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首届大语论坛:王琴---“文而化之”与人的发展-

作者:王琴 文章来源: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 点击次数:1381 次   更新时间:2016/7/1 文章录入:珍珠鸟

“文而化之”与人的发展

——传统教育思想资源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王琴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应该把握大学语文课程在博雅通识课程中的独特性,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资源,同时更多地了解当代学生的需求,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文而化之”的博雅传统

现代博雅教育思想的源头主要在西方,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亦有颇多与博雅教育相通之处。余英时先生指出:“在儒家主导下的古典教育一向以人为中心。以儒家而言,自孔子以下大致都主张博与约、通与专或一贯与多闻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 1 \* GB3 \* MERGEFORMAT 博而能约、通专互补是儒家育人的特色。

    儒家重博学,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不畔矣夫!(《论语·雍也》)司马光说:“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答孔文仲司户书》)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的“乐”是“博学于文”的核心内容。《周礼》中说:“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弟子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周礼·春官宗伯》)在周代的教育部门“大司乐”中,“乐德”“乐语”“乐舞”是主修的内容,“乐语”之“兴、道、讽、诵、言、语”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乐舞”则综合音乐与舞蹈,“中、和、祗、庸、孝、友”这样的“乐德”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的审美体验来深入人心,所以孔子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儒家以《诗》作为教材,训练“兴、道、讽、诵、言、语”,是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语文”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这样的教育其终极目的不是单纯提升语言能力,而是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内核,完成君子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君子之志的展现又依赖于有文采的语言。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可见语言艺术对于培育人与成就人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学观念逐步建立,我们看到雅好文学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突出特点。“文人”群体对语言艺术之美有着深入的体验与生动的总结,“文”的作用受到重视:

文以养气志,如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随园诗话》)何绍基描述阅读的审美过程时说:“神理音节之妙,可以涵养性情,振荡血气,心头领会,舌底回甘,有许多消受。”(《东洲草堂文钞》)揭示了文学与人的心性气志之间的密切联系。作家的创作同时也是调畅其气、澡雪精神的过程,如《文心雕龙》中说:“(《文心雕龙·养气》),“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 》)。 

文以增学识,如刘勰所说:“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裂膏腴。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蹠必数千而饱矣。是以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众美辐辏,表里发挥。”(《文心雕龙·事类》)广泛地阅读经典、增长学识是习文的必要前提。经典作品是“群言之奥区,才思之神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才能够“众美辐辏,表里发挥”写出好文章。

文以促感兴,如纪昀说:“善为诗者,其思浚发于性灵,其意陶熔于学问。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如风水相遭,自然成文,如泉石相舂,自然成响。”(《清艳堂诗序》)所以善于写诗的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具有敏锐的审美感兴能力。

     气志修养、学识积累、感兴能力都在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传统社会,“文”的意义指涉,从礼乐文教到文化历史典籍\到文学艺术,非常广泛。语言文学的概念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与哲学、历史、文化有着水乳交融、难以分割的关系。学习语言文学的意义从来都不是拘限于文辞,而是凸显了对提升人的内在情怀与心灵境界的追求。

《易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自然之运化,人文是礼乐之教化。“化”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很特别的词,运化之“化”是指自然界的生长养育与变化规律。“教化”之“化”指潜移默化的教育。二者意旨不同,但也有共通的特点,“化”不是机械性的变,而是突出融合、渗透与形态转换的过程。“教化”以相感相化为宗旨,“凡以道业诲人谓之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 ,“化”是教的高级境界。荀子《乐论》中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强调了歌诗以感性审美入化人心的特点。人们从“造化”中领悟到“化”的力量,在“教化”中注重在“感”“化”过程中的细微体验与悟解。事实上,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修习诗文,就是一个“化”的过程,在审美中育徳性、养情怀、启智慧、展辞采,由此成就文质彬彬的“君子”。这个意义上的“文而化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博雅”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博雅的中国传统突显了语言文学对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其丰富的思源资源值得我们借鉴。

 

