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人深省,改革迫在眉睫
调查发人深省,改革迫在眉睫
——关于湖北省某高校三类公共基础课的调查与分析
梁明文
摘要:围绕湖北省某高校的思政课、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三门课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该校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较为被动与消极、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较功利,大学语文课程生存困难以及课外设施未发挥其作用。建议学校对思政课进行整合,矫正学生功力心态以及优化大学语文的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更合理地设置,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思政课; 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教育部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着力在“思品、语文、历史、艺术、体育”五门课程做好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大学的思政课、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包括应用文写作)是关乎大学生灵魂与生命的公共基础课程,多年来广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该校这三类课程的具体情况,笔者对该校的在校生进行调研,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有效填卷596份,并与此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语言文化传播系老师进行了访谈。最后撰写出以下报告,以期为此校的这三门课程教与学的改革起一些促进作用。
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较为被动与消极。
在调查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看法中(表1),有32%的同学认为学习思政课是国家规定的,26%的学生觉得是说教,17%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综合起来有75%的同学学习思政课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
(表1:思政课作为必修且所占课时较多的课程,您怎么看?)
A.思政课的学习对自己的理论知识认识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
占25% |
B.政治理论是国家的意识形态,人人必修 |
占32% |
C.理论知识是政治说教,希望减少思政课的教学时间 |
占26% |
D.既然学校安排了,就跟着学,没有多大关系 |
占17% |
同时,在具体访谈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目的时,大部分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很少的同学能结合平时上课的内容谈点受到的启发。这样看来该校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不仅被动,而且态度较为消极。为了探寻学生态度消极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对一些学生和部分思政老师进行访谈,另一方面也结合国内高校思政课反映出的类似问题,总结出来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热情,易受异质文化影响。
一方面是各种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一些大学生喜欢盲目追求异质文化和赶新潮,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逐渐形成一种对国内核心价值观“无选择的漠视”和对外来思想“无选择的吸收”的心理。事实上学生的确需要给予引导和道德判断力的培养。但是另一方面,提起思政课,很多学生觉得无聊枯燥,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死记硬背,不能真正解决思想的困惑。
(2)较大的课堂规模和繁多的课时。
虽然该校对思政课的投入巨大、各项配备齐全,但巨大的课堂规模严重影响其教学效果。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规定:“思政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鼓励小班教学。”然而我校的思政课一般是4、5个班一起上,规模在150人左右,有的达到200人。试想这么多学生在一间教室上课,教师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与如此多的学生进行互动,无法唤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同时,我校的思政课的总课时为288,大量而繁重的课时任务更加催发学生厌烦和逆反情绪的产生。
(3)思政老师的职业倦怠感导致师生关系冷漠。
在对该校思政教师评价的调查中(表2)显示:53%的同学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24%同学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也有7%的同学觉得教师的个性方面存在问题,只有25%的同学认为是教师理论知识的欠缺。
(表2:有些思政课的老师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A.理论功底欠缺,对本学科知识把握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 |
占25% |
B.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占53% |
C.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
占24% |
D.教师的言谈举止,性别,年龄,个性以及对学生的态度 |
占7% |
调查的结果总体上反映出此校思政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我们知道,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后者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思政教师则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学生思想的教化、高强度的教学任务、科研项目的压力、繁多的培训等,导致了思政教师对目前教学状况的不满和倦怠感产生,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缺乏热情,缺乏与学生情感的沟通,致使师生关系冷漠。
