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文:听96岁的外婆讲故事
听96岁的外婆讲故事
起床后发现气温比昨天低了许多,只得套上毛裤和羊毛衫。老天真会开玩笑,昨天还着穿短袖呢。武汉气温就像过坐山车,不可思议。5时50分从家中启程,出门坐上出租车,6时10分就到了汉口火车站。
在贵宾室吃早餐时,听到检票员高呼“保洁阿姨”,而不是直呼“保洁的”。原来是男厕所里没有卫生纸了,有“贵宾”向她反映,她便这么喊。这个温暖的细节让我刻骨铭心。我得向人家学习,学会尊重他人。
7时10分许上动车。此车由汉口开往恩施。在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十讲》(高等教育出版社),看得昏昏沉沉。动车时速近200公里,8时10分到潜江,中途在天门等站未停,比平时节省至少半小时。转上909路公共汽车,把“文化十讲”掏出来接着看,旁边那位乘客说你还看书,现在很少有人看书。经过攀谈,得知他是广州市某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家乡松滋人,刚从广州坐高铁回来,先在潜江岳父家停留,然后回松滋万家扫墓。一路上听他说,获取了不少信息。他说广州的免费文化讲座到处都是,说明富足的广东人民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了。
冒雨来到南海(磨盘洲)公墓,发现墓碑林立,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而且墓碑一个比一个气派。这是当下人越来越富有的表症,还是越来越有孝心的象征呢?一路上,母亲提醒我说,不要走在坟堆和墓碑间,这相当于人家的家门口,要择离墓碑较远的地方行走,以示对地下人的尊重。
父亲墓碑上挽联是“光明磊落(横联):终生俭朴留模范,一世勤劳传好风”。我以为恰如其分。我现在活着,相比较而言的勤奋状态完全受父亲影响。父亲生前挂在嘴边的话是:“读书就是存银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亲一生耿直倔强,不说假话,对我的影响太深了。天下正是有像父亲这样的父辈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后人,这个现世才像人类社会,否则与动物界无异。当然,也有不像人的父亲在教育子女,结果……
父亲生前自我解嘲说自己是“二把手”。他拉板车时,必须扶着两个把手,相当于开汽车的把握好方向盘一样。搬运工人的辛苦,我是领教过的,譬如以步行为主,一天走几十里是常态,有时甚至上百里。若无货可载,倒是可以坐在板车上享享清福——让驴子拉着,甚至还可以打个盹什么的。货物丢失或被盗,就得赔偿;货被雨淋湿了,也得由自己负责。夏天高温,马路上的沥青都晒化了,父亲也不敢怠惰。若是板车爆胎了,父亲在烈日下补胎的情景可以想见。那时补胎还没有速干胶水,先得用平锉把旧胎反复磨新后才能上胶水;胶水不会马上干,还得等上半小时左右……等到把货送到供销社,估计是深夜了。
在我记忆中,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也就是说去不见天,回不见亮。父亲的宝贵时光与体力为伴,如今我的时光与书本文字(脑力)为伍,却不知哪种生活方式好。父亲的苦难,我必须书写,否则不被外人所知。父亲形象也得由我来描绘,否则被世人遗忘。“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语)。世间过客实在是太多了,可是记录者甚少,甚憾!本人作为时代的书记,责无旁贷。有人说,你不是名人,你写的东西无人看。我回答说写都没有写,怎么知道后人不看呢?写出来后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有人看,另一种可能无人看。因此,我得坚持书写,相信彼岸,相信我的坚持会有回报,相信老天会假以时日,数量上会超过张恨水。
吃苦意识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父亲的无声教诲,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不管遇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能勇敢地应对。现在作为一名教工,上课于我而言十分轻松,甚至可以说是休息和学习。多次跟随父亲出车(拉拖车),知晓底层生活不易,我教导学生时总是说:“在强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强;如果快递的来了,你得马上去取件,不要让人家在风雨中久等……”
站在父亲墓前,思潮涌动。将来有朝一日,我也会长眠地下,活着的我如何活着,才无愧此生呢?