二、大学语文的“文而化之”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分类细化,中学教育就已经分设文科、理科,大学教育的专业领域更是非常广泛,语言文学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已经不像古代社会那样重要。不过从课程设置来看,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并不缺乏语言文学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重点必修课,大学语文也是多数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然而教育的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有学者谈到:“考上了名校的大学生,你让他写篇诗文函札试试,除了考试用的作文套话,什么也不会。你找篇文章让他谈谈,也会发现他根本没有审美能力,超出字词解释之外的文学文化问题大抵皆一窍不通。我在大学教书,于今快四十年了,年年碰到的学生均是如此,两岸都一样。” = 2 \* GB3 \* MERGEFORMAT 有的大学语文教师将原因归结到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上,主张进入大学后要切断中学语文模式,重构全新的大学语文。但大学语文究竟上什么,怎么上?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语言学习的工具性,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体现人文性,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其实上好一门课不能仅凭教育者单方面的构想,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但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期望呢?笔者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选取广东省两所本科院校的非中文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06份。问卷里的其中一个问题是:

你希望大学语文课程更侧重(    )方面的内容。(可多选)

A.文学鉴赏    B.应用文写作    C.文学创作    D.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

E.其它(请填写你的希求:                    

    调查的结果,选项D“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的选择率最高,达到50%,选项A“文学鉴赏”占41%,选项C“文学创作”占34%,选项B“应用文写作”只占15%。填写选项E的有4个学生,都填写了“历史”。

这个结果令笔者多少有些意外,因为现在大学生面临普遍的就业压力,一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也因此向帮助就业的求职信、公文等应用文方面倾斜,可是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希求度却是最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院校教学设计与学生需求的错位。

从学生选择率较高的几个选项来看,文学背后的思想文化排在首位,其次是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这样的选择所反映的认知与诉求,说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特点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事实上,“人类本没有独立于文化之外的文学,自古以来的文学研究者在审视文学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脱离过文化的眼光。……文学不仅仅是浅吟低唱的辞章和那些缠绵动人的故事,人类那些深情的哲学思考和生动的历史叙述,同样是丰富而广阔的文学世界。” = 3 \* GB3 \* MERGEFORMAT 有学者指出:“文学活动之所以是一种文化建构活动,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物,总是以不同的形态体现着、建构着一种文化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所追求的目的是人的审美自由,所体现的价值核心是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即人的生命价值向度连续不断的提升。” = 4 \* GB3 \* MERGEFORMAT 可见,多数学生并不认为大学语文课仅仅是一门实用工具课,他们对语言文学所包孕的思想文化、审美境界充满了期待,并且有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诉求与我们传统教育“文而化之”的博雅修身之义也是相通的。

可是,在今天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没有能很好地做到“文而化之”。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未能处理好工具论与人文论的关系。语言文字是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当然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任务,但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仅限于此,则无疑是一种短视。过分实用工具化的教学效果并不好。例如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讲授求职信、感谢信、公函、策划书等应用文以求显现语文教育在学生求职与职业生涯中的直接作用,但实际的情况是,没有具体情境的格式讲解枯燥无趣,学生学习之后也很容易遗忘。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应用文格式是完全可以自学的,可是许多学生即便掌握了格式却仍然写不好应用文,例如许多学生写感谢信的格式完全正确,但内容却味同嚼蜡,原因在哪里呢?根本的原因在于缺失“根柢”。“根柢原于学问,兴会发于情性。”(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事之博者其辞盛、志之大者其感深。”(梁肃《周公瑾墓下诗序》)也就是说,只有博学雅志、深具情怀、富于审美感兴能力的人才具备“根柢”,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语言文字与“根柢”之间的关系。根柢好,则苗叶自然舒展繁茂。这并不意味着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去讲文化与情怀,事实上,在传统育人理念中,“文而化之”之“化”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审美来建构内心的过程。内在精神境界又必定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化”的过程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浸润与濡染。

