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大语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语博客

张向宏: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

作者:张向宏 文章来源:向宏工作室 点击次数:2134 次   更新时间:2017-9-29 文章录入:珍珠鸟



张向宏

语文教学脱离了人文教育,是最大的失败。为功利,它提不了分数;为人生,它给不了人生任何滋养和指导。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它是传承,是文明和文化的薪火相传。离开了人文,那是浅薄,那是我们最大的失败,甚至是不可饶恕。

审美能力即应试能力,没有素养,是谈不上能力的。或者说,即使有所谓的能力,如果没有素养,这所谓的能力也是空中楼阁,形同虚设,关键时候就会张冠李戴(如诗歌鉴赏的所谓术语),露出马脚。因此,我始终认为,教学设计很重要,教师素养才是根本。相形之下,教学设计还是次要的。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座宏伟的高楼大厦,那么人文素养就是语文教学坚固的基石,课堂设计是大厦的框架,框架再合理再美妙,没有基石的支撑,形同虚设。所以,有人文教育才有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和终极是人文教育。



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根本不会什么自主学习,用我的话说,就是学了九年,十几年的语文,学得麻木不仁,毫无知觉,毫无味觉,学得丢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常情常理,学得丢了性情。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重新还原学生的人之常情和常理,重新呼唤出学生的性情,是必要的,更是首要的。而这些,就首先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拿出自己的性情,而性情本身就是人文素养不可缺少的内涵,本身就是人文素养的必需。

 


一、呼唤性情,先从理清逻辑开始。语文也讲逻辑,那就是情感逻辑。

下面,以杜甫的《旅夜书怀》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来看情感逻辑的引导。当我讲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时,我说不光是杜甫,当人,特别是中国古人,面对天地的博大,宇宙的浩淼时,好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一种自身的渺小和孤独感。于是,报国无门、颠沛流离的杜甫在此时,更是百感交集“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脱口而出了。其实,我们在前不久学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也有类似的感受和体验,请问是哪两句?结果,学生是一片木然。全军覆没,没一个答上来的。而我带的还是全校,也是全县最好的班。呜呼,我们换了一件衣服,学生就不认识我们是谁了。然后,我强压郁闷,强打精神,又说《春江花月夜》中,当诗人面对天地间景物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面对天地的博大、宇宙的浩渺,不由得产生了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通过哪两句表达出来的?还是沉默无声。叫起几位同学,也是默默无语。相信,任何一个性情之人,任何一个有性情的语文老师,特别是性情中人如我,此刻真的有鲁迅般的窒息和悲哀。没办法,课还得讲,书还得教,缺失了性情、昏昏沉睡的学生还得唤醒。我以一种近乎悲凉的语气说,下面,我们做一个填空题。当诗人面对天地间景物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面对天地的博大、宇宙的浩渺,不由得产生了对                          之情?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对宇宙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死记硬背之功效)!哭笑不得的我又说,对宇宙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难道不是所谓的人生感受和体验吗?此景此情之下,诗人不是忍不住发出了对宇宙起源和人的起源的追问吗?不就是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来体现的吗?这种敬畏之情,这种思考,其实不就是刚才讲的杜甫面对天地的博大、宇宙的浩淼而产生的个人的孤寂和渺小之感吗?

当我们讲到身处天地的博大,宇宙的浩淼时,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神情并茂、甚至手舞足蹈,觉得人生的感受就要呼之欲出时,学生仍然呼而不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窘境。



学生可以麻木,但我们必须得性情;学生可以浅薄,但我们必须得有素养。真的不奢求“举一反三”,哪怕能“举三反一”,不断拨弄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的感觉器官高度灵敏。能让他们不再死记硬背,能还原学生的各种感觉,能让他们布满老茧的心重新柔软、重新鲜活,能呼唤出学生的性情。长期坚持,也一定是不小的收获。为功利(考试),为人生,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二、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在《祝福》里讲到当祥林嫂失去阿毛的痛苦被鲁镇的人们反复咀嚼,而终于厌弃,甚至伤口上撒盐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祥林嫂,整天在我们的面前反复地讲阿毛的故事,那么,我们会烦吗?结果,学生异口同声而坚决地说:不会!我又说,当一个人整天喋喋不休地在你耳边说着同样的话时,你受得了吗?学生开始若有所悟了,大家吞吞吐吐说,会!我说,那么,我们不是和鲁镇的大众一样冷漠、冷酷、麻木吗?学生沉默了,不知所措了。这个时候该我明确了:当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喋喋不休的人时,我们同样受不了,但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个人被生活挤压到如此地步,乃至变了形,多么可怜!那么,在我们的身上就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可见,一个人拥有悲悯情怀,拥有人文关怀,是多么重要。作为学生的我们,作为少年的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入了人性冷漠、冷酷、麻木的冰窖。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很有深度,也很有思辨特征。而且,它直接对人性进行了拷问。若能顺势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那将会获得更加深情而深刻的体验。而这个延伸和拓展必须结合生活和结合阅读体验。

