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陈洪:语文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陈洪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点击次数:1214 次   更新时间:2018/11/11 文章录入:珍珠鸟


语文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陈洪
 
一、语文高等教育离不开大的文化环境
 
  当下的语文高等教肓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母语是民族内凝聚力的第一要素,很多历史证明过这一点。其二,语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有语言安全政策。从根本上说,语言安全政策就是民族文化凝聚力问题和认同感问题;从技术层面上说是通讯安全和媒体的正能量影响力问题。美国有专门委员会研究国家语言安全,中国也是同样。其三,语言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语文高等教育相关。比如整个中华文化圈除大陆外还有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圈都同属于一个文化圈,在繁简字这个问题上我们怎么看,将来在趋同这个事情上怎么办?再比如前年的汉字规范化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还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四,我们的母语教育面临四重挑战:首先,英语“过”热。可能英语教育牵涉的方面太多,所以很多人在价值判断方面对其的认同超过母语;其次,基础教育的“应试痼疾”。中文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中文学习可以带来很多乐趣。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对中文有抵触情绪的比例并不少,这跟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很大关系。中小学语文教育被应试教育扭曲的程度很高。语文中很有意思的东西大半被淹没了,最后造成了一个索然无味的状态;再次,网络环境中出现的新语言形态。众所周知,每年网络上都会催生出一些新词、新语法现象,我们听得莫名其妙,十三四岁的孩子反而如数家珍。语言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网络环境下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的话语权被拉平了。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语文教育,特别是规范化的、雅致化的语文教育有很大挑战;最后,就是后现代思潮中的“标准解构”。后现代思潮的特点是平面化,再就是话语权的解构和中心的分散,这种结果导致的就是语言的不规范化。
 
二、语文高等教肓的现状
 
  我们对语文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来自于以下有效材料:2012年,受高教司委托而举办的“全国大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对来自全国63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答卷58份。同时,组织其中17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座谈;参加高教司在陝西省组织的由当地高教厅和部分高校代表参加的有关座谈会,并在此范围内做了问卷调查;受语用司委托向湖南、四川、辽宁、广东等地专门发出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调研函,选择当地若干有代表性的高校开展了深入调研,利用大学语文研究会年会等机会访问部分专家,多渠道了解动态。以上调研所获材料涉及天津、北京、吉林、湖南、四川、广东、辽宁、陝西等地约计240余所高校,包括“985”“211”、省属重点、一般本科、新建本科及独立学院等多种层次的院校,涉及综合、师范、理、工、农、医、经管、艺术等多种院校类型。
 
  (一)目前语文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状况
 
  从历史上看,1949年之前,语文高等教育称为“大一国文”或“大学国文”,1950年代曾短暂恢复。1980年代,又重新较大规模地开设,并基本固定称为“大学语文”。
 
  按开课情况来说,在现有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者约占一半以上。在已开课学校中,约1/3为必修课,余下的则为选修。学分从1至6不等,多数为2或3,学时从16至96不等,多数为32或48。多为大班授课,百人以上为常态。个别学校与学位证书挂钩,学生须通过相关测试方可毕业。
 
  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来看,大多数开课学校将其定位于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具体来说,则分别归属于人文素质类、通识教育类、文学修养课程、传统文化类、“国学”类、写作类、美育类。归属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要求也有相应的差别。有的学校将其与基础写作、实用写作、公文写作、财经写作、演讲与口才、文艺鉴赏等众多名目的相关或近似课程“混搭”,或者以这些课程来替代“大学语文”。开课学校中,约近1/3院校采用由本校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有正式出版的教材,也有非正式出版的讲义)笑,约1/3院校采用由若干所院校联合编写并委托正规出版单位公开出版的教材;约1/3强的院校选用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教材。据统计,近30年来,各种以“大学语文”为名的出版物已逾千种,使用较多的为徐中玉教授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等。开课学校中,少数设有专任教师,多数学校安排中文专业教师兼任;多数学校是由文学院、中文系或汉语教研室等机构代管,人员也多为兼任(既担任“大学语文”课教学,同时也担负其他专业课教学)。教师多数为中文类专业背景。副高以上职称约占30%-40%(讲师职称的占多数)近半数教师具有博士学历。从师资培训方面来看,授课教师多参加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其中列入全国高校教师培训计划的高级研修班特别受到重视。多数高校支持教师参加短期研修班、参加教学经验交流会,有一些甚至主动要求教师联系外出进修。
 
  从学生满意度来看,多数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欢迎该课程或者认为应该开设该课程,且对课程收获表示较满意;各类型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收获”的具体评价相差较大。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贺阳教授公开发表的对2009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的确难以令人满意:首先,汉语语文基础薄弱。在此项调查中,共发放和回收当场填写的问卷319份。问卷中关于母语能力的测试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常用汉字的辨识和常用词语的选择,难度并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些在中学就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其测试结果却让人吃惊,在319位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测试成绩在70分以下的达68%,60分以下的占到30%。其次,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研究人员还对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的部分学生作业进行了分析,共抽查“给导师的自荐信”作业74份,抽查结果是49份作业存在行文格式问题,占总数的66.2%;64份作业存在表达语气与自荐信要求不符的问题,占总数的86.5%;语法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74份作业都或多或少存在搭配不当或虚词误用等语法问题。考虑到所调查的这4所大学都是国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的素质应处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端,因此可以推想,就整个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母语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比此次调查结果更为严重。
 
