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语论坛:周德梅---论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与大学语文教学
论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与大学语文教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周德梅
追溯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从1904年晚清政府癸卯学制在大学预科开设“中国文学课”,到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规定在大学及各独立学院开设“大一国文”,到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停开,再到“文革”后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前辈的倡议下,“大学语文”重回高校课堂,至今已超过100年的时间。单从高考制度恢复后,许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时间看,也有30多年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响应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全国大多数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并把它作为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主干课。
大学语文课的普遍开设,表明各高校管理层认识到了大学语文的学习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大学语文课怎么开,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建立怎样的学生考评办法,却因各高校管理部门及教学单位认识的不同,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状态。有的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有的开设两学期,有的开设一学期;有的开成压缩的文学史课,有的开成文学作品欣赏课,有的开成基础写作课,有的开成应用写作课……
大学语文课的开设为何呈现这种丰富而又混乱的样态?根本原因在于有些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执教者未能明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的开设目的,未能根据合理的课程目标组织大学语文的教学。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混乱状态,应从厘清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入手,结合当前入学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及时代社会特点,明确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
一、 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几千年的人类教育史。在以早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之外发展出的学校教育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从我国商周时期及西方希腊罗马时期的高等教育萌芽算起,有历史记录的高等教育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的教育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教育被神学、专制的阴影笼罩着,教育的目的主要被设定为:为神权统治者或皇权统治者培养驯顺的工具。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个人权利及个人幸福追求的合理性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共识。反映到学校教育中,人对自身、对真理的探究,实现个人幸福及人类共同福祉的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全球勃兴,科学技术至上、经济发展至上的社会观念也影响了学校教育目的设定,导致在较长时间内学校教育以科技至上与经济利益至上的导向。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及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科技伦理及经济发展伦理。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文教育置于与科技及经济理论、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大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层级最高的环节,是学生“成人”与成才教育的重要阶段,更应该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统摄大学教育的各科类、各专业教学。
何为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自有大学以来,这个问题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思考、并有各种不同回答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从单纯为社会培养统治治理人才发展到培养各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除了继续培养社会管理人才外,科技创新人才、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大学教育重要的办学功能,为此,大学教育被划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等各种不同的学科门类进行综合性的或特色性的办学。实际上,无论怎样定位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只要将其仅表述为“为社会培养XX人才”,就容易使大学教育沦为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如果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出现偏颇,那么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扎实的职业技能的人才。也即,理想的大学教育就应是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其完满人性不断生成的人。高鹏等在论文《教育:合人性地展开》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中将“完满人性”解释为包括“自在”与“自为”、“共性”与“个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真善美等几个维度在内的人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人性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存在已经处于完结、顶峰状态的所谓“完满”人性。教育在这种“完满人性”的生成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长期而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同时,生成富有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体验的个体化人性;不仅“活着”,而且逐渐做到“有意义的活着”;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创造未来;建构起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大学教育在学生完满人性的生成中负有重要的责任。由于我国这些年的中小学教育依然未能完全摆脱升学的压力,还有社会风气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倾向对教育的影响,大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格操守熏陶方面仍然有许多功课要做。大学教育不能以培养缺乏个性、感情色彩单调、缺乏真善美追求的所谓科技人才、经济人才为目标,而应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各类专业人才。
大学语文通识课的教学即应该在这种理想的大学育人目的的背景之下开展。
二、结合课程性质与育人目的,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湖北大学文学院杨建波教授在她的专著《大学语文教学论》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中,通过对多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梳理出多种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说并给予了相应的评析,有价值说、文学说、工具说、形式说、工具与人文结合说等。价值说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以为“真正的大学语文,理应是一门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坚实的价值根基的公共课程”,他的最经典的论述是“凸显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抓住人类普世价值与大学生‘精神成人’之间的关系”。文学说代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推出了“大学文学”,认为“大学文学”“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有力地帮助大学生的语文训练和人文修养”。主张工具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徐行言教授和全国大学语文教师群群主何二元老师。徐教授认为,在大学阶段开设的语文课应当考虑工具性和提高读写能力的问题,他在着重强调语文工具性、应用性时,也并不排斥其人文性。何老师的“工具论”建立在他的“形式论”之上。他认为语文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任何学科的东西都可进入语文教材,语文只可凭借各种文章进行语文技能训练,目的是为了掌握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而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师都认同工具与人文结合说。如教育部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教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语言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考虑到大学教育的育人目的与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水准,工具说与人文说的结合应是比较合适的对大学语文课性质的定位。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位基础上,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目标,应注意对中学语文培养目标的衔接与超越。湖北经济学院彭书雄教授在专著《大学公共母语教育问题研究》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中比较详细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彭教授肯定了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原有“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语文素养”新理念,他认为:“‘语文素养’内涵既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人文素质的提升。这一新理念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和目标要求。” 在当前应试教育评价体制和高考升学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要想在中学阶段完全实现新课标,还有很大困难。一部分不太适合中学教育体制的高中语文教育目标需要在大学完成。