 我们有时在街上会见到农民工不时地随地吐痰,甚至会随地便溺;若在小饭馆吃饭,我们见到他们,往往唯恐避之不及,躲得远远的。我们觉得他们有碍观瞻,太没素质;我们嫌他们身上那股难闻的气味儿。这姑且可以理解,但如果我们流露出厌恶甚至憎恨的神情,甚至恨恨地说:“切!真没素质,一群什么人这是!活该受罪!下辈子还得受罪!”。那么,我说,我们比他们更没素质,我们比他们更可恶,我们是冷漠的、冷酷的,我们是可怕的。不是说农民工们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不洗澡是对的,是文明的。不,他们不对,他们不文明。但所谓比他们有“素质”,比他们“文明”的我们,有没有想到作为底层小人物的他们,生活是多么艰辛,是多么不容易,时代和社会又给了他们什么?你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认识和觉悟?你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你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素质?你能指望他们有多文明?别说他们,君不见《一地鸡毛》(让学生读过)中的小林、小林老婆、小李白等一干小知识分子的生存、生活状态吗?他们又有多高的素质和文明?他们还不是要么整天无所事事,要么为省几块钱的水费而半夜起来偷水,为一块儿馊了的豆腐而泼妇似的大骂、大吵;要么动不动就“我操”,动不动就一口浓痰,动不动就抱怨生活,张口闭口“能给我多少钱”……他们曾经可都是对人生充满渴望和追求的知识分子呀,不是照样“泯然于众人”了吗?他们的精神状态又有多乐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不也曾经慷慨激昂,曾经热血,到头来还不仅仅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还不是也照样同麻木的国民一起麻木、一起昏昏沉睡了吗?他们是不好,但我们能全怪他们吗?能仅仅把原因都归结到他们身上吗?君不见《包身工》里那群成天蓬头垢面,目光呆滞、神情麻木而被人呼之为“猪猡”的人群?人们旁若无人地在别人头顶上小便,女人们公然在男人们面前换衣服……在这样的人群面前,我们除了吃惊,除了慨叹,除了流泪,除了心痛,难道还能嘲笑和责怪他们吗?他们被生活摧残得麻木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和羞耻感(不要只看到剥削和压迫,要生活地看、人文地看,要推而广之、宽之、深之)。君不见《卡拉是条狗》(给学生看了两次,一次当小说的预习,一次以不时点暂停的方式,当小说的赏析)中由葛优主演的老二,在生活中赔尽了小心,生活的压抑让他觉得“只有在卡拉面前才是个人”,他只有和卡拉在一起的时候,才感到快乐。

文学致力于人性的良善和社会的健康有序。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良知,文学是人文关怀,文学是救赎。文学是生活,文学就在生活中。

看一则小品,笑过之后,细细品味,其实好多片段,好多台词中有好多人生感悟、社会思考,这些片段或台词,完全可以把它们作为几段写作材料,从而留给学生进行写作。

 以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小崔说事儿》为例,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赵本山说宋丹丹给一个养鸡场剪彩,剪完之后第二天,鸡得了禽流感,死了一万多只鸡,后来人家送了宋一个绰号“一剪没”!真令我们忍俊不禁!如果就把这个片段作为一段作文材料,而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怎么立意?我觉得就是时下有些地方和单位不务实,净搞花架子,时时处处讲求所谓的“名人效应”,请领导,请所谓的社会名流来“捧场”,大搞特稿形式主义,其最终结果是落得个可笑、可悲的下场。还有:赵本山说宋丹丹去精神病院讲演去了,讲了一天一宿,结果不是精神病人痊愈了、出院了,而是精神病院的大夫疯了!捧腹之余,若再思考一下它的立意,我觉得至少有一个角度应该是这样的:当下,个别领导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仰仗领导权威,到处出风头,不从工作实际出发,大搞形式主义,结果是好多部门,好多部门的员工早就不堪其扰、忍无可忍了。