  (二)近年来语文高等教育改革态势
 
  1.国家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开始重视,对其有所提倡和推动。200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程”;2006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常德主持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形成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2007年3月12日,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转发该《纪要》;接着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明确表示:“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2007年国家语委所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设立专门章节,向社会发布大学生语文能力及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相关情况。这些导向性工作給了高校很有利的政策空间,引起各校特别是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一轮教学改革热潮。
 
  2.语文高等教育工作的进展。近年不断有高校开始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或重要的必选课程;相关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建设也有好的成绩,几种国家级规划教材极具特色;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得到比较普遍的采用;利用网络条件、师生互动、课堂上下结合的新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各方配合,积极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活动如“中华颂”诗文诵读、写作竞赛等,成为课程的有力补充;师资培训与交流活跃而有效。
 
  3.语文高等教育取得了一些高层次的成果和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等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中,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各项评选,都有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项目;新的精品开放、资源共享课建设,也有“大学语文”课程积极申报、入选,高等语文教育的自设博士培养方向开设成功。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完成的“当代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理念创新、资源建设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这两个单位坚持举办了总共11期全国“大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共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
 
三、语文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定位方面。首先,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些模糊:例如把“大学语文”等同于工具课、思想品德课、文学史课、文化概论课、国学课的做法,认为“大学语文”或重技能、或重审美、或重素质、或重口头表达等说法,让教师们无所适从,于是,各校教学内容差别过大,讲授重点千差万别,水准参差不齐,与同样是公共基础课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大学英语”相比,由于没有统一规范,各校“大学语文”课开设与否、是否有支持,几乎完全取决于校领导的看法。仍有一些高校对母语高等教育的意义和责任认识不足,根本不予开设。教肓部虽然多次表态要予以重视,但因为办学自主权的关系,无法硬性要求各校必须开设有关课程。其次,“大学语文”教学普遍课时偏少,有统计表明,现有“大学语文”课时仅为“大学英语”课时数的12%左右,平均仅占总课时的1.5%左右。在排课时大学语文”往往成为课时、教室、教师紧张的“牺牲品”,多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等“边缘”时间;i果堂人数普遍偏多:平均在100人以上,甚至超过200人的班级也不少见。这些都客观上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展开,个性化的互动式教学也难以开展,直接影响了授课效果,难以满足学生期望。总体上说,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处于“边缘化”地位。这种情况与国务院文件要求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的指导性意见,无疑相距甚远。当然这其中存在课程学分安排、教师配备、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但关键还在有关高校的认识没有到位。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课程更名引发的大讨论,既是反弹,也是“反映”。
 
  2.师资队伍与教学效果方面。师资的地位和水平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语文”课受重视不够,教师地位“边缘化”;另一方面,教师力量不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准不高,又加剧了上述情况。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大学语文”教师兼职角色多,学术专业性不足,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和科研、教研立项等偏少,教师在评职晋级时的竞争力不强。在教学方式上,有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课程的人文教化功能,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授课姿态,启蒙训导心态严重,与学生缺乏互动。或者教学手段单一,方式呆板,“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或者盲目追求“吹拉弹唱”“声光画电”,搞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短期也许奏效,但无法持久。从调查数据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学生对教学方式改变的呼吁是十分强烈的。面对新的学生群体,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及时改进,那就不仅让学生难以领略语文的魅力,更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资源方面。多年来,虽然也有几种优秀教材得到初步推广,也受到欢迎,但教材建设中典型的问题是在少数地区、学校,部分教师出于职称评定和物质利益等考虑,关起门来自编教材卖给学生使用,导致某些地区和学校存在恶性竞争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另一方面,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有待加强和改进。单一的纸本教材,已经越来越难于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纸本教材之外网络化、数字化、互动性的新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与网络技术已经提供和将继续提供的便利条件相比,我们的教材建设形式还远未跟上。
 
  4.学生心态方面、在就业压力和就业导向下,大学生的学习近年来有越来越强的功利性,对于素质教育课程和非专业课程的应付心态明显;公共课大班授课,教师难以全面顾及,使得学生逃课容易,课余学习动力不足。加上前面讲的三个原因,使学生的消极应付心理更为严重。而其因受不到高水平教育导致的高级母语素养缺乏,又越发影响其职业竞争力和事业发展前景。
 
四、对语文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当下语文高等教育的大背景。目前,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弃传统、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又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三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这里明确把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语文教育联系起来,应该成为我们指导工作,以及“正名、定位”的重要依据。
 
  2.母语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母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语文高等教育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大有可为。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其中沉淀着民族历史的重要信息,与民族文化之根血脉相连>汉语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感和向心性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华夏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生生不息的基础。母语的高等教肓,其最高目标就是深度认识中华文化,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巩固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文化认同。作为“心灵的书写”,中文决定了我们世界观的基础。我们的文化是中文描述和解释的文化。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先人及我们自己用中文给定的世界。只有通过对本国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以此为根基,也才能更好地吸收他者的文化。因此,大学的语文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它承载着使一代代青年不断提升母语素养、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不再把中文看作“工具”,而是借此重温母语的“伟大的传统'经由“文”的研习,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文化成果熏染当代青年的灵魂,同时提高他彳H解释和表述世界的能力——这些,就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3.对开展语文高等教育的具体建议:首先应抓住机遇,明确课程定位。结合新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工作的推进,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将“大学语文”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增加课时、小班授课等强化支持措施的实施,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其次,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建立相对稳定l的教师队伍,加强师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再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教学效果说话”。最后,应加强同行间的交流,经验分享,使优质资源共享。
 
(本文根据大会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定)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55935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