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杨建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家智慧

作者:杨建波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846 次   更新时间:2021/10/11 文章录入:珍珠鸟




笔者长期研究道家思想在国家实施新文科战略的背景下,道家思想能融入大学语文、能融入新文科吗?

笔者以为老子的思想有开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大门之功。老子的自然哲学不仅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也为中国的科学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道家的宇宙本体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哲学理论与理论物理学的科学观点惊人的一致。英国的霍金与美国的哈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宇宙都是从“无”中形成的理论。“霍金与哈妥假设,引导我们现在这个宇宙出现之前的所有宇宙都是从 ‘无’(真正的空,数学上的“无”)中形成的,这一切都发生在某个有限的假想时间之前。……它的初始条件,就是那个认为所有应该被考虑到的可能宇宙就是那些无中生有出现的所有宇宙的假设,被称为‘无边界猜想’ 。……作为一个年轻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及其所有可能状态,在他们眼中,没有开端。他们从数学上解决了我们的宇宙如何从一无所有中出现。而且理论物理科学认为宇宙中八颗行星中的四颗是由气体构成的:“远处群星看起来似乎是固定在天空里的背景纹丝不动的,但其中有八个亮点在明显移动着。这些亮点就是行星,……离太阳最近的四颗看上去像小小的岩石世界,而更远的四颗则主要由气体构成。”这与道家的“混沌说”、道教的“元气说“又不谋而合。道教的 “元气说”源于老子的“有物混成”的“混沌说” 和“冲气以为和”的理论。道教认为老子所谓混成的“物”, 是一团气。道实际上就是气。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谓的“无极之外复无极应当就是理论物理学中所指的宇宙、外太空、量子世界。中国的古典哲学与古典宗教,竟与现代理论物理学如此相依相同,充分说明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界限越来越模糊,当然也彰显出中国古代文化无与伦比的当代价值。许多版本的大教材都选录了《道德经》的第一章,在教学中若能引进现代理论物理学来佐证老子的“宇宙本体论”,从文理相通的层面去解释抽象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哲学论述, 那效果显然要形象与生动得多。

老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阐述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总纲领。“道”是道家哲学的关键词。道以天地自然为总规律、总法则,是道家的生态整体意识。几千年前道家就认识到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太平经》)道家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以为人与万物是平等的,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老子的这个思想启迪了庄子,庄子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齐物论”的观点:“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这个主体只有与天地万物这个客体相融,只有进入物我同一的境地,“以天合天”,才能够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佳途。

道家的“见素抱朴”(“朴’即是天地乾坤未开时的混沌状态)、“归真返璞”(“璞”即是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的玉)就是说的万事万物都应当保留它的本来面目、原始形态。审视我们以前抱着“人定胜天”、“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观念,干着那种上游砍树,下游抗洪;前面填湖造房,后面治理疏通的蠢事,是多么幼稚、多么荒唐!它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而且是在断绝自己明天的生计。今天我们终于在道家那里找到了与自然相处的钥匙:人不得破坏水源、不得破坏森林、不得污染大气、不得污染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得进行掠夺性的开采,更不得虐杀动物。在大自然面前,人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无为”。

当代社会,学科间的绝对分明的界限越来越来越模糊,人们越来越多地求助于多学科的合作来解决问题。社会生态、社会环境这类问题,需要人们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研究。而道家则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了一种及富智慧的当代科学伦理: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分子,天地万物的规律只能遵循顺从,不能破坏违背。

除了前面已论的“宇宙本体”、“天人合一”之外,道家哲学还能指导我们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 道化生了宇宙万物,同时也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与法则是整体,是“一”,是“元”。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代“有为”,其思维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约化,以约反博、以少胜多,以有限向无限延伸拓展,以普遍的法则与规律来统驭万事万物。《庄子·田子方》里有一个周文王请臧丈人治国的故事。臧丈人理政,三年国家大治,而其秘诀竟然只有八个字:“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保留符合自然规律的典法,不颁布不符合事物天性的法令道家哲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探究如何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化零散为整体、化紊乱为系统、化灌输为诱导,以无为代有为,以求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取方法性的知识,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能力,收事半功倍之效。

1)理论教育模式与寻求教学中的“格式塔质”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精读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集》,以为几十万字的内容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即“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或者是六个字:“教是为了不教”。这六个字,伴随了笔者几十年,成为了笔者总的教学指导思想。八十年代读了几本文学理论教材及著作,将其高度概括后发现讲的就是语言、形象、情感六个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这就是文学的性质,万变不离。于是一个理论教育模式渐渐地在笔者头脑中酝酿形成。语文教材虽呈多元的样式,但所选范文大多还是文学作品,把教材当作例子,牢牢抓住语言、形象、情感进行教学,既符合文学的性质,又给了学生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理论、最基本的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三个“基本”,就得到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一杆猎**,符合“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全国大语会华东师大的方智范教授非常赞成我这个观点与模式,并为我补充道:对于非文学作品,“三基”则是指语言、思想、逻辑。我认为方老师这样一补充就完整了。 