    语文不是僵化的,不是死的。生活中处处有美,处处有语文,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是心灵的双眼,是智慧的双眼,是素养的双眼。

三、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少一些政治化的解读,多一些贴近文本的人文的个性化的解读。

在解读《祝福》时,我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要说最伪善的人,那是鲁四老爷,但要说最没人性、最可恨、丧失了全部人之为人特征的,那一定是卫老婆子和祥林嫂的婆婆。

通过小说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行为,我们可以得知:祥林嫂的婆婆世故、老江湖(这两点从她到四叔家的应酬和寒暄可看出)、心狠手辣(绑起祥林嫂来是那样的无情、那样的狠毒)、有着俗不可耐的世俗精明(卫老婆子口中描述的祥林嫂的婆婆将祥林嫂卖到山里的“聚划算”)。卫老婆子就是一个庸俗不堪、寡廉鲜耻,从事着肮脏交易的人贩子形象:祥林嫂任人宰割,在她看来,却是“交了好运了”,可以看出她的眼中只有物质利益,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只要有钱花,其他什么都无所谓。什么精神追求,什么人生价值,在她这里,是那么苍白,是那么可笑、可怜;“愚弄”了四叔和四婶,居然还堂而皇之、“满面春风”地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再次、几次登四叔的门;“好人”做尽,两头拿钱;祥林嫂那样的婆婆,在她口中却是“这算得什么”“很有打算”“精明强干的女人”,赞不绝口之余,满是羡慕:“你看,这多么好打算”,大有“我没祥林嫂婆婆运气好,我没人家会打算”之慨叹;“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做起买人卖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来是熟门熟路、司空见惯、大言不惭,毫无愧疚之情。祥林嫂的婆婆和卫老婆子,她们二人根本不把祥林嫂当人看,把祥林嫂当牲口一样卖来卖去,祥林嫂成了她们牟利的工具。此二人没有一点人之为人的尊严,没有一点人性,她们的行为处处彰显着赤裸裸的、十足的兽性,如果说鲁四老爷是“披着人皮的狼”,那么,她们则是完完全全的“脱掉人皮的狼”。

四、于不起眼处,于不经意间,发现有利于夯实素养和培养思辨能力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五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文章开头对林冲和李小二的交往,好多人往往没有注意,一带而过。其实,从这里就可以初步看出林冲身上的一些性格特征,也可以看出体现在李小二身上的一些特征,这里也有、甚至大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

林冲帮助李小二免了官司,林冲是救人于危难?还是帮助恶人、助纣为虐?从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林冲?第一个问题,学生不假思索:救人于危难!好,那么,李小二偷东西的行为到底对不对?学生:不对!李小二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偷盗行为,捉住偷东西的人,要“送官司问罪”,要报警,难道错了吗?林冲却替他说好话,让李小二免了官司,这种行为难道还叫“救人于危难”?这不是仗着他东京八十万教头的身份,以权谋私吗?告他个包庇坏人,我看也未尝不可。说到这儿,学生就傻眼了。低头不语。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看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智慧。看教师平时读书的程度和思考生活的程度,还看教师有没有由浅入深、触类旁通地提出问题而点拨学生思维的能力。下面,就以我的教学案例来和大家做一交流和探讨。

第一,我们先来看林冲和李小二是怎样熟识的?

