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赵长慧:论新文科视域下大学语文的革新

作者:赵长慧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562 次   更新时间:2021/11/29 文章录入:珍珠鸟


[摘要] 新文科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注重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立足于这一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革新,这些革新应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优势以适应新文科建设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语文;革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在传统的分科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限分明,这种现象在知识更迭、学科交叉融合加速的今天,对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建立一种新文科教育体系,对于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建成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初步显现了“新文科”建设的蓝图。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文科建设开始启动。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并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习总书记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由此可见,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所要着力推进的核心工作。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我们需要提高站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包括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 


图为赵长慧老师在湖北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做专题发言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程中形成具有永恒意义与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和学术方法的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个行业对人才的人文底蕴要求不断提高,文字功底、文学积淀、思想认知、思维逻辑等等,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只有面对新机遇和新形势进行全面的革新与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传统文科的大学语文是以汉语言文学为载体的一门课程,该如何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新文科建设的需要,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教学理念要“革新”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它是在全球新科技****、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这是一个兼具顶层设计、未来视野、人文情怀和具体规划的完整体系。新文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更是一种新理念。从根本上说,新文科并非是一种新生科学,而是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版。首先,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思维模式的突破。“新文科建设要求文科承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科技革-命进行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交叉——融合、继承——创新、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改变传统文科思维模式,促进文科的新发展,形成以需要为导向、交叉融合、引领发展的新态势。” [1]P41新文科的意义在于更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换句话说,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各学科“大融合”的文科。这就需要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 “学科本位”或者“专业性”转变为“融合性”。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大学语文应涵盖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它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内文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可以是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等新兴领域。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还必须具有“创新性”。所谓创新性是指要通过新的学科增长点,对传统大学语文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寻求大学语文新的突破,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要做到守正创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新文科要求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所以大学语文必须追求发展性,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日臻完善,要重视课程的应用价值,具备世界发展眼光,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作出合乎中国需要、合乎时代要求的意义解读,服务现实需要。总之,在教学理念上应认识到,新文科是一种新思维,新方法,也是一种新变革,在革新中要导入“学生中心、成效导向、持续改进”,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理念。

 

二、教学目标要“革新”

 

有研究者将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以来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0 年代中期的补课期,1990年代中期至 21世纪前 10 年中期的素质教育期和 21 世纪前 10 年中期至现在的通识教育期,这种分期其实蕴含着不同的课程定位,这也意味着教学目标亦有不同。“补课”性质的大学语文侧重基本语文知识的传授和阅读理解的训练,人文素质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作为通识课程,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需要重新审视课程定位,适应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融合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体,形成有利于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的新思路与新做法。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熏陶方面,“而要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引领,要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2]P55其教学目标除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外,还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正确分析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要拓展知识面,开阔语文视野,理解与吸收中外文学深层的文化内涵,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革新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传统的大学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紧张,教学内容的繁多等因素,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始终处于传授者的地位,学生更多地是被引导掌握知识,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并没有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更为便捷和多元化,教师要转变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观念,转换角色定位,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向思维方式的训练者和知识获取的引导者转变,要切实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创新发现等能力作为中心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突出能力本位教育。

学目标要以融合创新为抓手

新文科融合性特征不仅是人文科学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之间更为深广的交汇融通。大学语文自身具有综合性与工具性特征,相比其他文学类、文学理论类等专业课程,其更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内含了对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更多需要与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必须改变固有的“专业”理念,准确把握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的特征,尤其是其学科特征,更新传统的“语文”观念,全面呈现大学语文之“大语文”面貌。以融合创新为抓手,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教学目标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立足于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意义深远。它要解决的是当前整个文科面临的基本问题,从而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中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文字处理、语文表达,而是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又兼具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当今社会已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单一的文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实际需求。同时,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增强民族自信,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是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伟大使命。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立足现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三)教学内容要“革新”

 

“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交叉与融合,由此形成大批新的学科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经由传统研究范式转换而形成的,比如通过人文经典数字化、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等产生的新人文社会科学内容;有的是因新兴产业领域而出现的,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等的运用,需要与之配套的相关伦理、法律、公共政策,或社会问题的研究解决;有的是因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变化带来的,比如大数据、AI 技术等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新的诉求与满足,由此产生的新知识。”[2]56 面对这些新内容,大学语文要主动认识并积极合理地吸纳它们,结合课程特点,提升课程质量。在教学内容革新方面应注意:

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

中华文化瀚如烟海,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精神素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表现亲情友情,或反映人生追求,或反映社会责任,或歌颂山川风物,或吟唱生命感悟,蕴含丰富。作品语言优美,富有特色,有的精工凝练,庄重典雅;有的平易晓畅,通俗易懂;有的激情飞扬,热烈活泼;有的沉稳大气,引人遐想……作者均是各有追求或建树,可在某一侧面作为青年学子的榜样,如屈原的美政理想、崇高的爱国情怀,司马迁的为理想而忍辱含垢,杜甫的关心现实、忧国忧民,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一片丹心,夏完淳、新觉民的为了信念不惧牺牲、义无反顾等等。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以此为立足点,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正本清源,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以优异的作者引领学生,以优美的艺术感染学生。既提高其文科专业素质,又涵养其高尚的精神操守,道德人格,爱国精神,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人。切忌为了所谓的“革新”,全盘抛弃传统;也要防止为了所谓的“继承”而固步自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土壤

新文科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为途径,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大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理念,在教学内容上“纯文学”化的做法,要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专业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习培养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心他人,具有世界眼光,具有批判意识、反思意识。比如学习《晏子论和与同》后可以就“和”“同”问题,联系现实进行拓展:国家兴盛—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的“和与同”;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有限和无限、虚与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中蕴含的“和与同”;人们处理事务、人际关系—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是否具有“和同”意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应尽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否体现“和同”思想;此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的关系中,是否需要合同理念……都可以激发学生从书本走向现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反思意识和关注社会现实的习惯。

着眼于教育强国的伟大理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并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都需要新文科。新时代对文科建设发展形成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最具中国文化优势的大学语文课程,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不断开辟文科建设新境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教学模式要“革新”

 

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新文科建设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的形态,必须改变教育的结构,必须改变教育的理念,必须改变教育的标准,必须改变教育的技术,必须改变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评价,必须改变教育的体系。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来一场****,从物理变化必须到化学变化。”3]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理是应有之意,这是无可置疑的。新科技、新思想促生了花样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新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是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还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必须始终明白任何一种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教学,切忌舍本逐末,仅仅为了创新模式而创新,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应结合课程自身特点,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特色。

教学要具有艺术性

这是回归大学语文的本质之所在,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的本质仍然是文科,尤其是文学,艺术性是其特色,也是其优势,所以在新文科背景下它不是被抛弃,而是要不断创新,使之与现代新科技、新产业等相结合,从而更突出更有利,更好地为培养新型人才服务。

教学要具备思想性

教师要具有“立德树人”的意识,“文以载道”,除思政课外,大学语文是最容易渗透思政内容的课程,而且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和风细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要蕴含人文性

大学语文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价值,高雅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知晓、热爱、传承并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要兼具现实性

教学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世界发展,关注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

总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大学语文,在新文科建设的大潮中,应顺势而为,守卫“育人”初心,在不断自我革新中走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同时兼具国际视野的发展之路。

 

[注释]

见张颖2017年发表于北京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五期《争议四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名称之争及其流变》中对大学语文课程历程的分期。

见赵长慧2017年发表于大学语文论坛第一辑的说课稿《说课:晏子论和与同》中的相关论述。  

 

[参考文献]

[1]赵娜.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探索[J]. 汉字文化.2021,⑻.  

[2]左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回归与融合[J].社会科学动态.2021,(9).

[3]吴岩.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的讲话[Z].光明校园传媒,2019-6-26.

 

On the lnnov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fyom the perspctective of new texts

Zhao Chang—Hui

Hanjiang Normal Unversity,college of Arts,Hubei,Shiyan,442000

 

Abstract:The liberal arts break through the thinking mode of the tradition al liberal arts,focuses on the tradition al liberal arts, focuses on the interdisciplindry and indepth integration,and prom otes the upgrade of the tradition al liberal arts.Chinese courses in College which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must be innovated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cepts,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ls.These innovation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urriculum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dl art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The society’s  requirements for personnel tralning.

Key words:New liberal atrs,College Chinese,innovation  

 

作者简介赵长慧(1967—),女,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93083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