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国学三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三昧

流沙河:“诗婢家”说的是丫鬟在家里对话都用《诗经》

作者:流沙河 文章来源:腾讯大家 点击次数:1907 次   更新时间:2017-5-12 文章录入:珍珠鸟

“诗婢家”说的是丫鬟在家里对话都用《诗经》

 

作者:流沙河

《国风·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秦火以后,诗就毁了。但是这个诗有一个特点,由于它的艺术性和音乐性,能够背诵,因此唯有焚这个诗是绝对焚不尽的。因为在周初以后,这些就开始流传了,到春秋时代孔夫子把它们整理出来,首先拿来教他的学生,那么很多学生都能够背诵。

  能背诵《诗经》不足怪,我在年轻的时候,当时有些私塾里面的小孩比我年纪都还小,能够全背,当然他不一定懂它的意思,所以唯有焚这个诗不起着什么作用。果然,秦亡了以后,进入汉,《诗经》又流传开了,那个时候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开。这些就是当时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能够背诵出来。

  那么,很多老人一起背诵,就有各种不同的底本,誊录出来中间就有差异,所以从那个时候起,《诗经》又流传,就是各家的手抄本。这些手抄本相当多,当时最权威的是三种手抄本,后人一种叫齐诗,齐国的;一种叫鲁诗,鲁国的;一种叫韩诗,韩国的。这三种版本互有出入,文字上面的差异大,而且是三种不同的版本形式。

  那么,后人研究这个就叫三家诗,齐、鲁、韩三家诗。到了西汉以后,进入东汉了,又出来一个第四家,在当时认为它最好,认为这种手抄本最好。

  传这种手抄本的是两个官员:一个叫毛苌,一个叫毛亨,所以就称为叫毛诗。又尊称他们一个叫大毛公,一个叫小毛公,就说他们传出的这一种抄本比三家诗好。那么这个就叫毛诗。

  毛苌跟毛亨在传这三百零五首诗的时候,每首诗的前面加了一段序,这个序就叫“毛诗序”。“毛诗序”就是导读,大毛公和小毛公写这一段文字来帮助读者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你看,这样的诗的形态,从前没有序,到毛诗开始有了序了。

  序过了才是原文,原文到东汉郑玄又给每一句都加了“笺注”,什么叫“笺”呢?等于现在我们贴一个便条在上面,比如第一句、第二句,每句的后面它都贴一个条条,加以注释。


 流沙河,摄影:方正



  那么就有毛序、郑笺,郑玄加的这个笺注,这个郑玄是东汉,距离三国时代都非常近了。当时他设了书院,教了很多学生,传说他是《诗经》的权威。

  有一个故事,就是他家中的两个丫鬟,他家不但传《诗经》,连小丫鬟都会背诵《诗经》,所以他们那个郑家就叫“诗婢家”。现在我们这里有家文物店还叫“诗婢家”,是由于40年代那个老板姓郑,所以他就把他们郑家家里的典故拿来做了招牌。说这两个丫鬟怎么用这个诗呢?有一个丫鬟走那儿的,突然看到屋檐底下土地上面跪了一个小丫鬟,她就去问她,用的《诗经》的句子,叫“胡为乎泥中”?为什么你跪在泥巴地上呢?“胡为乎泥中”来自“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那头跪到的小丫头的回答就是,也用《诗经》回答,叫“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翻译出来就是:我急急忙忙去给他倾诉,结果惹得他发脾气把我骂一顿,弄到这儿来跪。所以这就是说他们家里的人连丫鬟都说诗。

  这就是郑玄,他在当时,天下人都承认他是权威,因此每一句他都加了笺注。那么这样这个事情还没有了,到唐代的孔颖达又在整个《诗经》完了,每一句的郑玄写的笺注底下又加以疏,疏通那个“疏”。疏是什么意思呢?头发乱了拿梳子梳一下,文字弄不清楚,中间说得很麻烦,他把它梳理一下,所以加一段疏。加一段疏就是又来重新把郑玄的注解跟“毛诗序”的原文,怎样和这个结合起来加以梳理,还是一种导读。

  然后到唐代后期,又有一个张守节,张守节又给《诗经》加“正义”。“正义”就是说前面解释意义的有很多家,其中哪些解释得对的就叫“正义”,又把它拿来引用。从汉代到唐,一些新的见解,张守节认为解释得好的把它引用到上面来,叫“正义”。

   你看,诗本来是《诗经》,后来有了毛诗,毛公的版本,后来又有“毛诗序”,这个序就附到《诗经》上面了,又有了汉代郑玄的笺注,到唐代又有孔颖达的疏、张守节的正义,所以附到《诗经》上面的文字,其数量是《诗经》原文的一千倍,这样大的数量。所以我今天除了讲诗以外,先给大家讲了前面这样多,叫“诗经学”。因为《诗经》已经形成一种学问了,叫诗经学,我必须要把这一段讲了,所以我才能够讲这个序。以往我给大家讲的那些诗都有“毛诗序”,但是只有这一首我把序的原文给你们抄出来,大小毛公是怎样解释这首诗?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96906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