第二,“文而化之”对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我们缺乏对大学语文老师的培养和大学语文的学科意识。大学语文课程的博雅特点,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史哲知识、独到的审美眼光、优秀的语言表达与文字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学语文课多由中文系教师兼任,不少老师不愿意上这样的课,认为既不能体现学术专长,又没有科研前途。因此大学语文往往成了中文系老师在专业课工作量不够时的补缺课,或被摊派给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这样的师资状况和教学态度之下,大学语文势必沦为支离破碎的拼凑课程,博雅之义更是无从谈起。事实上,上好大学语文课绝不是简单的事,要求教师能够将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化合为对作品的感性解读,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到整体性的审美场域中去感受、思考、领悟。要让大学语文体现博雅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教师首先要“专而能通”、“博而能雅”。有学者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大学语文课程综合性越强,就越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特长,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有自己的亮点,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创造区别于其他老师的属于自己的风格。那种以为教大学语文,自己的专业就无用武之地的想法是不对的。大学语文不是不要个人的专业,而是看你会不会用自己的专业。” = 5 \* GB3 \* MERGEFORMAT 这样的“化用”用好了,既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又能够促进科研,从而逐步改变教师对上大学语文课的态度。

    第三,我们对于大学语文的讨论大多集中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师生关系之于教学的意义常常被忽略。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的大学语文都是大班教学,一学期课下来,老师不认识学生的情况非常普遍,更有甚者学生不认识老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曾经在美国与明尼苏达私立大学联盟的老师交流博雅教育的经验,他们特别重视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教务系统中查看到所教学生的照片,并通过各种方式记住学生的姓名,例如打印照片对照备查,在教学初期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佩戴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牌,多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等。他们认为记住学生、了解学生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也是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孟子·尽心上》中讲: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问答者,有私淑艾者”,时雨之“化”润物于无形,“化”之教不是抽象的、灌输的,而是在亲切可感的师生交往中潜移默化。教师要熟悉学生,如孔子对学生的了解:“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学生要尊敬、亲近老师,如《荀子·劝学》中说:“学莫便乎近其人”,老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被关心、被重视的感受,都会对学习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师生相从以游,触发感兴、领悟哲理、涵养性情是儒家教育所崇尚的境界。可见,不论是国外博雅教育经验,还是传统教育思想,都凸显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反思。大学语文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控制班级规模,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建构师生关系。

   

三、“点化”教学方式的启示

     在前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在教育理念、教师素养、师生关系的层面,许多问题都与“化”的缺失有关。其实在教学实践的层面,因为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传统教学“点化”的神韵在今天的大学语文课堂上也很难见到了,重拾“遗珠”,或可照亮我们教学改革探索的道路。

     朱熹说:“古人於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朱子语类》卷七)教师如何“点化”呢?《礼记·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启发学生用心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一个结论;在融洽的师生互动中让大家都享受到思想碰撞的乐趣,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儒家教学的“点化”,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例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孔子对两个弟子的教导方式很相似,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他都是给一个启发性的答案,诱导学生更深一个层次的思考,当学生有所领悟,则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始可与言《诗》已矣”是很高的评价,达到这个层次的学生敏求多思,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巧妙启发的“点”,是“化”成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点化还需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和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公西华不解,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原因在于:“子游能养而失於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与特质,在此基础上引导点化、扬长避短、增进才智是孔子教学的特色,王阳明曾称许道:“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传习录》下)在今天大班教学、考试模式僵化的局限之下,大学语文要“点化出些精彩”其实是很难的,但我们必须知难而上,努力改变现状,否则,缺失精神愉悦与才智成长的课程势必失去存在的价值。大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启发学生深入体悟、自由思考应该是今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传统思想的“文而化之”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整体思维,“文”的丰富内容,“化”的感性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而化之”才能审美启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任重道远,秉持博雅育人理念,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将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运用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充分体现大学阶段语文教育养气志、积学识、促感兴的特点,以“文”的光彩化育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 1 \* GB3 \* MERGEFORMAT 余英时.“游于艺”与“心与道合”[J].读书,2010(3): 31.

 = 2 \* GB3 \* MERGEFORMAT 龚鹏程.有知识的文学课[M].北京:中华书局,20151.

 = 3 \* GB3 \* MERGEFORMAT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

 = 4 \* GB3 \* MERGEFORMAT 畅广元.文学文化批评刍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5): 44.

 = 5 \* GB3 \* MERGEFORMAT 杨建波.大学语文教学论[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4: 149-150.

 

   【作者简介】王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文艺理论、大学语文。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86123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