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梅: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四对关系
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四对关系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陈淑梅
摘要: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语文”的基本含义就是语言,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就是语言的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学好语言,就要进行动态性的教学,具体说就是要把握好语言的四对关系。文章结合语言实例具体讨论了四对关系:一、偏误与切境;二、违律与合法;三、一般与特殊;四、方言与普通话。
关键词:语言教学 动态性 偏误 切境 违律 合法 方言 普通话
引言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名称,小学叫“国语”,大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语文”这个名称自1949年出现以来,对“语文”的解释有“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还有“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综合”说等。以上五种关于“语文”的解释以及据此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出的描述和分析虽然各有侧重,但从本质上来看,都没有突破语言说这个大的框框。首先,这五种解说都包含语言并把它放在首位。对“语文”的“语”,都确认它就是“语言”的简称。其次,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教学内容,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内容与语言并列存在的,他们都是语言的产物或附属内容。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体系,文章是语言的组合,文学以语言为工具,文化则蕴涵在语言中。所以,“语文”的基本含义就是语言,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这一点几乎已是大家一致的认识。现在通行使用的若干部《语文教育论》,也都持这一观点。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大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语言交际和语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说,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是语言的运用,而淡化了语法,将语法知识编入附录。根据大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老师将其删掉不讲。然而中考高考一直有语法知识的考试内容,况且语文重在用,重在交际,如果我们置语法知识于不顾,何谈正确使用?那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认为在语言教学中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一、 偏误与切境
所谓“偏误”,是指发生偏差,造成失误。以数量表述的例子来说:“许多大学生参加了语文知识竞赛。”“大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的多起来了。”前一例”许多’出现在主语部分,后一例“多起来”出现在谓语部分。这两例都对。然而,“许多、不少”之类和“多起来、越来越多”之类互相排斥,不能在一个句子的主谓两个部分同时出现,这是一条法则。不遵守这
条法则,就会出现偏误。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
(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2)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例(1)的“将近”为“(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之意,“余”在这里指“零头”,显然是超过了某个时间数量。针对同一个对象,两词用得显然是矛盾的;例(2)的“嘶叫像家虫”,这显然属于主宾搭配不当的病句。根据前后文意,我们可将本句改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就合法了。
所谓“切境”是指切合语境,所谓语境,除指上下文之外,还包括说话的环境,即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各种背景。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有不同的交际意图。也就是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例如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跟学生交谈,与他在家庭里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对妻子、对子女的语言是会有较大差异的。语境对形式的涵义和语用价值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合语境的词语运用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贾宝玉挨了他父亲的一顿好打,躺在床上不能动,薛宝钗跑到怡红院去看他,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这里的“我们”是谁?就她自己。她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复数形式?少女心态,不好意思嘛!“我们”二字,够精准的。曹禺的《雷雨》中,“劝药”那场戏里,周萍和周冲在父亲的命令下,劝繁漪喝药。周萍说的是:“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冲说的是:“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冲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敬称形式,在那个家庭背景下,符合母子关系;而周萍则“低声”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一般形式,不自觉地流露了他与繁漪二人之间关系的暧昧。作者选用“你”和“您”,达意传情,可圈可点。还如19世纪40年代,贺敬之写的歌剧《白毛女》,其中喜儿有这样一段的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没钱不能买,扯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
在特定的语境中,“没钱”的实际含义往往是钱少或钱不够。例如:
(3)鲁迅,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
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
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因为没有钱,就
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
“没钱”是说没钱交学费,不至于连买一支铅笔的钱也没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说“没钱”比说“钱不够”更符合语言习惯。还如:
(二)切合语境的夸张铺排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源头地海拔4830米,有5处泉水从山谷中涌出,一年四季水流不止。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观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说“从天上来”切合语境。你不能据此而否定李白的诗句,说老李缺乏地理知识,“黄河之水”不是“天上来”的!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沈括按这个直径和长度计算了一下,然后说:“无乃太细长乎?”如果这么做,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岂不也要问:“无乃太长乎?”