由于目前升入大学的学生,相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培养目标可确立为:通过课程学习及实践训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语文能力(重点为读、说、写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含人文学识、人文精神、人格养成等),以助力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
笔者任教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初进校的大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一定水平的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近些年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原因,在语文能力如发言、讨论、演讲、写作等方面存在诸多欠缺。这说明,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及其他的素质教育课仍然任重道远。
三、 围绕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教学方案
要使课程培养目标真正通过课程的教学得到实现,必须科学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编选、上课时数、班级人数、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
(一)教学内容
既然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培养目标被确立为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养,那么教学内容就应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丰富人文经典或专题文章的阅读、研究以提升人文素质;通过课堂的讨论、演讲、辩论等实训教学,增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通过丰富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对教学方案的其他关联项也提出相应要求。
(二)教材编选
大学语文教材应以尽量丰富且有针对性的内容适应教学的需要。有几本教材的编写方式或内容值得借鉴。陈洪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综合为编写原则,突出对“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教材以选篇为主要结构方式,着眼于广义的“美文”,体裁丰富:书信、序言、碑铭、祭文、诗歌、演讲稿等,择“美文”而入。周金声和左怀建教授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语文》,也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综合的原则而编写,教材由几十节中外文化专题的介绍文章及50多篇文选构成。每节专题后都有结合现实的“交流与探索”环节,每篇文选后都有丰富的“拓展资料”与“研习与讨论”的环节。江少川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语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文学名著选读,下篇为现代实用写作。这些教材各有特点,都能较好地与课程培养目标的一方面或多方面进行对接。综合起来,大学语文教材可以兼顾周版及江版教材构架模式,将人文专题与文体写作专题作为教材的两大板块,人文专题后附上相应篇目的中外选文。人文专题兼顾中西文化传统并探讨当今人类普世价值,选文原则除呼应人文专题外,也要参照陈版教材的选文标准:体裁丰富的“美文”。
(三)教学时数
理想的大学语文课时数应是两学期不低于80学时的总教学时数,其中留给学生实训时间可占一半。据笔者对各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情况的了解,近年极少有学校达到这样的学时数,一般是一学期每周2学时或3学时,因此,许多学校大学语文课应承担的提高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工具性目标基本被迫放弃或大打折扣,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即使毕业进入社会表达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依然堪忧。因此,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可以研究适当增加大语课的课时数,或从大语课中分解出专门的写作必修通识课。
(四)课堂规模
显而易见的是,不超过60人的小班教学是最利于课堂师生互动以达至最佳教学效果的,但目前也很少有学校能满足小班上课安排。由于学校配置的大学语文课教师普遍偏少,在100多人或200多人甚至300人以上的大课堂上课,对大学语文课而言司空见惯。这样的上课规模也容易让理想的课程培养目标大打折扣。无论是课堂秩序还是学生实训,都会因为人数太多而大受影响。因此,根据学校招生规模配备数量相对合理的教师,适当控制大学语文课堂规模是学校管理层应该考虑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为当今的学校师生带来海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如何处理好课堂内的师生教、学关系,如何采用科学适当的课堂组织方法与教学方法,考验着每一位教师,也考验着每一个学生。
近年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被许多大学一线教师认同并探索实施,非常值得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借鉴。美国学者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52年首先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观。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就学业问题进行独立或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具有创造性、迁移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学习,以此促进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互相探讨的关系。由于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对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需要那么专、精、深,因此培养目标可以细化为提升阅读、欣赏、理解、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及书面),并同时实现人文素养、人格品质的提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由学生课外完成自主阅读、欣赏、研究、写作的学习环节,课堂主要变成学生展示、师生间相互讨论切磋的平台,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在这样的教、学关系中可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应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师生关系格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语言能力训练、人文素养内蕴外化落在实处。为了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在教学计划中对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训练内容做出明确、细化的安排,教师还不能只提任务和要求,还应对他们进行充分的学前引导,指导他们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如基本的写作理论、文学理论、文化思想、多种阅读方法等。对学生的课堂演讲与讨论,教师也应进行合理的引导,如演讲技巧的指点,讨论分歧的合理评析等。只有师生合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六)考评方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教学法,教师可围绕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学生修课总评成绩应依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参与以及必要的结课考试中的表现综合评定。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其平时在自主学习、课堂参与方面的表现应该占有更高的比例。究竟学生的平时自主学习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在成绩总评中取一个怎样的占比最为科学合理,现在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由于大学语文课往往教师少、课堂多、学生多,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效果的测评方式还未找到到一个适合这种“中国特色”的最佳方式,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难于一一进行准确的评价记录,只能尽力强化学生平时的学习自主性与参与性。我们希望通过教学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及更好地借力于班级学生骨干的协助,能对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表现有更清晰的量化记录,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平时表现在期末总评中的占比,让学生的总评成绩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当前课时少、教师少的教学环境下,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案要得到真正全面的实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教师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按照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教学各环节的工作,以助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经济水平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问题又使得一些年轻人颇感困惑。大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优秀公民,他们其中的一些人还将成为国家未来的管理人员。我们的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高校管理者及全体高校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与高度的责任感,立志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各高校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各类通识课的教学。大学语文通识课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普遍开设,并应有充足的师资、课时保障。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人格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育人能力,探究并实施适应学生需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
注释: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6—140页。又见《知网•教育学•心理学学报》2014年第1期;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杨建波:《大学语文教学论》,长江出版社2014年6月版。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彭书雄:《大学公共母语教育问题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版。
【作者简介】周德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及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