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小荷秀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小荷秀尖

启航智慧 互动自探 写出心灵的光彩

作者:李艾霖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007 次   更新时间:2023/1/6 文章录入:珍珠鸟


本学期我们有幸遇到了周金声教授所教的写作课,这是我们大学课程学习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转眼就到了学期中期,在愉悦而充实的教与学的两个月,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虽然只上过9次课,但我们已经掌握了约十种文体,品赏了几十首美诗美文,上百则优秀对联。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都留着写作课独特的味道。在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对常见文体有了比较明晰的认知,行文走上规范化,明白了独立思考、真情表达和做人与作文的道理,同学们不但勇于登台演讲,而且学会了当众发表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如此种种,收获良多,现将我们班的学习成效汇报如下:

 

一、通过写作训练和日常积累使得我们对作品的认识增多

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按照标准答案识记学习,常常将“循规蹈矩”作为品评文章的惯用方法,依照惯用思维评价文章,很多时候,对经典作品缺乏自我个性化的体悟,没有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的东西显得苍白无力,解读往往过于直白粗浅,更别说形成自己的思想了。比如,对烂熟于心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教授问同学们如何理解,大家居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大多数只停留在解说字面意思,或者说是比喻革命者和老师的奉献精神。针对这种情况,周教授循循诱导我们从春蚕吐丝的特点,到“丝”与“思”的谐音,再到作者的生平事迹联想体味,领悟原诗的本意和寓意,又从蜡烛熬尽蜡油燃烧到最后一刻的形象分析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再拓展应用于不同时代和不同人可赋予的更加丰富的新意,这就叫做“诗无达诂”,“作者为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启发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品味和领悟其可能的含义,让我们获得了无穷的艺术享受,明白了诗美构思的妙道。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需要的是精准解读经典,理解经典,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经历几次课程的学习,我们般的同学们努力实现自我思考加理解记忆,在较为大众化的解读中明了经典的核心要义,再在周教授的尽心引导下加入自己的理解。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关雎》中的名句认同,我们异口同声的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而周教授向我们讲述了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新诗人用这意思做一首白话诗,到无论什么副刊上去投稿试试罢,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强塞进字纸篓子去的。漂亮的小姐呀,是好少爷的一对这是什么话呢”,我们更加明确了对文章的品评需要增加自我认知的含义。如此反复,我们学习到了如何带入自身感情和体悟,了解作者感情,深入文章中心学习思考。

 

二、通过丰富的课堂训练和课后写作活动增加了对写作的热情

熟能生巧,并不是空穴来潮,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极少有同学保持纸上写作的习惯,随笔记录,难成气候。写作课的教学中,首先我们对于应用文的理解加深,实现了应用文写作的规范,在自己写作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独立,知识体系的成熟。开学第一堂课,严格规范了我们的假条写作,了解了这种最寻常又最容易出现常识问题的应用文体。纠正了我们的毛病,实现了文章的合理化,生活化应用。其次,周教授根据我们的专业特性,为我们开设了诗歌品评活动,我们班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对诗歌的理解侃侃而谈,自我突破。同样,正因为这样有趣的课程设置,我们班的同学增加了对于诗歌的兴趣,反复钻研后,一同学在湖北省诗歌散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不仅如此,对于演讲比赛等活动我们的积极性也大幅提升,首先是演讲稿的写作,咱们班的同学虽然大都是思辨性的演讲稿,但在文学性方面都有较大成度的提升。变化在悄然间来临,又在悄然间影响和改变着我们。

 

  1. 新颖的教学方式令我们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增长

        俗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便不知道,是为智慧啊,意思是让我们不能不懂装懂,需要我们秉持诚实的内心,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到真正有才识。对于那些不清楚的问题,很多时候就轻易放下了。针对这种现状,周教授经常对我们说,“查资料”三个字。自己查资料得来的知识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一次课程中查到“洞穴比喻”,是以奥德赛中出现的洞穴意象作为出发点。刷新了对比喻二字的认知,不仅仅限于“比喻”二字的用法含义,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有了新的含义。同样,我们班的同学们在每周布置作业后积极查阅资料,增强对相关文体的认知,摘取要点,学习优秀典范,不知不觉中大家茶余饭后开始谈论起写作思路,讲起什么时候哪儿讲有写作方面的比赛。悄然中发生的改变让我们细想起来都不由得赞叹。

