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教师专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专访

程韬光:我们在过“紧急的生活”,而不是“重要的生活”

作者:张茹 姚静 文章来源:顶端新闻 点击次数:1018 次   更新时间:2022/9/16 文章录入:珍珠鸟



顶端新闻记者 张茹 姚静

程韬光(顶端号:程韬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校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委员等。多年来,潜心历史文化研究及写作,相继创作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长安居易》《碧霄一鹤——刘禹锡》及《医圣张仲景》等多部作品。

30年前,他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浮沉半甲子,做过国企高管、当过公务员,于天命之年遵照人才引进政策,回到母校教书育人,业余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及小说创作。他说,他想把民族悠长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教育结合起来,将历史上的圣贤故事和精神书写出来,去启发更多学子拥有宇宙意识和圣贤情怀,涵育生命的灵性和诗性,增强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凸显社会疗救与针砭天职,应是当代作家的责任”

顶端访谈:近期,你创作的《医圣张仲景》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精装出版后,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能否谈谈您的创作初衷?

程韬光:感谢顶端新闻对拙作的关注,感谢读者对拙作的喜爱。创作《医圣张仲景》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中医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精神被无数圣贤践行和证明。尤其是我在创作《诗圣杜甫》《碧霄一鹤——刘禹锡》时,更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儿。历史上的杜甫在颠沛流离中,以郎中身份采药寄市为生,刘禹锡在连州刺史任上,编著医书《传信方》福佑百姓,张仲景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医学发展及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共同印证了“大医医天,上医医国,中医医人”的民族文化传统。

那么,将治病救人的医生和写史结合起来,将诗道与写史结合起来,凸显社会疗救与针砭天职,自然应是当代作家的责任。想起恩师二月河先生生前对我说:“我是写小说的,别人当做了历史。我想当个大夫看病,按着我的药方,是可以治世治病的。”这就是我创作《医圣张仲景》的初衷。

顶端访谈:在与《医圣张仲景》出版的同时,你的《碧霄一鹤——刘禹锡》也由作家出版社再版,有何感想?

程韬光:在名家辈出的中唐诗坛上,刘禹锡是卓然不群、独树一帜的重要诗人。他的诗风亦如其人,豪迈刚劲,时见悲凉沉重,但不衰颓。

由于长期经受磨难,刘禹锡对政治、历史、天道、人生都作了深刻的思考,使他的诗文还有一种哲人的睿智。用心读刘禹锡,可以让我们得到信心与毅力的加持。

顶端访谈:孙荪和李佩甫老师说,你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浅近文言”的叙述语言和叙事风格,您认同吗?

程韬光:当然认同。借着这个机会,向我的两位恩师致敬!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之一。文学终归是语言的艺术,每一位创作相对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也是由创作的内容所决定的。由于我一直以唐代诗人为研究和创作对象,努力地让语言贴着人物和故事去写,在唐诗的浸润下,就逐渐形成了古雅、简洁、优美为特色的“浅近文言”的语言风格。

“我们在过‘紧急的生活’,而不是‘重要的生活’”

顶端访谈:最近还有其他写作计划吗?

程韬光:正在写一部故乡系列的中短篇集子。离开河南,心灵上与故乡的连接反而更密切。

顶端访谈:写作是一种输出,那么你又是如何给自己“输入”呢?

程韬光: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之于我,既是充电,也是休息。我利用假期在重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大部头的经典,能修正人的思想。

顶端访谈:你刷某音吗?现在年轻人好像更愿意刷短视频、看直播,而不是读大部头。

程韬光:很少刷。我还是建议年轻人多读书,多读诗词。读诗的过程中,我们会在脑海中把文字转为画面。这个将文字转为画面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短视频是一种画面的直接呈现,会缺少将文字转为画面的思考。加之,算法的推送,让人们接受同类信息过多,而不自觉地陷入信息茧房。

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短视频创作者。比如顶端上的“意公子”,她的东西具有启发性。顶端应该多一些这样的创作者。

顶端访谈:身处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似乎无暇思考,不愿思考。

程韬光:很多人过得是“紧急的生活”,而不是“重要的生活”。古人说,静能生慧。我们需要在匆匆的日子中,寻得片刻的“静”,去认识、去反思,找到精神的引领。

“因为美丽,才是唐诗”

顶端访谈:你如何找到精神的引领?

程韬光:我写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这些诗人都是我精神的引领,我尤其钟爱杜甫。

杜甫从出生之地河南巩义笔架山下,到成长之地唐代东都,再到人生巅峰的京师长安,以及演奏人生终章的杜甫草堂,59年的生命里,曾朝歌纵马,曾独抱济世,也曾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我们从他“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的诗句中找到民主意识的启蒙之光,从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中找到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亦能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中找到知识分子的勇气与担当。

顶端访谈:我们都讲唐诗美学,唐诗究竟“美”在哪里?

程韬光:以司空图唐诗《二十四品》为依据,结合我三十余年对唐诗及唐代诗人的研究,对于唐诗之美,我觉得有自然生长之美、托物言情言志之美、孤独恬淡之美、语言格律之美和精神宏阔之美。

因为美丽,才是唐诗。纵观唐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昂扬向上、刚健明朗的,尤其是所谓“盛唐气象”,是唐诗典型的美学特征,到中晚唐以后,唐诗才趋于沉静内敛,开始向宋诗过渡。

“百年歌自苦,唯愿几人赏”

顶端访谈:你做过18年的国企高管,当过10年公务员,为何在天命之年选择回大学教书?

程韬光:阅历对学术研究是种加持。历经世事,才能更懂诗词。我一直希望将自己多年研究唐诗的心得与学生们更深入地交流,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我选择回到大学教书主要动力。我现在教的是古典文学和诗词鉴赏,大学里良好的学术氛围,既能促使自己研究的深入,也有利于创作。人需要每天都有一点积累,一点儿进步,不论是哪个年龄。教书,育人也育己。

顶端访谈:你是法学出身,法学是偏理性的,为什么钟爱偏感性的文史呢?

程韬光:法学的理性思维让我在创作中,保持着对感性思维的逻辑性、连续性,就如同黄河波涛与黄河大堤的关系。自古以来,礼乐是治国之本。在古代,礼属于法的范畴,乐属于诗的范畴。二者结合,便是读书人该有的“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气象。

顶端访谈:能为顶端大批文学创作者提供些写作、读书的经验吗?

程韬光:经验谈不上,感悟可以与大家做简单分享。读书分层次:围绕自己的爱好和研究方向,核心内容的书籍深读,与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书籍精读,与核心内容关联的时代背景之类的书籍通读。写作从阅读中外世界名著开始,从学习诗歌、锤炼语言入手,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而后进行渐近式创作。

写作虽是个苦差事,但我乐在其中。百年歌自苦,唯愿几人赏。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813689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