该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表示:“思政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培养爱国情感。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现实,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教育培养个人对国家的感情,树立正确的国家集体观念,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本应是以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政课,不但没有真正发挥出德育的作用,没有从道德层面上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对其的消极和反感的情绪,这实在令人遗憾和担忧。
2.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较为功利。
相比思政课被动、消极地学习,学生对英语却有着相当高的积极性。
在调查“学生对于我校大学英语课时量”的看法中,有60%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21%的同学觉得少了,要求增加。据了解,此校的大学英语必修课为224课时,应该说所占课时是相当多的,但仍有部分同学要求增加课时量。可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当我们进一步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为何有着如此高的积极性的原因时(表3),却发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表3:您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
占23% |
B.取得学分或毕业证(如四六级考试) |
占48% |
C.为了自己以后就业增加筹码 |
占23% |
D.考研或者出国需要 |
占6% |
从图中看出:71%的同学只是为了取得学分和毕业证(如四六级考试),或为自己以后就业增加筹码,只有23%的同学为了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在访问个别学生时,有的表示备战四六级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功课,还有同学甚至表示自己即使考过了四六级也要不停刷分,毕竟成绩与奖学金、提干、入党、评优等密切相关。这充分说明在大部分学生的心中,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获取考试高分,达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抑或是获取奖学金这些“功利性”的动机。
诚然,该校学生这种“功利性”学习英语的心理只是目前普遍存在于高校学生功利心态的一个缩影: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拿到一个英语证书,以便到社会上可以获得更多物质性的利益,把英语当成了一个功利性的物质工具。
当然,我们不否认带着“功利性”动机去学习在一定程度是能反应知识的有效性,但大学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些“功利性”的任务吗?这样的“短期的收益”真的有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谈了外国语学院的鲁副院长。鲁院长说:“在大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为了学生能够把英语作为一种沟通世界的工具,接收更多新的信息和先进的知识,来辅助自身专业的学习。而目前学生较为功利学习英语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的政策和单位过度强调四六级成绩造成的,导致教师也过于强调应试教学,学生所接受的也多是具有功利性的学习指引,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带功利性的学习思维。”
爱因斯坦曾指出:“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我国现行的考试和选拔人才制度是紧密相连的,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更严重的是不断加深了学生的“功利性”的学习思维。这实在是在不知不觉中摧残学生健康的心灵。
进一步,我们将两门课程对比来看,学生对待思政课的态度是被动、消极的,而对大学英语却有着极大热情,甚至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学生对这两门课程“一冷一热”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思政课的学习没有像大学英语课与许多东西挂钩,学生就忽略其对自身灵魂的升华和思想启迪的作用,而英语学习却又一味追求合格率和证书,使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试想,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得到灵魂的提升,反而为追求证书和合格率而拼搏,使人格逐渐扭曲。试问,这符合大学教育的本质吗,这样的教育导向是我们所期许的吗?
3.该校大学语文学科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据了解,此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比较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比一般院校,该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走在了前列。在调查中显示,75%的学生满意该校的语文类课程的学习,71%的学生认为“很需要”或“比较需要”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79.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或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对自己的成长和将来就业“有帮助”,很多同学认为此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及应用文写作)很实用,贴近生活,都表达了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的愿望。但在语文类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呼吁开更多更好的语文类课程的同时,由于大学语文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匮乏,和目前国内的高校一样,我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我们将三门课程进行对比,可以具体看出该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状况(表4):
(表4:目前该高校三类课程基本情况对照表)
|
课程安排 |
师资队伍 |
课程经费(近十年投入) |
获得的相关成绩(省级以上项目) |
思政课 |
18学分 288课时 |
1、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 2、从国家到学校的一套教师培养体系 3、专职教师32名 4、有四个教研室 5、2个研究中心 |
1、重点课程建设费12万 2、专项经费16万 3、重点学科建设费30万。 4、教师专门培训费 23万 |
一个省级精品课程 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 |
大学英语 |
14学分 224课时 |
1、设有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 2、专职教师40名 3、1个研究中心 |