外婆1922年出生,今年96岁,身份证上写得明明白白。为了珍惜与外婆相处的时光,我不仅用笔记录,还启用了录音和录像设备,毕竟外婆离大去之日不远矣。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实录外婆故事的重要性。外公于2008年去世,享年88岁,如今后悔没有追问(记录)他在世时的人生经历。外公是知识人(武汉大学肄业),知道的天下事应该比外婆多多了。
外婆记性不错,说起家世,没有愤激之情,而是像拉家常。外婆说她有一个姐姐,4个弟弟。姐姐死得早,也死得凄惨——上吊自尽。姐姐嫁给肖某人。肖某人当保长,手中有点小权,整天就是打牌,也不给外婆父母拜年。大年初三,外婆母亲去姐姐家,看见姐姐在哭,并没有问其原因。不几天,就接到姐姐上吊自尽的噩耗。外婆连夜骑着高头大马赶到姐姐家。其时,肖家一个劲地给外婆家人陪不是,劝他们千万不要吃抽席(就是吃饭时把桌子掀翻)……
外婆分析这起案件时说:如果母亲及时疏导姐姐情绪,或者姐姐稍稍坚强一点……我才不寻短见呢。我的命比姐姐苦多了,嫁到婆家还要做农活,姐姐的公婆还会杀猪,有肉吃……
外婆15岁嫁到外公家,19岁生下母亲,33岁改嫁至现在的牛王山村。外婆在外公家还是过了几天好日子,如出嫁时场面豪华,迎亲队伍一里多长,她是由4个人抬的轿子接到外公家的……一进婆家,外公母亲就对她说,么姑,我不会打豆腐,不会熬糖……外婆却说,我会,您不用担心,我来。外婆到婆家的第二天就脱下嫁衣,卷起袖子忙开了。外公家是大地主,本来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可是外公父亲依然亲自下地劳作,外婆当然也不例外。据外婆说,长工、短工加起来有两桌。
外婆做农活时,从不惜力。她甚至与短工们暗中较劲,如割稻子,她一口气割到尽头,也就是不直起腰喘口气,以至于收工时,短工对我外婆的公公说,你的媳妇蛮会做事。外婆的公公脸上乐开了花,外婆的感受不亚于听到领导表扬一样高兴。听外婆讲往事,不由自主想起著名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举起你们手里的探照灯,照亮我外祖母没功夫直腰的麦田”。刘震云的外婆和我的外婆何其相似!
晚饭后,与外婆在家中合影,然后与舅舅在村中转了转。这个村子是我童年的乐园(假期大部分时间寄养在外婆家)。这里还有我的尿迹、笑声和哭声。在此地与兵儿、桥儿玩得最多。有一次,兵儿做游戏,说我的父母死了,扬言抬出去埋葬,我气得大哭不止,那时我还是“异乡人”,兵儿则是“土著”。还有一次,外婆外出干活了,大风将晒在竹篙上面的衣服吹落于地,我把那些衣服一件件拾起来,抱在怀中大哭不止。至今,外婆还记得这一幕。有一年春节,外婆给我一张5角纸币作为压岁钱。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压岁钱,且面额如此巨大,兴奋了好几天。这么大的票子足以让我在伙伴们中炫耀一阵子。母亲接我回家时看到了这张票子,劝我退还给外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外婆家,恋恋不舍地把那5角纸币递给外婆。
在外婆身上发生过几件怪事:一是一口针在手上游走几个月,不痛不痒,只是偶尔手发麻。当这口针从手背上出来了,手并没流血、流脓,针却生锈了。这是一怪。第二怪是一块鸡骨头在她的喉管中呆了数年,用手摸得着,也是不痛不痒,后来这块骨头自己跑出来了,也没有流血。
外婆又给我讲兵儿的母亲二秀往深水中闯的故事。小时听后,觉得非常神秘,甚至害怕,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据说二秀大女儿也这样做过,说明这是一种家族病,好像是梦游症。故事是这样的:兵儿只有几岁时,在床上哭,口里喊我要撒尿。一墙之隔的外婆听到后,觉得非常奇怪:兵儿的妈二秀这么晚、这么冷到哪去了。那时正是深冬,二秀计划明天请人来杀年猪呢。精明的外婆发动乡邻寻找,结果在门前的堰塘看到她已经站在齐脖子深的水中了。有男将将她从水中拉起来,打了她几个耳光,她才像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外婆马上把她放在堂屋里,用稻草点火给她烤火取暖……
外婆说当年整(批斗)她的人早死了。这些人为何短命呢?分析原因是心胸狭窄,气量太小。人活世上就是一口气呢。于是我越发相信“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这一说。如某人不是一个好东西,与第一个女人离婚是因为那个女人洗衣时,将他的荷包里几十元据为已有。第二个女人却是其长辈,这桩婚姻算乱伦……不写了,如果再写细一点,就差指名道姓了。死则死矣,何必与死者过不去呢?我得讲一点笔(键盘)德。
外婆说两个人打架,你不能煽风点火,而要从中撮和,而不是撮翻;“金子不爱人家的黄,银子不爱人家的白”,这些话,自小时就听母亲说过,原来版权属于外婆。
夜里,隔壁的许昌过来了。如今他家门前的一条路与舅舅家串在一起,往来方便。在小时印象中,他们家与外婆家极少来往,中间有篱笆阻隔,如今却走得亲、走得勤,真不可思议!外婆说许昌在外面走亲戚带回的红(鸡)蛋都送给她吃。外婆特地大声对许昌说,我死后,你给我当八大金刚,把我的坟头堆大一些,我让儿子给你一大块孝布。外婆多次对我说,她这一辈子活得值,吃的苦怕说的,但是却饱受了人间百味。她的寿材和孝布早就准备好了,放在床下的孝布还分远亲和近亲呢……
夜里,舅舅给外婆洗脚时,我注意到外婆的小脚出奇地小,脚趾偏向一边,我用手机拍下存念。我问外婆裹脚疼不疼,她说不疼,爹妈当时管得不紧,这脚没裹好,犹如现在有的学生没把书念好是因为家长没及时督促是一个道理。
如今分析外婆之所以长寿的原因:首先是勤劳;其次是善良;三是不服输。至于与饮食有否有关,我不以为然。因为外婆不择食,冷饭、剩菜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