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杨建波:在教学中寻找“格式塔质”

作者:杨建波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047 次   更新时间:2017-11-17 文章录入:珍珠鸟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寻找“格式塔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谈教学目标,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教育对象。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又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理工科学生和其它专业的学生对语文方面的知识不需要那么深,那么专、那么精,但他们却需要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故大学语文应把教学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定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而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大学语文的课时都比较少,老师也大多沿用中学语文的逐篇分析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的串讲之法(这种串讲法当然还包括对文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知识作详尽的介绍)。

这种逐篇细讲的一言堂串讲方式,一是耗时多,一学期讲不了几篇,教材利用率极低;二是在整体上缺乏宏观思维与学科逻辑性,教学呈现一种无序状态,知识紊乱不成体系;三是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漠视学生的学,漠视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与个体的存在,把学生当成录音机与抄写机,学生不可能有学习积极性;四是再好的文章,都被肢解成一堆死的知识,语文的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特质被掩盖和消解。总而言之,逐篇串讲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我们所说的以上的教学目标,即使现在改成用PPT上课,重点也在介绍资料和传授知识上,故改革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就势在必行。

二、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引入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教材不论哪种版本都有厚厚的一本,但再厚,所选范文只是古今中外文学与文章宝库中极其有限的一部分,它们是优秀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然而又是个别的、零散的、各具特点的。即使我们把这一本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讲一篇,学生得到的顶多也只是这大几十篇,不能够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何况靠这么点课时根本不可能把教材中的文章讲完。于是如何使用教材中的例子,才能给学生一杆猎枪、一把钥匙,实现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就很值得研究了。笔者一贯以为文学之美妙,文化之博大,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悟出来的;学生水平之提高,知识之积累,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练出来的。至于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个性发展、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就更不是先生对着课文一篇篇“灌”得出来的。

但是学生的读和学以及诸种能力之养成,必须耍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我们虽然处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范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课程内容应当依据这种基本框架、范式来安排,注重形成课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没有理论的教学是浅层次的教学,没有理论的学习也是浅层次的学习。我们当然不能说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一点理论,但那少得可怜的“理论”被淹没在详尽的课文篇章结构讲析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被抽象出来,没有形成阅读欣赏之基本规律、没有上升为基本方法,因而也就不能起到指导学生阅读欣赏的作用。

这里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是就文学的性质而言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以文学作品为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情感的。文学的性质决定了阅读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品味语言来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并通过品味语言来领悟作品的形象,体验作家和人物的情感。语言、形象和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对于非文学作品而言,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则是语言、逻辑、思想)对此在任何时候都要紧抓不放。“形象+情感”在教学中始终起着“纲”的作用、指导的作用,同时在这个“纲”下面,根据不同的作品又可以衍生和引申出其他许多“目”来,也就是一些具体的阅读理论和规律,而具体的理论和规律又可以加深强化对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认识。以诗为例:诗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贵情思、轻事实”是其总的特点,故读诗时就要多从虚处着眼,不能读得过实过死。唯其从虚处读,才能由有限读出无限,才能读出超越文本之上的普遍意义。这不仅表现在诗歌的结构和内容上,也表现在它的遣词造句上,诗人写诗兴到笔随,故诗的语言有时是不能用合不合语法规范来要求的。这是从属于“语言、形象、情感”的总规律下的读诗的分规律。这个分规律下又可以衍生更小的规律,比如古诗词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典故,但典故的运用到底有什么规律与意义,学生大多感到很茫然。诗人用典,或自比,或他比,多是为了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块垒,以抒发某种情怀或暗喻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比如辛弃疾的《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 呈史留守致道》下片全为用典。先用谢安之典,借谢安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遭遇抒写自己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接着用宝镜之典,以宝镜失而难寻,喻自己的报国业绩无法实现。在教学中,倘若能注意将这样一些分规律与具体的“小规律”晓知于学生,无疑对学生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掌握阅读与写作方法大有好处。这就是由纲到目,又由目返回到纲。如此循环往复,知识主干上的分枝越来越繁茂,学生所得也越来越多。但笔者所指的知识主要指方法性的知识,规律性的知识。方法、规律掌握得越多,就越能解决阅读写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可以说符合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的原则。