1、重点课程建设费5万。 2、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投入1千万 3、派教师出国学习投资300万元以上 4、四六级考试培训费45万 |
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个校级精品课程 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项;获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 获省青年教师支持企业计划研究项目1项 |
大学语文 |
1.5学分 24课时 |
1.在外国语学院设语言文化传播系,总共10人。担当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任务。还要担当留学生的汉语课。 2.没有专门的公共语文教研室,也没有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公共语文课程都是教师兼任。每个教师都要带5门以上的课程。 |
重点课程建设费约8万(没有其他任何费专项用了) |
一个省级精品课程 一个校级精品课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语委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 |
(注:表格中信息源于相关教师访谈内容和网站资源)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该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处境。以上统计就只是公共知晓的方面获取的信息,由于整体环境的因素和政策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和职称上都遇到尴尬,成功率远远低于其他专业和课程,所以获得的科研经费也较少。尽管语言文化传播系的教师博士和高级职称比例很高,但每次在学校各项科研评审中总是获得机会最少。即使此校大学语文课程面对的是教学课时极少、没有专门的语文教研室、严重缺乏经费、教师发展空间小等窘迫的境况,但仍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如对精品课程这一项的分析来说,思政课有一个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有两个校级精品课程,而该校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分别获得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这样低投入高产出的回报,正说明了此校的语文教师对人文教育的努力和付出,才使这个工科院校在语文研究方面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在访谈中,我们同学也常常被语文教师那种怀着神圣使命感和对汉语文化无比热爱的情怀及其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
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的一所工科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稍作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早在1995年,时任校长的杨叔子先生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特别倡导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否则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从1998年开始,他的博士生要会背《老子》;1999年开始,还要加背《论语》,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中科技大学首创理工科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班,倡导让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2008年,将“大学语文”定为全校必修课,32课时。而且,华中科技大学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创办文科,1996年已成立独立的文学院,一直以来学校对其加大投入的力度,不断进行院系调整,完备语文学科体系,引进大批学术人才,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成就显著。
反观此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在1997年前没有人文教育,1998年成立大学语文教研室,全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必修课程,但在2000年突然砍掉90%的语文课程,只在文科专业保留了少数应用写作课。迫使语文教师不得不在2004年创办“对外汉语专业”,走依托专业支撑我校语文教育的道路。2013年在新一届富有远见和人文情怀的领导支持下恢复“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课程(24课时),但至今还是没有独立的公共语文教研室和专职的语文公共课教师。
从中看出该校大学语文建设的发展相比华中科技大学是曲折艰辛的。但是近年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此校新一代校领导的重视,该校大学语文的处境有了些改善,但还远远没有摆脱“边缘化”的处境,因此,我们在调查中常常听到学生们对我校这种人文环境薄弱的不满呼声,强烈呼吁校方重视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4.该校的精品课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对此校这三门课程的课外学习配置(精品课程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同学认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对自己的学习没多大作用,甚至有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些网站。同样,大部分同学觉得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对自己的学习没多大帮助,只有极少的学生会主动到中心去学习,甚至有理工科同学很反感学校强制学生去中心学习的做法,说:“不知道干什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浪费时间!”
但是我们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得知这三门课程均是省级或校级的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细致精美,看得出课程老师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学校对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投入了1千多万建设费,获得过省高等学校“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的称号,各种设备资料齐全。可是在教学硬件这么优厚的条件下,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对其“无动于衷”呢?
