来的书籍中看到了一张卡片。卡片是我对当年本校一位现当代文学专业师范研究生上大学语文实习课的评价,课上了三节,讲的是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我的评价是这样写的:

由于所教篇目为秦牧散文,该生在三课时的教学实习中,很好地发挥了他的专业优势。在讲授过程中善于用比较法,能自如地联系其他作家与作品;善于把所教课文放在当时与当前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讲课信息量大。但该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授当代散文史。以大学语文的眼光来审视,授课者没有把握大学语文课与中文专业课的区别,其形式更象是一场当代散文史讲座,不象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超越教材”方面做得较好,“立足教材”则不足。对本课的教学目的缺乏认识,时间安排不合理。作为教材的作品几乎处在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地位,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研读与品析。对作品本身的内容欠分析,欠挖掘,对作品所阐发的深刻哲理未予突出,没有在教学生如何“读懂”作品上下功夫。

这恰恰就是谭会长所说的:“作品讲不够,文学史来凑。”

大学语文课的还有一种情况即以援引资料替代对文本的解读。有位青年教师上《礼记 大同》,在两课时内,有一多半时间在介绍历史与文化背景,对课文内容的剖析却草草而过。仅“石渠阁会议”的经过、“石渠阁议”对“礼”学和礼治发展的影响就讲了很长时间。由于没有深入研究文本,结果花了两节课,学生对文本还很生疏,不知“大同”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小康”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小康社会为什么要“礼义以为纪”,两种社会形态有什么不同。而教师介绍的那些繁琐的背景资料,大约一下课学生就忘了。

也许从专业的眼光看,他们的专业知识都很丰富,授课时旁征博引,资料繁多,信息量大;但从教育学与教学论的角度看,就有问题。资料繁多、信息量大与学生的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说不定恰成反比。什么都讲等于什么都没讲,学生课后也许连带所上的课文一起什么烙印也没有。我有一次坐在教室后边听课,悄悄问身旁的同学:这学期上了哪几篇文章?这位同学半天说不出。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位同学太不认真,但老师没有带领学生好好阅读课文以至造成学生对课文没有印象,也是一个原因。课上了等于没上。

要么以文学史取代文本,要么以资料淹没文本,这是大学语文两种很有代表性的授课方式。不少从业不久的青年教师,都有以课外资料取代教材文本、以专业优势忽略教学方法、弱化授课宗旨的倾向。要克服这种倾向,我以为1、要研究课程论、教学论,弄清语文课与中文专业课或其它课有什么不同。语文,是通过语言来培育人、教化人的,它通过语言来提高教育对象运用语言的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阐释语言的能力。必须死死扣住“语言”这个本质特征不放。未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去解读研讨课文,那就不是语文课。2、必须明确这一课或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思考学生应当通过这一篇作品或这一单元作品(是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连带的问题)得到什么。3、明确教学不是显摆自己的学问,而是寻找一种优化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个“例子”学有所“得”。教师的学问与专职研究人员的学问是不一样的。教师的学问不仅表现在论文与著作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上好课”上,表现在学生有所“得”上。为此要不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让教学能力超越专业知识。

 现在人讲多为机讲替代,大有不用多媒体就无法上课之势。机器出示文字资料更加方便,再加上各种表格、图片、音乐、影视剧片断一起出动,上课内容比原来更多更丰富,但也可能师生一起阅读文本的时间更少了,研究原作的兴趣更淡了。文字的东西何以能抵挡视听的诱惑?大数据时代,没有了对文本语言、文本内容的研读思考,其结果本末倒置,“语文”越来越迷失了自己,越来越不象语文了。课后若问问学生收获何在?多半很寥寥,因为东西太多了反而一件也没有得到,课堂太热闹了反而都成了过眼烟云。如此质量从何而来?兴趣从何而来?照说,热闹的课堂学生应更有兴趣,不期然兴趣不增反减。湖北省大语会今年年会准备研讨的核心内容就是“大数据背景下语文本位研究”,我以为这个论题很切中时弊。

我上课喜欢采用一种“拈精摘要”的模式,我以为“拈精摘要”模式对纠正以上状况很有作用。这种模式  一要求教师给学生阅读写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也就是说给学生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具体的繁琐资料。资料性的、知识性的“死”东西不是不要,而是学生应在老师提示下课前自己去获取。教师对有关资料和相关内容,应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归纳总结,把最精粹的东西、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一以当十的东西给学生。二教师课堂上要以文本为本,抓住教材的精髓、主干,突出其主旨、要点。剔除旁枝侧叶,不求全,不贪多,主次分明,不面面俱到、不平均使用力量,让学生在方法和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精致的阅读经典”,以求对学生形成强刺激、深印象,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切忌尽其所有一股脑儿都“灌”给学生,也不能因为有多媒体之便便形成堆砌轰炸之势。比如围绕《礼记 大同》可讲的东西很多,甚至整个儒家的理论都可以带进去,但讲的再多不是老师的本事。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应做好两件事,其一,看原作是怎样以对比的手法揭示“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的;其二,简明扼要地把“礼”的本质阐释清楚,让学生明白“礼”是什么东西,小康社会为什么要“礼义以为纪”。如此,教学目的就达到了。三要求教师要高度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有了多媒体,教师的“讲”就更重要了,否则多媒体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反而成了摆设。对教师的语言大致应有这样三点要求:1因为讲的内容精要,教师的语言就应特别讲究“精”“要”、不能拖泥带水,而且听起来要有一种美感。2所讲要能给人启迪,分析“精辟”、见解“独到”、思想“开阔”,入木三分,蕴含哲理;3“不用讲稿”,也不对着屏幕唸。“洋洋洒洒”, 对所讲内容烂熟于胸; 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听而不厌”、“凝神屏气,生怕漏掉一个字“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为本次论坛抛砖引玉。两天的时间,希望老师们多发表真知灼见,真正让论坛“论”起来。实现以“论”促“干”,以“论”促“改”,的目的。相信我们的大学语文必将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高校通识课之林。

 

西安,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华岳、秦岭是它的脊梁,黄河、渭水是它的血脉。从与会者人数的众多就可以看出它对人的无穷吸引力。虽然相聚是短暂的,但我们的事业是永恒的。大学语文论坛这根接力棒从江城武汉传到故都西安,还将传到滨海福州、江南杭州,我们希望有更多省级学会加盟我们的论坛。祝愿大学语文的事业象长江、象黄河,浩浩荡荡,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只要长江黄河的水不干伟大的华夏民族不灭,那方块字神奇的魅力就必然与宇宙乾坤同在!

谢谢大家!

                                                          2017.6.29              

                                                                   2017.7.11定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44158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