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纸箱: 有关“蛙”的回忆
作者: 纸箱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779 次 更新时间:2024/2/13 文章录入:永伏
有意思的书看起来就是快,在拘留所里三天就看完了莫言的小说《蛙》,而那本《乌合之众》看了半个月还没看完,主要是文化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读不下去。读完之后总觉得要趁热打铁写点什么。从我出生开始,就和计划生育有扯不清的关系,我家也是。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场景我自然不知,但从大人口中,从《蛙》中及我家老房子的楼顶还是可以看出一二。记得第一次吃青蛙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家“广西侉子”(广西人)在我们这里割松油。男人白天上山割松油,女人就在我家旁边的一个小土培房里照顾两儿子。有时候他们俩一起去割松油,就让大儿子陪着我们一起玩,小儿子就用广西那种特有的背带放背上驮着。我佩服这些广西人,因为他们愿意做这种苦差事。读高中时我体验过一天割松油的生活。此活适宜在夏天做,气温高,出油快。在大太阳的炙烤下,加上茂密的丛林和蚊子,在山上呆一天,简直就是非人的折磨。我搞了一天后就把工具都还给别人,再也不上山从事此活路了。虽然收入颇丰——一天两百块钱。广西人就厉害了,整个夏天他们都这样拼命地劳作。
我们那里有个大水库,涵洞里有很多田鸡,当地人不喜欢吃它,但“广西侉子”却喜欢。每次割完松油,他们都要抓几只烧着吃。他们住我家隔壁,也喊我一起吃。第一次吃这个,带着好奇尝了一下。还别说田鸡做的非常有味。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们这里的人不会做,才觉得不好吃。吃后才知田鸡比肉都好吃,那天晚上吃的很开心,那是我第一次吃青蛙。
我家后山有一小水库,V字形,是隔壁村的蓄水灌溉用的。2016年暴雨,雨量时间长,蓄水翻越大坝,大水一下子冲垮大坝,把隔壁村的池塘啊、水稻啊全部一扫而光。大水洪峰过后,隔壁村的人欲哭无泪。我们村的老头赶紧提着桶去他们的田里捡鱼。我在山顶上看着,一阵惆怅!毕竟隔壁村损失实在太大了。
说水库不是为了记录这件事,而是和蝌蚪有关的故事。我家的地就在水库上面,那时候天天和我妈一起去地里。在我上学之前的时光里,妈妈基本占据着我所有的生活。那时候我爸在外面打工,妈妈带着我们姊妹三个。夏天青蛙繁殖的时候,这个水库就像一只巨大的孕场,我甚至怀疑过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青蛙怪。一到夏天,水库四周全都是黑压压的一片,那些小蝌蚪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我并没有密集恐惧症,但是一看到黑蝌蚪,顿觉毛骨悚然,我也不敢去动它们,因为我从小就听大人说水库中有水鬼。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会从水里伸出一个毛爪子把你拖下去,所以那些年我游泳的时候,只敢和大人们一起在浅水区玩。
虽然我不讨厌蛙鸣,但整个夏天没有一天晚上是安静的。小时候调皮的我会不停的把石头扔向蝌蚪,想把它们冲散。在我们的不断骚扰下,蝌蚪会死许多。
我上面有两姐姐,我属于超生人员。一九九六年计划生育很严格,那些庞大的计生队伍和他们手中的权杖是许多农村人的噩梦——想生的都不敢生。村里有个名望还不错的兽医,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他老婆也怀孕了,却做了人流,他现在也只有两个女儿。
我妈妈怀我后,本来也要做人流。那个时候还有强大的计生队伍盘踞在村里,而且举报超生有奖。为了躲避他们,我爸妈把我两个姐姐放家里,然后他们跑到宜昌生下了我。在宜昌日子处境艰难可想而知,就像《蛙》里面王肝、陈鼻一样,取名字是在特定文化下的产物。由于我在宜昌出生,所以我的名字里有一个“昌”字,出生后才回家乡。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我也没去过宜昌。
别以为生下来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我爸妈虽然如愿地有一个儿子了,但那批搞计生工作的人就像蚂蝗一样,不吸够血他们是不会从你腿上离开的。得知我妈妈生下孩子回来了,那批人不断的去我家要罚款。我爸说当时要罚一万八,九六年哪有那么多钱?后来直接开了一辆拖拉机过来,把我家值钱的东西全部搬走,妈妈说那时候家里还有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等等,还有我妈结婚时陪嫁的首饰等,全部搬走了,甚至连我奶奶养的猪也被拖走了。他们临走时,还不忘在我家房顶正中间砸了个一平方大小的窟窿,直到2017年我家盖新房,那个窟窿还是用石棉瓦盖着的。据说是村书记带人砸的。他就住我家下面,一开门就看得到他家。后来好多年我们两家都不来往。当时拆我家的时候,爸爸拿着刀子跑到他家里去了,被别人给拦回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恩恩怨怨都消失在岁月里。现在七八十岁的村书记每天坐在藤椅上晒太阳,走起路来歪歪倒,他见到我还说我是好后生。农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们知道夸别人不花钱,有时候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他家晒稻谷的时候,我帮他把偷吃稻谷的鸡给赶跑,他那个感激的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三孩子在农村养育的成本并不高,有吃的就行。