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文学子传承红色文化义不容辞
2021年11月2日,汉口学院文法学院周金声教授在2215大教室,为本院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做了“掌握中文本领,传播红色文化——新时代中文学子的追求与准备”的专题讲座。教室里约200学生座无虚席,分享了一场精神大餐。
本次讲座围绕新时代中文学子如何提升中文素养,勇担中华红色优秀文化传播大任主题展开。周金声教授首先将大学四年比作四季歌,生动地揭示了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普遍特点,认为大学的第一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光辉的、重要的起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大学的时光,努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使命。
接着他简述了“文化”的意义,认为汉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承载和传承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专门从文字入手讲解了“语”和“文”、“字”与“词”的关系,引用我们中学就熟知的“学而时习之”进行了新释,一反中学课本对“习”字的误解,使我们第一次明白了“习”的本意是实践、练习的意思,真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中文的最大魅力藏在文字之中!教授举了许多例子展示出汉字形美如画、言语声美如歌,它简洁、高效、生动,是中国最独特的文化符号,数千年生生不息。听着教授的慷慨演讲,激起学子心中阵阵波涛,我们深感拥有这样的语言文字无比的自信和自豪。正所谓“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文化立世,文化兴邦” 。我们生长在中华“强起来”的新时代,选择了中文专业,理当勇敢地担当起传播这样优秀文化的责任。
周教授认为中华优秀文化是滋生红色文化的土壤,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果实。毛-泽-东思想和光辉诗词就是这个文化的硕果。他特别将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与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进行了比较欣赏,说毛主席非常喜欢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从李诗中受益良多,但又以革-命家的气魄超越了古人,创造了革-命浪漫主义。教授对两首词逐字逐句的比较鉴赏,时而抑郁顿挫,时而激扬高亢,时而娓娓描述,时而引经朗诵,句句拨动着学子的心弦。激动之时,周教授走下台来,与同学们一起朗读起毛主席诗词,一声声一字字仿佛沾染着先烈鲜血的诗句,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部分同学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先辈的奋斗精神,甚至感动地落下泪来。
乘着学子们的沸腾热血,周教授发出了倡导学子读经典的倡议,建议同学们读读《毛-泽-东选集》,读读《论语》《道德经》,背诵毛-泽-东诗词。还介绍了一系列读书方法。特别强调希望中文专业的学子要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努力打破当下西方语言学独霸天下的局面,探索思考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文字学理论,他深情地调侃道:“我这样的‘老朽’还怀揣着梦想,期望寄托在你们这些中文学子的身上了啊!衷心祝愿你们:志存高远,足踏实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讲座之后,不少同学还意犹未尽,围着周教授咨询讨论。有的同学表示,受到了深刻的启发,自己要重新思考未来规划。还有同学表示,从讲座中学到了质询精神与阅读方法,对红色经典的理解有了新的视野,打算静下心来读《论语》等经典。一位来自其他学院的旁听生真诚地说道:“这次,我是真正感受到了红色经典动人的精神魅力,我想我以后会带着这份感动继续学习,认真研读经典。”
是的,这场精神盛堂,让中文系新生了解到新时代中文学子的追求,明白了红色经典的意义,为以后的学习与追求展开了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