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隐藏诗书要被抓起来做苦役
《国风·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各位朋友,《小星》这首诗在《诗经》最前面部分。十三国风里有周南和召南,这首诗是召南的。
本来周南和召南是两个地理概念,西周初年周武王逝世以后,成王还年幼,就由周公来辅导,周公是成王的叔叔。周朝原来老的根据地是在陕西这边,但他们把政治中心迁到洛阳,陕西这边周公就委托召公来管,召公是周公的同父异母兄弟。于是就有了周南和召南。
所谓周南就是周公管的长江流域一部分;所谓召南就是召公管的汉水流域一个部分——汉水从甘肃那边向东流,流到湖北北部转向东南和长江汇合。周南、召南是两个地区,但不是两个国家。我们很容易误会的是既然都叫周南、召南了,那么肯定这个地方的诗一定是西周初年。其实不一定,是因为这只是地理概念。当时这一片地域无有名之,就用周公所管的南边,召公所管的南边,用这两个概念来指称这两个地理区划,限定的并不就是时间,因为在这之前这些地方就没有名字。
因此周南的诗跟召南的诗,其中很可能有一部分不是周朝的,是商朝的。那个时候的商朝,长江流域也是它的统治地区,只是这两片地区后来在《诗经》中间分别给它取名周南、召南,并不等于说这两片地区原来就不存在,特别是像一些带有民歌色彩的诗,很可能在前一个朝代,就是商朝已经就有了。
《小星》这首诗,我就怀疑非常古老,甚至比周朝还要古老。在这首诗中间所表现出来的一年是两个季节,不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从周朝以后才这样分的,在商朝的时候甲骨文的中间一年只有两个季,一个春,一个秋。春就管了夏,秋就管了冬。
《小星》这首诗有两段,第一段天空的星象表现出来是春季,第二段天空的星相表现出来的是秋季。所以,对这样的诗,我们应该要有这个思想估计,特别是这首诗一看就是很有民歌味的,要知道一些民歌都是非常古老的,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唱的有很多民歌,可能明代、清代那些都有残余留下来。
流沙河,摄影:方正
比如山西的《走西口》,现在也还在唱,但你看它的内容可能是非常古老,古代就有了。这首诗我在讲它之前,先要讲围绕着这首诗的一些状况,我们好了解这个《诗经》是用什么形式流传下来的。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诗经》,没有一个是古本,没有原本。这个原本只有孔夫子,经过了他的手,因为历史上《史记》上面就记了他删诗,所谓删就包括整理,说是三千删成三百。那么一搜就搜罗得非常广,三千这个数目也只是那样说,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否有那么多,反正是很多,经过了孔夫子选、编,但是那样的原本没有了,没有了,是因为在战国末年,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就开始焚书了。
《史记》上面说的“焚诗书及百家语”,秦始皇的头号敌人是《诗经》,列在第一,必须要烧。这中间是有道理的,就秦始皇的眼光没有错,他看得准,因为在所有的儒家经典中,唯一体现民间的声音、要求平等、要求自由的就是《诗经》,《诗经》中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表达,里面有很多东西超出了后来的儒家规范。秦始皇他要搞绝对独裁,绝对统一,所以把诗捉到是第一个,经过他那样一焚烧,规定一个月之内,天下所有,家家户户,都要上交诗书。
凡有隐藏诗书超过了一个月的,都要抓起来做苦役:男为城旦,女为鬼薪。什么叫城旦?修长城,守城门,值夜班。什么叫做鬼薪?妇女,如果你们家里有这个诗查出来了,一下抓去,夜晚砍柴。还有白粲,白粲是什么?受处罚这些家庭的妇女,把米一颗一颗地选,颜色不好的不要,瘪了的不要。从此不把劳动当成劳动,所以这个处分是非常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