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南:新冠过后问声好,逝去活来共开颜
清明时节可以互致问候
周治南
2021年即辛丑牛年清明节即将到来。很多朋友在网上发表或互传意见,认为清明节期间不必互相问好。这个意见偏颇。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节在春分之后,是越过冬寒,万物复苏的时间交汇点。这时冬天已全然退隐,自然界,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社会上,大家趟过了严冬的冷酷,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大好时光,心态阳光,精神放松。古诗有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情画意,尽在字里行间。
清明节前一二日,即夏历冬至后105日,另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亦称“禁火节”。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时间节点相近,两个节气便造成了习俗融合叠加,这可能是网友们呼吁清明节禁忌互相问候的理由。这个理由并不恰当。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骊姬之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曾经“割股啖君”,敢于切下自己的一块肉给重耳充饥,忠心可鉴,恩重如山。重耳后来归国继承帝业,号“晋文公”,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昔日功臣介子推虽忠心耿耿,却不求利禄,反而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求见心切,为了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从,与其母相拥树下,最终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世人感念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大丈夫品质,“寒食节”由此流传开来。在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寒食节的哀思几乎淹没了清明节。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这一天不生火、吃冷食、祭扫墓地、游春、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踢足球(蹴鞠)等习俗一直流传下来,从其中的娱乐项目来看,明显带有西方“狂欢节”的味道。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
清明节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喜庆是这个节日的主色调,这一点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证。桥面街头,人头攒动,大河上下,百舸争流,茶楼,酒馆,当铺,作坊,骑马的,坐轿的,肩挑的,背驮的……百业兴旺。这幅画描绘的是大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作为人文节日,清明节其实不只一天,而是一个时段,人们不仅有郊游踏春的习俗,还要赶集上场,准备春耕春种,迎接丰产丰收。
在少数民族地区,清明时节也有游春对歌的习俗,青年人借春游互致爱慕之情,难得有的闲情逸致,也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形式与时机。影片《刘三姐》《五朵金花》中就有这样的记录。
2021年清明节,新冠疫情已被控制,交通管制已经放开,清明节仍然是我国的法定节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人间一派和谐景象。春游和祭祖习俗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一年一度,祭祖踏春,仍然是我们大家十分向往的时节,多少人手握机票,归心似箭,风尘仆仆归故园,新冠过后尽开颜;莺歌燕舞春光好,踏春祭祖忙不闲。试想,人们祭扫祖墓,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慰问。可以慰问死者,活着的人就更应该相互问候问候了。过去人们通讯联络主要依靠人际交往,如有交通阻隔,就有沟通不便,若能借助节日互相亲近,委实难能可贵。现在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即使远在千里,犹如近在眼前,互致问候,有何不好,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