三、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大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可以借用西方“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的理论来说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认为人的知觉具有将残缺对象加以完形化的功能,审美即是对对象完整结构的领悟和把握。一件艺术品必然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表现的独特性质,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考夫卡称之为“格式塔质”, 格式塔质作为一种总体特征,它不存在各部分之中,而是存在各部分所构成的联系中。由此可知格式塔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即: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部分相加将产生一种“新质”,即“格式塔质”。这种新质并不属于具体的任何部分,却可以统领涵盖各个部分,各个部分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部分的全新的整体,它有着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的独特的性质,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这些要素与成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里可以用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境来说明。意境是意(情、志、理)与境(物象、环境、景物)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充满情感活动的审美空间;或者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为了了解意境,必须先引进意象这个概念。意象通常指带有作家主观情感的单一事物的形象,在一篇作品中只具有个别的、局部的意义,而意境则是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意象组合而呈现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氛围、一种画面、一种情调、一种韵味。它往往是就一篇作品的整体而言的。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二十八个字,十一种意象,前面三句,每句并列地写了三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最后在夕阳西下的大背景下,勾画出一个浪迹天涯的断肠人的形象。如果我们将这十一种意象拆开来孤立地看,就一点也不美了。而当我们把这些意象有机地串连在一起,让它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立体的图画时,立刻就会被这幅图画所创造的萧瑟苍凉的氛围、所传达的深远凝重的情调韵味、所抒发的愁肠百结的羁旅秋思所折服。这种由作品整体呈现出的美就是意境,意境不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简单机械的相加,意境(作品那种整体的艺术氛围、情调)大于若干意象相加之和,这是因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意象与意象组合后,可以产生一种新质,即“格式塔质”,意境的功能也可以说就是产生格式塔质。 格式塔质的产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主动的心理活动,他能够对作品中各个部分、各种意象进行整合,即通过知觉、想像、体验等心理活动,在自己的头脑中将各种意象组合成新的整体,这个新的整体就是艺术欣赏中的格式塔质,也即意境。意境之美远远大于单个意象相加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批供学生阅读写作的例子。假如我们将语文教材这批例子看成一个个部分,成功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得到一个大于这些例文之和的全新的整体和“新质”——“格式塔质”,即大于这些单篇例文之和的基本概念、理论、规律、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诸种能力。知识越带规律性,越向理论迈进,就越便于记忆、便于理解、便于迁移、便于运用、便于创造。离开理论的知识永远只能是一盘散沙。学生如果掌握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又掌握了若干具体理论、具体规律,也就掌握了阅读写作的方法。方法,实在是一种最高级的知识。有了方法,就能以一当十、以简驭繁、以约反博、以有限向无限延伸拓展。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能够实现了。

四、以一带十、以约反博,寻求“格式塔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而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施教,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故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指导下,教师应探究方法的教学,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化零散为整体、化紊乱为系统、化灌输为诱导,一句话探求“格式塔质”,以求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取方法性的知识,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能力,收事半功倍之效。

1).基本概念、理论、规律是纲。在课程的一开始就应当让学生对三个“基本”有初步了解,在以后具体的教学中再不断强化和深化,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学科的结构,懂得事物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使之既会分析事物、解剖事物,又会从整体、从全局去把握事物,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比如: “语言、形象、情感”三者是文学的总体特征,既是作家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读者阅读的纲,是一个总的“格式塔质”。这个总体特征可在开学伊始就介绍给学生,在以后具体的文本阅读教学中再不断强化与深化,并由“语言、形象、情感”这个总“格式塔质”衍生出一些分理论、分“格式塔质”。需要强调的是:语言、形象和情感的理论只是教学的“纲”,不能取代对文本的阅读,对作品本身的理解评析。突出“理论”,寻求“格式塔质”,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理论课,而是为了获取阅读的金钥匙。放弃了对文本的阅读评析,等于放弃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不可取的

 2)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教材可以按文学史编(那是为了给学生自学时有一条明晰的“史”的线索)但不必按文学史教。教学时可以阅读欣赏的有关理论组织单元,也可以作品的文化意蕴组织单元,也可视需要交叉组织单元。具体采用以一带十、牵三挂四、以约反博的方法。所谓以一带十、牵三挂四,就是以l—2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带动一批或一单元的作品。这里关键是要抓好“一”,教师以基本理论、规律为指导,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品析好1或2篇,其余的篇目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悟、探讨。近日翻检以前学习笔记,发现一些民国时期语文大师谈国文教学的内容,甚合笔者之意。现录梁启超先生的几则论述:“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的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譬如先讲记静态之文,选十篇(或专选同类的或不同类的)令学生看。先先生教他如何看法,(观点何在,时间空间关系如何),拿一组十篇作比较。令学生知同一类的文,有如此种种不同;或同一类的题目必须如此做法。不注重逐字逐句了解,要懂得他的组织。”梁先生论述的就是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的方法。比如对山水诗词山水散文的教学,可先介绍儒释道三家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再介绍山水作品的几种基本的美学风格(以理论为先导)。在此基础上,选择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教材中其他的山水文学作品,则不管是哪个朝代,也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去想象、品味、体验、评判。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要求每个人在通读所有这类作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1~2篇,这种研究是课内外结合的,包括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撰写提纲或赏析文章等,然后用一定课时,让学生自己站到讲台上来讲析。讲析完后,由同学们和教师评议或做补充发言。允许不同观点存在。老师是否作总结都不重要,现代化的教学就在于优化过程、重在参与,淡化结论。

3)由课上向课下延伸,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一本教材可视具体情况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的由教师用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着重探讨评析;第二层面的花相对少一点的精力时间在课堂上评祈;第三层面的教师作一点提示,让学生在课下品味;剩下的第四层面的由学生课外自由阅读。但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督促学生对第三、第四层面的作品进行课外学习阅读。

    社会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又离不开课程现代化。建立现代化的新的课程观念就是要在吸收课程原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外延。就某门具体的课程而言,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不仅是花样翻新的电化教学手段.这只是形式,而是强调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中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这才是实质。在这种结构化了的课程内容中,学生要掌握的不是那些繁琐的具体知识,而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方法和“格式塔质”,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的新形势下,能能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取得创造的最大自由。

    

①《爱因斯坦的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研究》1981年5期

②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中华书局 1929年9月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86510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