(三)模糊语言的表达。
客观存在的模糊性,造成了语言的模糊性特点,例如,“西湖真美”,西湖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清楚。再从写作的主体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语言的模糊性。《中篇小说选刊》2006年第2期有一篇《打火机》,写一位女士野外游玩,喝了一大瓶水,想要小解,可是没有厕所。怎么办?“看看四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牛羊,好在也不见人,余真一猫腰钻进了草丛,回归大自然。”这么写,不仅“就地小便”的意思清楚了,而且显得特别有风趣!冯德英《苦菜花》里有这么一句:“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两个挑柴的。”难道挑柴的不是人?有一首歌,开头一句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难道爸爸不好?钱钟书《围城》里有这么一句:“苏小姐脸红,骂她:‘你这人最坏!’”难道真的是她最坏?语言不是逻辑,说话不是做算术,这些话在一定的语境中都是合法的。例如“愁”是个模糊的概念,无法测量“愁”的多少,李煜在《虞美人》中这样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之多,但是“一江春水”又是多少愁?李煜同样用的是模糊逻辑。如鲁迅的《孔乙己》: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是模糊的概念,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估计。“的确”其实也是模糊概念,是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测出来的。“秃头”就是没头发,也是个模糊概念。不要以为凡是“秃头”就一定一根头发也没有。远看看不见,近看只有一根,能说不是秃头吗?
(四)切合语境的语言的变化发展。
首先,适应社会发展使用新词新义。“下海”一词,《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修改本里还只列出三个义项:1 到海中去;2(渔民)到海上(捕鱼);3 指业余戏剧演员成为职业演员。1996年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1.义项的比较,可见日常阅读的细致和功夫的深切)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现在,假若哪份报纸哪本杂志上有一篇文章题为“下海”,多数读者想到的肯定是经商做生意。例如:
(5)“鳜鱼活的吗?死的我可不要。”
“瞧您怎么说话。”跑堂小姐笑吟吟望着他,“能拿死的蒙您吗?昨天才从海里打捞上来的,空运来的。”
林则才收拢他大张的嘴巴。“什么时候鳜鱼变成海鱼了?”他问小姐。
“这都不懂?人都下海了,何况鱼?”小姐笑嘻嘻回答。
(蒋韵《现场逃逸》)(2.古代、近代和当代的大量举例,显示阅读的广泛和日常的功夫。) 例句中小姐故意把“下海”的词语本义和新的文化蕴涵搅在一起。生动幽默。
其次,适应表达需要选用句法结构。句子可以变换结构。两次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出场总是对观众说:“我想死你们了!”到了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主持人要求他不能重复这个句子,他顺口而出:“你们让我想死了!”还如:
(6)雪儿望着父亲,然后垂下头去,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你是我爸爸?”柳静言点点头,雪儿又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写:“爸爸,你想死我们了!”(琼瑶小说《哑妻》)
这么描写雪儿见到爸爸的情形:母女俩年年月月想着的是“你”,现在面对着的正是“你”,因此,最迫切的是要把“你”先说出来,然后再接上“想死我们了”。任何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懂得,“你想死我们了”等于“我们想死你了”,也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主动句,表意上却是被动句或使动句,对话者和我们读者理解起来不仅不困难,反倒自然亲切。这说明彼此具有共同的文化心态,也已表明,汉语这种重“意”不重“形”的语法,跟汉民族的含而不露的文化心态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语境规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能只是一种“情绪氛围”。 例如:
(7)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
刘和珍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既然“无话可说”,怎么可能又“有要说的话”? 既然前面已经说了那么多话,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 如果按照简单的形式逻辑进行推论, 岂不前后矛盾?然而,鲁迅的这篇文章数十年来作为范文供人们阅读。为什么? 这是因为特定的情绪氛围指明了“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表达的是无法言表的愤怒, 而“有要说的话”表达的则是需要见于言辞的抨击。这里,看似前后违逆的言语,恰好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感情的真实。语言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加强语言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水平大有好处。还如:
(8)你看过《好爸爸、好妈妈》的歌剧吗?
