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李婷:通识教育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作者:李婷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961 次   更新时间:2017-12-15 文章录入:珍珠鸟

通识教育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副教授  李婷)


【摘要】通识教育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兴起的致力于全人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高校内涵建设、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实施课程改革等途径,有效促进地方高校在文化、创新和科教三方面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关键词:通识教育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自恢复高考以来致力于专业教育,仅在最近三十年左右研究型高校才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长期以来高教界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造成大量人文课程惨遭排挤,而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专业性人才公共素质不高又极不满意,人文素质课程的急剧削减与社会的人才素质要求日益上升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有鉴于此,教育部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有关素质的新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党组会议上又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专题研究并强调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根据有关的教育改革精神,地方高校在着力凸显办学特色的同时,借助通识教育的人文力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在科技创新和研究等硬服务能力的弱势中寻求人才素质的提高与人才的普适性等软服务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当今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通识教育与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及其关系概说

通识教育最早源起于古希腊的七艺,近代则兴起于十九世纪的西方高等教育变革,是西方教育家们在关注机械化进程日益加快、专业人才日益专门化的趋势中看到教育的专业化与片面化带给人的负面影响而缘起。西方国家有关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师资结构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国内对通识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高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国内外对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的称呼与建设模式有较大差异。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研究内容大多着眼于对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的课程现状、特点、改革策略和个性化教学进行译介或中西对比。

高校社会服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般而言广义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做出的所有贡献,涵盖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决策咨询与建议、信息指引等;狭义上则指高校在完成正常人才培养任务前提下,依托相应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的直接而具体的各类服务。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中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被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理念最早萌发于19世纪的美国,经过大约60年的时间,美国部分大学突破传统的体制,开创了服务社会的先河,此后为社会服务的教学思想影响了全美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直至1922年在世界高教界基本将社会服务确定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我国八九十年代的高等教育中因为实行行政化管理和统招统分政策,严重制约了高校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形成了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等多种社会服务模式。

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曾说:“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即便是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模式不断丰富的当下,亦出现了诸多关于服务质量及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对接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兴起,地方高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地方院校的功能不仅在于传播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更在于通过知识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等为当地社会经济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在社会共识中,人在事前,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情。人才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因而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中的“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健全人格与相应素质,其次才是对高水平专业技能的需求。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智能结构、加强其社会适应性与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奠基功能。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过滤与知识的会通将越来越快,因而通识教育将成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与教育竞争最为重要的动力源泉。

二、通识教育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的延展,因而看清与处理好高校直接与间接、满足社会化发展根本需要与急迫需要这两对关系尤为重要。自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罗尼亚大学诞生以来,在九百多年的高等教育历程中,高校一直坚守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信念,这也是大学的根本。因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提倡向应用型转变,大学人才培养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大潮下,地方高校如何缩小校内教书育人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如何体现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与价值,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相对研究型综合百年老校而言,地方高校在科技能力与文化影响力方面无疑是短板,而通识教育正是弥补这一短板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工具。

首先,通识教育能有效强化功能提升地方高校人才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效能,不仅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而且能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积淀形成特有的人文氛围,为其独特的办学精神和治学风格的形成与凸显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这为地方高校在丰富区域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氛围、塑造人文精神、促进区域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继而可以在当地形成自己大学的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辐射源,从而提高高校的社会文化服务能力,彰显高校的社会文化服务效果。

其次,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的互补,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质量,促进高校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地方高校在近二十年内借助合并风潮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是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没有得到社会相应的认可。近几十年来地方高校重专业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创新动力不足乃至素质结构失调等诸多问题。推行通识教育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的利器。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全面的素质,这就要求重视和实行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础。