但到了读书年纪,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爸妈肩上。从我上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这段时间是我家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三姐弟年龄差距都不大,所以读书差不多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此言不虚。我没有攀比心只有心疼父母的不容易,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三姐弟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就算再有钱也不敢随便浪费。因为那些苦难的岁月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和镇上的一个书商联系好,让我们每人买一本字帖,好像也只要两块钱,只相当现在一瓶可乐的钱。那个时候我就没买,我知道“一分钱难死英雄汉”,更别说两块钱。有时候上课,他不想讲课了就让我们练字,看着别人都有字帖,我没有,为了显示他作为班主任的威严,他竟让我在前面跪着抄课本!或许他也是对的,因为没怎么练字,这些年我一直没把字写好,但字差也从不影响我的优秀和老师对我的偏爱。
读四年级时一本数学辅导资料四块钱,老师让我们买,本来我也想买。那个时候也不记得是什么原因就没买。老师讲课要用到时候,我就和同桌王同学共用一本,这个小王八蛋虽然学习不咋的,但我却对他刮目相看,因为他喜欢看课外书,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讲起来滔滔不绝。为了让我和他共用一本书,那时候没少帮他做事,还看了他不少白眼。人在屋檐下,谁敢把头扬?我参加工作后才知道,他初中毕业没几年就一直在做违法犯罪的勾当,号子自然也没少蹲。我真的替他惋惜,他若好好地读书,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因为他脑袋挺好使。这可能和他家庭有关,从小妈妈就不在了,他爸爸也是一个不清白的人。更讽刺的是,他成了“坏蛋”,而我成了警察。
从小别人问起我从父母那儿得到的爱是不是比两个姐多得多,我一直抗拒回答这个问题。总体上,我们三姐弟均等的接受父母的爱。在学习生活上,我爸妈也没有亏待任何一个人,就算再苦,也让我们三个都读了大学。我对此无比感激。但别人却不这样看,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作为最小的儿子自然得到更多的关受。一些细节上,我的确比两个姐姐更加受宠爱,这一点在我妈妈这边表现的更加明显,所以从小就对我妈妈亲,每次有好吃的,妈妈都会给我留点,还有压岁钱,我得到也比我姐姐们多得多!虽然我会分给她们一点。到了初中,学校推行学生奶。清楚地记得,一学期198元,两个姐姐都没有订购,但初中三年,我还是订购了的,因为那是第一次推广,班主任说我是班长要带好头,其实我内心是抗拒的,回到家和爸爸说了,他马上就把钱给我了。那个学期喝着牛奶,内心其实有股愧疚感,虽然我也会带回来一些给我姐姐喝。还有校服,我姐她们从没有买过,却给我买了。从这些我也体会得出来,作为最小的儿子,我还是得到了一些偏爱。
感谢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经历,让我们早早地体验到生活的不易。当我知道能够用自己的大脑审视这个世界的烟火繁华时,我就知道努力和奋斗多么重要,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奋起直追,即从一个差生慢慢的成为别人眼中得优等生。真是“穷则思变”。我的努力是从初二开始,一直到我考上大学。
成年后不只一次问我妈妈,为什么有了两姐姐后还要生我。如果我不生我的话,你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你们也不用四处奔波挣钱,付出辛苦的劳动去换取微薄的工资,这么多年值得吗?妈妈没有正面回答。她说不生儿子奶奶就不会有好脸色,在村子里别人也会欺负我,这就是农村的现实;生了你,我就可以抬起头来做人;也不怕别人欺负……妈妈还举了不少例子,就是让我信服她所说的话。我一边嘲笑着这落后的农村,一边把这里当做我最美丽的精神家园,这种乡土情怀在我工作后更加强烈。
或许我国再也不会有莫言笔下的计划生育疯狂而荒诞的举动,毕竟今天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我不知道生育最终的意义是什么,但重男轻女的思想着实害人不浅,我的经历也让我更加鄙视这种恶习。那段岁月带给我们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因果,我也得感谢这些经历,遂记之。
评点:从此作读出了 眼泪与温暖。作者“纸箱”的童年是不幸的,却是温暖的。前者让他早日成人,正是人间苦难让他知晓人生不易,生活艰辛!后者则是有家人的宠爱,让他“奋起直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和畅的,总会经历一些坎坷和风雨,但只要努力和奋斗,就会改变自身,改变处境……因此,我们不能抱怨生活,而是要感谢生活,毕竟所有的经历,特别是苦难的经历终究会化作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