有些句子既符合逻辑,又符合语言,有些句子不符合逻辑,但符合语言,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例如:“你看过《好爸爸、好妈妈》的歌剧吗?”这句话被认为逻辑上有毛病,大概是说歌剧是听的,怎么能说是“看”呢?然而,观众买票进了歌剧院,难道都是闭着眼睛“听”歌剧吗?恐怕一般都是一边“看”,一边“听’的。
(9) 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这句话也被认为是病句,大概是说推理不符合逻辑,既然”麦子成熟了,就肯定是“丰收”了,怎么还是“在望”呢,然而,也不能排除出现意外的天灾人祸的情况。比方可以说:
(10)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可是,铺天盖地的黄虫忽然从天而降,一下子就把麦子啃光了。
(11)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可是,忽然一阵龙卷风把麦子全部卷走了。
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可以成立的。
二、违律与合法
在大学语文的语言教学中,还存在着违律与合法的问题。所谓“违律”是违反规律,违律说法是错误的说法。例如: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2页)
整个句子是违律的,不合语法。首先这句话的主语是“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谓语是“则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主谓宾搭配不当。“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其次,“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全句的主语,而这个主语又是一个主谓结构,这个主谓结构缺主语。“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是介词结构,不能充当主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使动句,也不能充当主语。按文章意思,主语应该是“我们”。可在“努力”前加上“我们”。 再次,“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是语法杂糅。谓语“学会”与宾语“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搭配,应删掉“学会”。其中宾语“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的“学习”与“正确的世界观”不能搭配。全句应改为“而应改为“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使学生增强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的主线。”
(2)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陆蠡《囚绿记》)
这个句子是违律的,动宾搭配不当。句中宾语“有理由”为动宾结构,然而如果没有将其名词化,是不可充当宾语的。可在“有理由”后面加“的”字便豁然畅通了。
(3)第一次采到这么多新鲜蘑菇,对一个远来的客人是一桩最快乐的事。(碧野《天山景物记》) (3.仅仅是读这些案例材料,就是一场文学盛宴、人文享受。语文的人文教育、研究精神浸透于骨髓、弥漫于无声处。这是大作家的论文写作。)
原句的意思是“……客人对采到这么多新鲜蘑菇”,而不是“第一次采……蘑菇对客人……”。原句丢了一个词语“来说”。“‘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看。”(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所以应在“对……客人”之后加进“来说”。
(4)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席慕容的《贝壳》)
这是一个违律的句子,语法告诉我们,“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居所”,谓语部分是“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居所”与“有多精致”,搭配得当;居所“有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是明显的搭配不妥帖。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说上苍给它营造的居所是多么美妙啊,上苍的制作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作者将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了。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跟“违律”相对的是“合法”,所谓“合法”,即合乎法则。确认句式是否合乎法则,有
两条重要原则:一条是规约性原则,一条是从众性原则,这两条原则往往互为因果。
规约性原则。凡是合乎语法的规则,一定受到特定规则的制约。 动宾格式是一种优化格式。动宾结构槽的语义兼容能力特别强,因此,只要符合代体宾语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条件,那么,不管说什么情况,都可以被装进动宾结构槽,趋简成为“动宾”。例如:吃饭的“饭”的位置可以装进代体宾语,说成“吃筷子、吃大碗、吃食堂、吃馆子、吃烧烤”,甚至可以说“吃厕所、吃张三,吃李四”这是合法的。例如:
(4)吃茅池儿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下三烂的行当了,但这并不是说它因此就不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陈铁军《老杂碎》《中篇小说选刊》1997
(5)突然,黄耀祖一拍大腿,瞪了眼望了我们:“到陈文贵家去,去吃他陈文贵!”(何士光《蒿里行》《当代》1987(《乡场上》的作者。)
“吃茅池儿”就是“吃厕所”。“吃茅池儿”实际上相当于“靠厕所吃饭”。吃他陈文贵,是“让他陈文贵请客吃饭”。由于合乎法则,这样的说法是无可非议的。
从众性原则。一个格式的合法,还取决于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如果大家都那么用,就不
应该判定为违律。例如我们能说“晒太阳”、“打扫卫生”、“救火”等,归根到底都是语
言的约定俗称,是从众性原则决定的。
从众性原则还有一个短结构原则。有些语言结构,长短与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例如“等一下我的朋友”,就不能说“等我的朋友一下。数量词也是这样的规则:“诞辰百年”可以说“百年诞辰”。当数量词“百年”之类是两个音节的时候,偏向于用在“诞辰”前边;当数量词多于两个音节的时候,偏向于用在“诞辰”后边。例如:“孔子诞辰二千二百二十二周年学术讨论会”,而不会说成“孔子二千二百二十二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还比如:“他写了一本四十二万六千字的著作。”这句话听起来不顺耳。如果说成“他写了一本著作,有四十二万六千字。就比较顺畅。还如:
(8)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冯骥才《日历》,高中语文教材)