再次,通识教育的整合性教育思维,对地方高校构建跨学科、跨领域教科团队具有实效性作用,能拓展高校在科教方面社会服务的宽口径与综合水平。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中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倡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这对人才的知识全面性和能力通汇性提出了明晰的要求,为我国未来至少五年内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近70年来对高等教育重视专业教育导致的种种科教及学术流弊的深刻反思。通识教育是提供知识广度的教育,也是与社会和职业相融合的教育。只有基于对专业知识和职业内涵较为精准的了解,基于对自我与社会需求等的把握,学生才会自主追求兴趣、能力与社会的匹配度,也才能面对和适应社会专业优势的此长彼消或职业的新陈代换的快速变化。因而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现途径,更是地方高校构建跨学科科教资源共享实现的途径。通过跨越式科教团队的构建,地方高校也将获得社会服务的宽口径,并在产学研成果转化中有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通识教育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实现路径

目前世界一流的大学尽管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目的不同,但都普遍地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均已将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体系成功转化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跟国际紧密接轨,在迈向世界一流教育大国的进程中,未来的高等教育必然是在社会化开放的教育大统中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和科教构建。由此中国高等教育遵循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引,未来也必然要将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实施开放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策略。地方高校限于办学层次、师资与科研力量等客观条件,加上缺乏有力的机制配合与灵活的平台构建,社会服务能力曾经受到极大牵制。未来地方高校也必将遵循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搭建多元的科教服务平台和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理念,利用专业优势和科教资源为当地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服务。而在教育界一般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宏观视野、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及终生学习成长能力,因而通识教育带给高校人才培养的是探索与自我学习的不竭能力与动力。于地方高校而言,在校内外能通过以下口径实现通识教育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功能。

第一,通过通识教育促进高校内涵建设进而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综合性高校科教综合实力强劲,地方高校在科教研究方面弱势明显,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唯有走特色之路,方可求得长远。当前高教界中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却没有人关注高校在诸多研究平台搭建、诸多服务机制创新、诸多服务方式诞生的同时,高校的服务能力从何而来。一所没有深厚内涵的高校如何能培养出有文化内涵的学生?没有具备文化内涵的校园实体如何实现社会服务的创新与升华?通识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通识教育作为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教育,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夯实地方高校的人文基础,而且在强化专业素质培养、着力构建和提炼校园文化精神、积极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校内转化等内涵建设上,都必须围绕通识教育理念开展,形成内涵建设的主要脉流,不散不断,才能增强地方高校的科教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

第二,通过通识教育树立的通汇性人才培养观念能有效提升地方高校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创新创业能力的通汇性教育。通识的“通”不是通才,而是特指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贯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去思考,进而获得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出真正融会贯通的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完全成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中大量的心智与思维训练能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提供创新动力,这种由通识教育带来的思维与心智训练比专业知识传授无疑更重要,也无疑能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夯实学术基础,从而间接为高校提升社会文化服务能力。于地方高校而言,通汇性人才观念重视人才的素质与人文情怀,以弥补高素质人才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不平衡的缺陷,这种人才培养观念将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将影响学校的顶层设计,势必将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三,借助课程改革这个关键结点进行通识教育的深化,助力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识教育改革的深化最重要的是回归其本质,即课程。通识课程的开发首要的应该体现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课程开发也遵循文化选择与组织方面的规范,强调单门课程的多功能性和整体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力争做到每门课程都具有立体化教育的任务,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功能和全人功能。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通用能力等可迁移能力和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建设一批经典的、高水平的核心课程,也需要在与专业相融合的其他素养类通用课程建设中体现通识教育理念,打造高校的整体通识教育氛围。通识课程在适应课程文化内涵建设需求的同时,还必须纵向对已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各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建立有效的通识课程课堂教学延展机制,让通识课程的实用性特色在校园内部文化方面首先彰显,让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和文化服务更能得到更充分地展现。

四、结语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究才能确立适合各类高校师资力量、学生水平以及现有文化基础的不同模式。地方高校正处于变革期,理应好好利用转型期重塑平台,勇于突破陈规,找到适合学生学识层次、知识结构与文化背景的通识教育方向,着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附:

作者简介:李婷,女,1980年7月生,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中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地域文学,课程研究;邮箱:li_ting2004@1636.com;联系方式:15337139881。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9.5.P35-38

2.李曼丽.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3.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2007.6.P1-7

4.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P3-8

5.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10.5.P40-44

6.张晓鹏.港台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江苏大学学报.2006.4.P10-13

7.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P26-37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39674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