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就是说,李小二在东京的时候,常常得到林冲的照顾。那么,林冲为何会照顾,还是常常照顾“酒生儿”李小二?学生的答案基本上是这两种:什么林冲常下饭店,一来二去,和李小二就熟了,林冲看他穷,就常常照顾他;什么李小二很会做事,把林冲伺候得很好。学生并没有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去推测、分析他们的交往过程。大家先体验生活:大家注意到没有,李小二的社会身份是酒店的伙计,就是饭店的服务员。饭店是个什么地方?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会去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难免会有一些素质不高之人,甚至不三不四之人。身份、地位卑微的李小二,且不说不段地被吆来喝去,有时、甚至是好多时候还会被欺负、被当做出气筒而发泄不良情绪。林冲的身份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当时应该没有严格限制官员随便下饭店的规定,禁军教头这个官不大也不小,经济也不会困窘,又喜欢喝酒,林冲身上又有较重的江湖习气,因此,下饭店对于林冲而言,应该也是常事。这样,李小二的尴尬处境,林冲不能说每次遇到,也起码会遇上几次,生性嫉恶如仇的林冲,见到这场面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对权贵如高俅者,无奈忍气吞声;对社会上这些小流氓、小混混,哪怕是恶霸,他林冲也会出手相助。他又是禁军教头,也许并不要他出手,只需言语一声,这些人就不敢不给他面子。所以,只要林冲救过李小二几次,以后的李小二就会有人“罩着”了,就会相安无事了。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便熟识了。当然,学生说的林冲看李小二穷,给他些小钱;李小二把林冲服侍得好,林冲也会给他一些资助,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首先,如果把李小二会做事看作是得到林冲照顾的主要乃至全部原因,就不合情合理了。因为那不符合林冲的性格——林冲不喜欢巴结讨好、谄媚逢迎之人。他要照顾,也是照顾那些弱小之人。热情、用心服务,哪怕李小二对林冲格外跟别的食客不一样,但那毕竟跟巴结是有区别的。也不符合后来文中李小二的形象:如果李小二是此等谄媚小人,他一定会抓住机会,趁机接近陆虞侯等人,而陷害林冲。事实证明,李小二是有情有义之人,不是那样的小人。所以,我认为,我那个推测是合情合理的,是可以站得住脚的,绝不是无稽之谈。

第二,从推测他们熟识的过程,可以初步看出李小二和林冲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李小二是生活在底层的一个小人物,时不时会被人欺负,也算尝了不少人间的心酸,根据后文他和妻子对林冲的贴心照顾和替林冲的安危担忧,还可以看出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有情有义之人。而林冲则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喜欢扶弱救孤之人。

第三,据此,我们就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李小二偷了东家钱财,只是一时见财起意,一时糊涂,他绝对不是一个惯犯,不能以“小偷”名之。所以,当他要被东家送官时,林冲能“主张陪话”,那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救人于危难。不是帮助恶人,不是助纣为虐。从中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看到一个充满了悲悯之心,一个侠骨柔肠的林冲。是啊,从来锦上添花者多,鲜有雪中送炭者。像李小二这样的小人物,即使在平时,也少有人与其交往,更不用说现如今他犯事儿了,有难了。到此,我们能不为林冲的侠义心肠而感动吗?同时,我们看看李小二的东家,怎么说李小二给你打工也有些日子了,相处也一段时间了,一时的失足,把他捉住,钱财追回就可以了,怎能不依不饶,还要“送官司问罪”?一个外乡人,而且根据文章推断,李小二应该是没有父母的,起码是孤苦伶仃的。怎么忍心苦苦相逼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东家冰冷的人性,也约略可以窥知北宋末年的世态人情。



如果我们没有这些问题,没有这些引导,首先,学生对林冲的“救人于危难”“侠骨柔肠”只是公式化的、先入为主的符号而已。我们若能发现这些问题,合情合理地大胆推测,定能夯实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所以,文本,特别是小说,好多语句,好多文段,甚至每句话,都有用意,都可以发现问题,都可以激荡出思维和智慧的火花。而这些是单纯的课堂设计解决不了的。

总之,再好的课堂设计,如果没有人文素养做后盾、做基石,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最多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花架子。我也一直认为,当好一个语文老师,上好我们的语文课,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所谓先进的课堂模式,什么巧妙的课堂设计。过分讲求“模式”“设计”,会让所谓的“先进”又陷入一套套自己给自己打造的新的桎梏中,会让“模式”“设计”变成新的束缚,无异于“作茧自缚”。所谓“教无定法”。特别是我们的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它的丰富性、它的不确定性,都在昭示着一个道理:面对语文的博大精深,什么模式、什么设计都是苍白的、幼稚的、弄巧成拙的。就像中国的武术,里边有好多“藏而不露”的地方,语文同样有好多“言近旨远”的地方。语文课不能标准化、不能量化。“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没有模式和设计,是最好的模式和设计。



真正的好语文老师,是有着丰富的知识和丰厚的素养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平时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在教学中去体验、实践,这才是“正途”,这才是根本。语文教学脱离了人文素养,背离了人文教育,大搞特稿设计那一套,无异于缘木求鱼般可笑、可悲。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95283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