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金艳:古代小说文化认同功能的探索及教学实践

作者:金艳 文章来源:不在 点击次数:1992 次   更新时间:2020-4-8 文章录入:珍珠鸟


古代小说文化认同功能的探索及教学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 金艳

 

《古代经典小说的文化认同功能及课堂实现途径》是2017年获批的省级教研项目,研究内容是以《古代小说与中国文化》为教学案例,探讨传统文学文化类通识课程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实践文化认同的问题。通过3轮课程教学实践与深入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即将进入结题阶段之际,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与反思,以期更进一步地探索,同时也为其他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一、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并开设了很多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的人文通识课程,旨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然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通识选修的课程属性所导致的学生不够重视;也有课程功能定位的不够明确,使教师侧重于知识体系的传授;还有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未能充分研究、尊重和激发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时代特征、接受习惯与创新能力。目前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更倾向各种原典解读、文化概论或专题文化,虽然合理但也存在过于专业、过于抽象的缺陷,使学生无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与当下环境、与自身成长联系起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人文通识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古代文学的文化承载功能,重视通过古代经典小说所独有的文化的贴近性、艺术的开放性、持久的生命力,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可感知、可触摸、能认同。

为此,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古代经典小说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课堂实现途径。其中包含互为因果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古代经典小说的功能定位,将其视为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容和对象;二是研究并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自己作为文化认同主体的身份,并通过古代经典小说的学习和思考,去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传承,建立文化归属感,进而在反思、批判中尝试文化的创新,不断明确和完善自我。前者的功能定位,是后者在教学中落实的前提;后者既是前者的最终目标,也是对前者的实践检验。

二、本项目的实施情况与收获

本项目获批时间为2018年6月,从2019年春季至今,以通识课《古代小说与中国文化》为开展调研的课程,一共进行了3轮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直接面向的学生为421人,同时,该课程此前已经开展了10个学年,可以实现对比。围绕所拟定的方案,开展的调研工作如下:

(一)开展课前调研,做好学情分析

每轮课程开展前,制定并发放调查问卷共421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06份。结合问卷分析学生的阅读基础、兴趣意向、课程期待、相关建议等。根据学情分析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重点、难点以及具体教学方式。比如,针对“对学习此课程最大的期待是什么”的问题,占比较大的是“有个满意的分数”(28%),“提高文学阅读能力”占25%,这说明学生在期待文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也十分坦诚地表达对实际分数收获的重视;而“以文会友,多一些交流”占6%,说明学生互动交流的愿意不够强烈,更倾向于听老师讲授。因此,如何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感,如何从教学环节及实施方法上促进和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有针对地加以落实。又如,从“除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外,你阅读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情况”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只是泛泛看过一两本的人数最多(41%),而同时“基本没有读过”的占12%,因此,如何在现有阅读积累非常薄弱的基础上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深度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再如,在对“回想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一题的回答中,占比最大的是“记住了一些情节和人物”(48%),而“读过也没啥印象”的回答占12%,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说阅读感受文化的体现、增强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也是亟待深入探究的。

(二)做好课前准备,修改完善各项教学资料

1、修订教学大纲

1)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进新理论、新观点,提出以“文化身份认同”理论来明确古代文学文化类课程的定位,侧重从文化视角解读古代小说,同时借助古代小说观察中国文化孕育的人。

2)将原有24课时增加为32课时,教学内容相应加以调整。以文学史纵向发展线索为纲,突破四大古典名著的局限,从追溯作为小说源头的远古神话开始,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以9个主题为主要探讨内容,力争引导学生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把握文化发展脉络的前后关照。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分享、课堂辩论等活动。

3)对原有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加以调整,在引导文学赏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引导和推动文化认同功能的教学目标。从结构特征、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三个维度来观察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始终将之贯穿于古代小说的阅读与学习之中。

4)明确并突出学习活动主体,在大纲中明确学生自身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构建的主体,想方设法激发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5)考核方案相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与多元评价。

2、完善教学文件

围绕教学大纲,调整和完善各种教学文件,包括课程进度方案、教学PPT、教学音频视频材料、参考文献等。

(三)在课程进行中,探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文化认同的主体是学生,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为此,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结构,重点是改变通识课上教师尽情发挥、学生安于接受乐于欣赏的现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为此,本项目进行了以下较为有效的尝试:

  1、变专题讲授、互动讨论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改变老师一贯到底的通识课惯常方式,围绕主题将内容设置为探讨、辩论话题,同时将古今文化深层联系引入文本阅读,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例如,如何体谅唐传奇爱情故事中柔弱的书生们,如何看待宝玉的成长及其对成长的抗拒,等等类似话题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和追问。