在与部分学生、教师访谈和实践探查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第一,校方对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该网站的存在,所以今后要是能加大对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自学,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享受学校优质的网络资源。
第二,对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采访中许多同学觉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较差,中心学习不能完全没有老师的指导,不然会盲目地学习,浪费时间;同时网络管理方面也出现若干问题。如果相关部门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完善中心的管理制度,安排老师切实指导,就可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去中心学习。
所以,我们认为校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改善硬件环境,用心良苦,但还须贴近学生需求和特点,更要从教育教学观念上引导学生,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改进建议
1.对思政课的改进建议:
(1)整合教学内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该校的某位领导曾在会议上指出:“思政课要不断整合教学内容,要在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元素、新内容,重点要与时代文化精髓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入情入理入心。”此外,教育部司长王定华也曾强调:“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思政内容从“无选择的漠视”到积极地吸收。具体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
①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书本上。
可以运用中国哲学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运用儒家伦理,例如爱家爱国,“谦虚礼让”“忠诚可信”都可以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在近代史课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可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修养,更应当渗透到思政课教育领域,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用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②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实践上。
比如请在社会上一些德高望重,有丰富经验的退休老干部或者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来课堂做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报告,让学生超越抽象的课本而得到丰富的感性认知,再由认识转化内在的行为方式。
(2)压缩课时,调整课堂规模。
在课时方面,应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削减一半的教学课时,增加人文教育内容等实践活动。在课堂规模上,建议每门思政课开班人数控制在80人左右(大概两个班级的人数),特别是思修课这类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课程,建议进行小班教学,这样能使教师和学生进行直接具体的互动对话,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情感;另外建议安排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班级一同上课,可以互相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想,使课堂生动活泼。
减少教学课时、缩小上课人数,一方面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从中学到大学的内容重复,避免逆反心理。
(3)思政教师自我激发教学的积极性。
克服职业倦怠的关键还在于个人。该校的一位领导曾在某年的教师节表彰会上提到:教师绝不能简单地甘当教书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备课,简单地讲授,而应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门艺术,把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作为个人的职业追求,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思政教师要进行自我调节,消除职业倦怠感,做到“乐教”。可以从爱和尊重学生、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后辅导耐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方面来激发教学积极性来。
说到底,思政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无论是控制课堂规模、融入传统文化、或者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都是为了在思政课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在日后的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储备深厚的人格底蕴。
2.对大学英语的改进建议:
学生学习英语带“功利性”的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全国的高校中,当前的大环境我们是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从学校采取措施,尝试去弱化学生的功利主义的心态。
试想:抛开四六级考试等因素,当前的英语教学能够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是最好的选择。英语专家梅仁毅曾提到:“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外语的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学习,在西方文化的学习中要注重灌输人文精神。
如何有效的在英语教学中灌输人文及文化的内容呢?
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转变教师“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充满人性化而不机械化,才能带领学生去探索发现语言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感而不是提高分数的手段。
其次是培养校园英语文化学习的气氛。一方面多增加举办各类运用英语的活动而不是比赛功利性质的,鼓励学生去充分利用英语学习的资源。另一方面要禁止一些不法广告在校园里的宣传,抑制学校里面铺天盖地的英语四六级的培训考试广告(比如某些机构宣传提供四六级考试答案、代考等),构建一个健康的英语学习环境。
美国的教育家约翰说过:“教育过程的结果是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所以,大学英语的学习不应只是让学生获得某种证书,而应该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而思想更加丰富的人,使其能用英语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不断完善自己,服务社会。
3.对大学语文的改进建议:
哈佛校长德雷克•博克新著《回归大学之道》指出:“所有的本科生都需要提高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是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是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很难找到其他哪门大学课程能像口头和书面表达课程那样,让如此多本科生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是承载中华优秀文化、对大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培养起到综合作用的有效课程,也是大多数学生渴望学习提高语文语用能力的课程,我们呼吁学校和师生们努力:
(1)切实重视,组织落实。校方对大学语文教学要足够重视,给与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关键是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保证有足够的优秀的教师资源开足课时,组建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2)全校必修,保证课时。有了专职教师和合理的课程平台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鉴于我校是工科院校,缺乏人文教育资源,所以应将“大学人文语文”和“沟通与写作”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正式列入公共必修课,每课至少应开设32课时,既指导学生学习人文文化知识,也对学生进行实用写作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迫切需求,帮助学生提高必要的人文素养和说写能力;只有当学生真正发挥好作为生命工具的语文能力,能够清晰的表达专业思想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3)改革语文教学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温儒敏说:“文科学生要适当学习一些科技文章,了解科学前沿相关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生则要多看一些中外人文的经典作品。大学语文能给学生的,就是恢复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知道思维能力也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说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阅读和写作,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所侧重,共同的重要内容是中外经典名著。语文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研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坚实的写作训练,要针对大学语文的特点,制定一套注重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核机制。
杨叔子曾经说过:“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育人"。我们衷心期望这三类基础课担当起对大学生精神提升与生命能力增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