“日子”表意是抽象的,不可能用手去把握的,但用“大把大把”修饰“日子”已经约定俗成了,如我们还可以说“一大把年龄”、“一大堆时间”等等。
三、一般与特殊
同是“合法”的句子,又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区别,他们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合法”。有的,在一般情况下的合法,带普遍性。有的,在某种条件下合法,带有特殊性。
一般规律。以动词和名、动、形三大实词的组合现象来说,副词通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数量词修饰名词。这是一般的规律,例如: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李森祥《台阶》,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2)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接来了人间。(刘绍棠《蒲柳人家》,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微不足道”、“认真” 都是形容词,能受副词“都、很”修饰;“一双”是数量词,修饰名词“粗大的手”。
特殊规律。是在特殊的语境才使用的规律。在大学语文语法知识中规定:介词结构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形容词不能带助词“着、了、过”,名词不能带补语。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活用。例如:
(3)加大它所能荫蔽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王鼎钧《那树》,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4)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然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
(同上)
(5)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孙鸿《枣儿》,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向外”是介词,在句子作了谓语,这是语言的“趋简性”特征,后边省略了“伸展”两个字;“绿”是形容词,在后边带了助词“着”,活用为动词;“尿”本是名词,在句子带了补语,活用为动词。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特殊规律。在大学语文语法教学中还有一条规则:副词只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而不能修饰名词。但在特殊情况下副词也可以修饰名词。例如:
(6)留学生呢,狗屁, 还留学生呢,狗屁!(曹禺《北京人》,人教版高中(一)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父亲很绅士地点点头,问我:“小姐,泳衣带了吗?”(冯敬兰《失却的伊甸园》)
(8)我又见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的小伙子……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余纯顺《走出阿里》小说月报96.12)
“还留学生”、“很绅士”、“很西藏”都是副词修饰名词。还如:很香港、很贵族、很母性、很现代、很高山流水、很诗情画意。等等。这种“很+X”的结构是形容词的结构槽,名词进入这个结构槽,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从语义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然的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即能够从气质、作风、样式、势态等等方面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异感受。比如“绅士”一旦进入“很+X”的框架,便不再指称有特定身份的人,而是形容某种风度气质,活用成了形容词。
动宾式短语动词能插入其它成分,构成扩展式,这是一般规律,例如:告一个别、吃了一惊、造什么反、废什么话等等。非动宾式也能插入其它成分强制成为动宾式。例如:
(9)有什么阴谋,阴他妈龟孙子的谋!(金庸《笑傲江湖》)
(10)洪江爱拉扯,上厕所,小个便也能结识个便友的。(贾平凹《废都》)
(11)他做报告管他球事?他报他的告。(晓苏《耕田人》)
“阴谋”、“小便”是偏正式名词,“后悔”是偏正式动词,中间插入特定词语,被强制成为动宾式;“报告”是联合式动词,中间插入特定词语,被强制成为动宾式。
四、方言与普通话
“普通话”和“方言”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普通话是国家为了各民族之间交际方便制定出来的政策,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方言是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教版初中课本八年级下册163页的“到民间采风去”的“认识方言”内容中专门介绍了汉语七大方言,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语。这充分说明汉语方言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方言有助于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如果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各种方言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加以研究,将研究的成果留给子孙后代,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一)汉语方言特点
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特殊性就在于方言具有文化的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方言是文化的镜像,文化是方言的管轨。”方言好比镜子或影集,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方言和不同地区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文化犹如管道或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方言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作为现代的大学生,要了解各地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特征,会给以后在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
1.方言语音特点
汉语方言最大的差别是语音的差别,各种方言都有区别于其它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广东粤方言将“坐在船头看郊区,越看越美丽”,你会听成“坐在船头看娇妻,越看越美丽”。福建闽方言说“粉红凤凰飞”你会听成“哄(上声)红哄(去声)芳灰”。闽南方言将“甘蔗”读为“嫁”。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妇女在卖甘蔗,来了一个人要买,妇女说:“你钱给我,我嫁(‘甘庶’的莆田方言)给你。”此人很奇怪,素不相识却要嫁给我。但妇女却不停地说:“你钱给我,我嫁给你。”这人急的满脸通红地跑了。