稍后我又接触了100年前创立于德国完善于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我以为把这种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借用到大语教学中,可以使我的理论教育模式更加充实、更具理论性与操作性,于是我把“理论教育模式”更名为在“教学中寻求‘格式塔质’”。

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1+12,即是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形象诠释。格式塔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即: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部分相加将产生一种“新质”,即“格式塔质”。一个格式塔是完全独立于部分的全新的整体。它有着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的独特的性质,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这些要素与成分的性质和意义。语文教材无非是一批供学生阅读写作的例子。假如我们将语文教材这批例子看成一个个部分,成功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得到一个大于这些例文之和的全新的整体和“新质”——“格式塔质”,即大于这些单篇例文之和的基本概念、理论、规律、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诸种能力。知识越带规律性,越向理论迈进,就越便于记忆、便于理解、便于迁移、便于运用、便于创造。学生如果掌握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又掌握了若干具体理论、具体规律,也就掌握了阅读写作的方法。方法,实在是一种最高级的知识。有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用一句话总结即:理论教育模式或在教学中寻求“格式塔质”模式,其出发点与目的就是欲凭借一本教材的例子,让学生掌握阅读天下好文章的方法,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2)道家哲学也促使笔者建立了另一教学模式——拈精摘要模式,此模式是前面两种模式的衍生物。教师对有关资料和相关内容应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归纳总结。把最精粹的东西、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资料性的东西、知识性的“死”东西原则上不占用课内时间,课堂上只讨论核心内容或重点难点问题。切忌尽其所有一股脑儿都“灌”给学生,也不能因为有PPT之便形成堆砌之势。老师教学要符合辩证法,要学会做加减法。解读教材时要做加法,处理教材时要做减法,即备课时要做加法,教学时要做减法。教师备课时既要调动以前的知识储备,又要广泛占有新的资料,对资料作深入研究;讲课时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概括、拈精摘要。剔除旁枝侧叶,突出主干。加法与减法是因果关系,加法做得越好,减法就应当减得越成功。但这里面有一个“舍”与“得”的关系:教师上课时必须忍痛丢掉一些东西,只有老师精当地去“舍”,学生才能 “得”到更多的东西。能让学生课前做的功课尽量让学生课前做。老师要把估计大多数学生有能力获得的东西舍去,只讲学生自己不能获得的东西。拈精摘要,宁可避易就难,也不面面俱到。唯其如此才能对学生形成强刺激、深印象,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总的说都是在道家哲学和道家精神指导下创立的。

3)教材、教师、学生融为一体模式

这个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庄子“齐物论”理论之上的。庄子以为“道”存在于得道者心中,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人的主观精神摆脱了外界束缚所达到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和心态的基本特征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主张每一个个体的人应从心灵上泯灭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的最佳状态,寻求一种主观与客观的最大和谐。依据庄子的“齐物论”,笔者建立了“教材、教师、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这个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教材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即是说教师首先要被作为教材的作品感动,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忧同愁,认同作家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情感评判、认同作家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然后在传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去表现这种心理品质。把教材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讲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是非、爱憎、好恶、褒贬等人生态度,从而以情激情,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情节、意境与思想感情中去,让学生与作者作品高度契合,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受到的就不单是教材的感染和影响,而是教材加教师情感与教师人格力量的双重感染和影响。用学生的话说是“师与生在具体文章里心与心感应,情与情交流的境界”。

 

以上所论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科内容吗?从狭义上说有些不是,从广义上说则是。大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和课程。它最能体现国家提出的新文科精神。新文科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而上面讲到的道家的“宇宙本体论”、“天人合一论”,无论是从语文本身看(大语教材有老庄的作品)还是从学科交叉看(立足教材、还需超越教材,向教材涉猎到的范围辐射)都符合新文科的精神和要求。而在道家哲学基础上建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则无疑即适用于所有学科与课程,更适用于语文学科与课程。当然也与新文科精神相协调。

 

注解

1 (法)克里斯托弗·  加尔法德著    童文煦译《极简宇宙史》1319-320页   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10月13次印刷

2  (法)无里斯托弗· 加尔法德著   童文煦译   极简宇宙史》21页 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10月第13次印刷 

 

                2021、10、1于汉口增补于10、8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56008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