2、化大课堂为话题小组。实际教学中组建小组并非创新,但怎样让动辄一百多人的选修课的小组快速产生凝聚力,需要一些有效的办法。为此,组建小组的第一时间,就要求各组结合课程内容与特色探讨为小组命名,于是就有了如下这样的小组名:“书痴者文必工”“齐天大圣与斗战胜佛”“踏雪寻梅”“鹤渡寒塘”“七录求阙”“无衣”“明德知止”“正墨”等等。事实证明,小组命名环节的设计发挥了很大作用,从一开始就让各组成员进入讨论甚至争论的状态之中,在碰撞交流中学习合作,并产生美好向往与共同期待。正如“蓬舟往三山”小组在介绍组名寓意时所说:“我们将好好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学习古代小说文化知识,领悟古代小说中蕴含的丰富文化精髓,最终找到我们心中的那座‘仙山’;同时,一起精心策划、最终选定的组名,也表明了我们对古代小说文化的喜爱与认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

3、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推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各种对话方式,形成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组内讨论、组间辩论、师生共议、朋辈争论等讨论方式。就如学生所言:“这个课程不同于传统课堂中老师单纯地讲授,而是真正做到了和学生的互动,同学的分享让这门课十分丰富充实。”“有小组活动作为支撑,把大家都纳入到活动中,这样的交流十分可贵。”“小组活动丰富多彩,认识了许多新伙伴,最主要的是打开了工科学生认识人文的新世界。”

4、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在一定的内容范围的要求下,鼓励小组展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营造平等合作、富有人文特色、具有创造力的学习氛围。比如有的小组采用小说续写接龙,有的小组尝试文本片段表演,有的小组结合专业视角观察古人生活。有小组总结说:“以古代小说为切入口理解中国文化十分有吸引力,也让飘在半空中的文化有了载体,更加生动,可追可触。”

(四)改进成绩评定方法,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侧重过程评估,将平时成绩与课程考查的比重设为各占50%,并在课程开始时就公布考核方案与具体要求。根据课前准备、课中参与、课后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老师评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参与对话的数量和质量,辅以小组展示与考勤记录等,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分享个人阅读,并由老师酌情予以加分。

(五)注重课后反馈,确认效果并反思问题

课程结束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包括以小组为单位的面对面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反馈交流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课后访谈表;学生自由发言;等等。

共收集小组访谈表40份,从学生的反馈来看,83%的同学认为教学效果非常好,10%的同学认为比较好。普遍反映以小说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普遍表达了对课程开展形式的喜欢和满意,正如“一生长,古情荡”小组在访谈表里说的:“活动中分享的不仅是阅读本身,更是阅读的感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题内容也是多元的,大家总能找到新的切入点,让我们在各种活动中,一边欣赏文学文化的美,一般惊异于他们开阔的视野,使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也变得更加开阔。”当然,调查访谈中也搜集到了同学们宝贵的建议,这些及时、真诚的反馈,帮助本项目更有效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修改完善方案,以保证继续做好课程教学和调查研究。

三、本项目的创新点

本项目在研究中,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重构对话教学理念、设置开展对话的维度,在教学效果上实现转变;促进从简单的线性教学思维,向复杂的非线性教学思维转变;从独白式教学方式,向对话式教学方式转变;从非人格化的学习体验,向人性化的学习体验转变;从记忆和理解层面的低阶学习获得,向分析和创新层面的高阶学习获得转变。本项目体现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点:

一是课程定位新。以“文化身份认同”理论来明确古代文学、文化类课程的定位,将过于丰富以至于庞杂的“文化”适度地拉近现实、贴近学生。从对学生主体成长的关照出发,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应该体现在学生建构其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中。

二是教学理念新。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它通过营造平等、合作、交互和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果。之所以说重构对话教学理念,是因为对话教学并非全新事物,它既有来自西方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也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实践基础,它非常适用于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功能定位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研究与运用还相当薄弱。目前的翻转课堂就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对话教学的启发,应该说对话教学理念的重构,是对当前翻转课堂等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三是培养模式新。对于非文学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提升人文素质,本项目力求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具体途径是发挥古代经典小说文化认同功能的感染力、生动性、艺术性和贴近性,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具有批判性的继承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增强创新能力。

四是内容体系新。从文化认同的功能定位出发,建立古代经典小说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文字、文学、文化。围绕文化认同过程中归属感与疏离感的需要,以传承文化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建立身份归属感的保障;以个性养成与自我塑造的逐步完善,帮助大学生实现身份疏离感、成就自我的目标。

五是教学方法新。既保留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又将重构的对话教学运用于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开展对话的具体内容,凸显教学活动主体,力求实现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主体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主体与自己的对话,以期形成良好的对话式教学氛围。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对话,必然促进师生主动运用新媒体和必要的现代教学技术。

四、本项目的问题与改进

由于各种原因,本项目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课堂人数偏多,难以保证充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二是课程时间有限,有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无法兼顾到。三是老师对小组互动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有限。针对出现的问题,应该积极审慎的探索解决之道。作为通识课,增加课时、实现小班教学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借助线上方式引导学生更充分地开展交流讨论,可以借助一些话题引导同学们形成自主思考、相互探讨的习惯。对于小组活动中少数成员的消极应付,老师应加强督促,并培养有热情有能力的学生发挥其作用。

教学改革的探索,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完善,并逐步向相关课程与其他高校进行推广,从而使更多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受益。

 

金艳,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省级教研项目《古代经典小说的文化认同功能及课堂实现途径》负责人。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39700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