温州人“机遇”与“妓女”读音不分、“政策”与“警察”读音不分。有一记者采访温州市长:你们这里发展这么快,靠得是什么。市长说:“我们这里的发展一是靠妓女,而是靠警察。”因为温州方言将“机遇”说成“妓女”、将“政策”说成“警察”。
方言语音的特点还可以利用谐音造词。例如我国北方旧有婚礼向新婚夫妇床帐里撒枣和栗子的风俗,谐音为“早立子”。闽南方言“枣”与“早”不同音,所以不向新婚夫妇床上撒枣,而是撒花生,意为既生男又生女。为何要撒枣、花生,这是文化习俗对语言的影响。苏沪一带忌讳“死”,口语中把“死”说成与“洗”同音,又进而忌讳“洗”,把“洗”说成“汰”或“净”。长沙人忌讳说“虎”,将“老虎”叫“大猫”、“大虫”。管老虎钳子叫“猫头钳子”,把“腐乳”叫“猫乳”,把“府正街”叫“猫正街”。因为在长沙“腐”、“府”与“虎”是同音。还如:
(1)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福橘”是指福建产的橘子,因为与“福”字谐音,成为江浙地区吉利文化的一种代表。在江浙一带的民间,人们有在大年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惯,目的是借“福”字讨个好彩头,图个平安吉利。
2.方言词汇特点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用了有很多方言词的课文。例如:
(2)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吴敬梓《范进中举》)
(3)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同上)
(4)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同上)
(5)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沈从文《云南歌会》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6)必须赶紧想辙,抢在前头说。(冯骥才《俗世奇人》,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7)为嘛?傻啦?(同上)
(8)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同上)
(9)这日下晌,李中堂听过本地小曲莲花落子,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要吃点心。(同上)
(10)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孙鸿《枣儿》,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11)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李森祥《台阶》,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12)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得土方,用银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同上)
(13)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劈手”、“掼”、“舞”、“想辙”、“不肯”是安徽方言,安徽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劈手”是出手迅捷,使人来不及防备;“掼”是用力扔在地上的意思;“舞”是“做”、“弄”的意思;“想辙”是想法子;“不肯”是不同意的意思;“一本册”是云南方言,是“一本书”的意思;“为嘛”、“一准”、“火气”、“下晌”是天津方言,“为嘛”是“为什么”;“一准”是“一定”;“火气”是“脾气”;“下晌”是“下午”, 天津方言不是由周边的方言演变而成,而是被周边相似方言包围的,像一个孤岛一样的独立的方言区。“囫囵个儿”是“整个”的意思,主要用于北方方言。这些方言词汇都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活做得去”、“闪了腰”、“闪腰”都是浙江方言。“活做得去”是能干活的意思。“闪了腰”、“闪腰”把腰给扭伤了的意思。白嘴吃:不就其他东西,直接吃。
3. 语法特点
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方言句式。例如:
(14)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吴敬梓《范进中举》)
(15)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吴敬梓《范进中举》)
(16)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 (沈从文《云南歌会》(4.读一篇论文,活脱脱是参加了一场文化人物的大聚会,历史思想和人文精神,呼吸和脉搏,都在论述中托底地鲜活起来,上帝说有光,光就来了。在讲述语文运用的“四对关系”中,历史和美,都从四面八方聚拢来。这样的阅读,不是享受是什么呢?结论是,这是传统一代学者写作的文脉。好!),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17)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孙鸿《枣儿》,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普通话话能说“一身水”,“一身的水”是方言安徽说法,表示“满身水”的意思;“好得紧,
妙得紧”也是安徽方言说法,表示“好得很”的意思;“赶车不及”将状语“不及”后置,这
是云南方言中的特点;“尿开了”名词“尿”带了补语“开”,活用为动词。
总的说来,这些方言句式是活跃在大学语文课本中,生动活泼,既让学生掌握这些方言句
式普通话句式的异同,又了解了这些句式为普通话同义句式所不能替代的方言学价值。
五、结束语
归纳起来讲,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教学的水平,就要进行动态性教学,应该处理好“违律与合法”、“偏误与切境”、“一般与特殊”、“方言与普通话”这四对关系。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别,直觉性最小而隐蔽性却最大,有必要在二者的分析比较上狠下功夫。从语言的实际运用看, 在语法上存在违律与合法的区别,二者都有规律可寻,要避免误判。同是合法的格式,又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区别,它们不是互相否定,而是为整个语法系统所共容。把视野扩大到语用领域,在语法问题的研究中还应分清偏误与切境,以便科学地处理语法现象的实际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语文教育论集》第13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67-28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21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邢福义《语言学概论》188-22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