        同样,周教授设置写作交流群,在群里与大家积极交流文学创作知识,提供给大家新鲜的有学习价值的文章视频资料。静下心来,细心揣摩,不难发现,同样的时间收获满满。或是人民日报的热评,或是央视纪录片,又或许是演讲比赛,快速阅读的时代也能够收获良多。

     

    四、思政教育对我们的影响也颇为显著

        国家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增加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周教授不仅教授我们专业性的写作知识,也对我们展开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当代社会生活中,中外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青年一代思想较为活跃,则更加需要加以正确的指引。大学中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然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仅仅限于这门课程。从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的层面出发,周教授引用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人性论”,让大家讨论性本善、性本恶的问题,由此对我们加以引导,这也就是何为“人”的问题。周教授告诉我们“作文先做人”的道理,并以此为主题让我们展开演讲活动,对我们班的同学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

    首先得是一个人,其次再在人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人的要求。为人得有良知,作为中国人得中国人的精气神。爱国教育是时代的永恒话题,当代部分青年在个人英雄主义的误导下忘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大肆宣扬崇洋媚外,需要的是我们积极展开意识形态教育,增强爱国热情。在此阶段,周教授循序渐进,拉近我们的距离,从中外文化交流入手,通过一系列照片,诗文,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对外国友人的巨大吸引力,经典的力量不容忽视。“诗言志,歌咏存。”中国古代经典文论深深吸引着异域国度的人们,我们又何尝不会自信起来呢?同样,汉字文化也增强了我们巨大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新时代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新时代的文字也是历经变换,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现代的简体字,文字的应用更为清晰明了。体味文字变换奥妙的同时,加以引导更加加深了我们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在悄然中展开来,开设相关演讲活动,同学们讲到了疫情期间国家给予的安全感,讲到了中医药文化,讲到了中国护照的强大支撑力量......许多优秀的演讲稿在此时也已经悄悄展露头角,如《回眸历史,振我中华》,她写到“在如此的时间,我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如此的时间,我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可以转危为安,可以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情况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充分应用排比的震撼力量,增强了听众的共情,达到了共鸣。程诗同学在《承中国精神,扬复兴风帆》中写道:“何谓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吾以我血荐轩辕”的红船精神”紧跟社会实时,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青年大学习加以解释。刘睿欣同学在《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中讲了汉服文化的深刻影响,从中国文化中找寻精神力量,实现爱国情怀的增强。不难发现同学们用文字写下的是爱国情,用心体味的是爱国魂。  

     

    五、 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和未来展望

        周教授通过讲述道理、介绍方法、示范案例激励学生自探志趣,介绍相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杜郎口中学的成功范例,以规定每周完成一定阅读量和作业督促习得,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反思才能进步,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辨明刻苦与乐学的关系,倡导“周清周毕,周毕周高”,要求同学之间作业互批互改,激励创新见解,崇尚高雅艺术,绝不迎合低俗平庸,通过指导学习小组研讨、组织论辩演讲和创办小报等形式展示成果,还鼓励联系实际做调查报告、文化策划活动。在此期间,我们班的同学们积极参加有关活动,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在演讲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们以思辨性为主要的特点,有写关于勇气、关于环保、关于爱国的文章。同样,极具文学色彩的诗歌写作也使得我们班的同学增加了对写作的热情,例如:我们班的冯爱惠同学创作的《我的乡情(组诗)》在湖北省第三十六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样,面对散文创作等,我们班的同学们也有了新的尝试,例如刘睿欣同学的《锦绣中华》、李艾霖同学的《手术中》、李艺同学的话本小说、付政豪同学的诗歌《种子》《犹豫》。

    基于对写作的热情大幅度增长,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随时写作的习惯,培养专业化思维,实现水平的突破,增加知识储备,做到真正的学而写,做而用。在“督导学习教学法”的影响下,我们对写作的热情急剧增长,为了适应我们的写作需要,不少同学积极阅读,为自己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石。我们将无比珍惜这个有效的教与学机会,在下班学期更加努力,希望在写作方面有新的飞跃。

     

     

                                               汉本六班 李艾霖    

    2021424日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 ∣ 网站访问量:6750961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鄂ICP备2024075036号-1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