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界动态

中南财大王维:2017年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高级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作者:王 维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点击次数:1240 次   更新时间:2017-4-30 文章录入:珍珠鸟


2017年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

高级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随着我国通识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及写作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理念的变革、教材的开发、方法的改革等问题都已得到教育专家及教师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通专结合”教学研究及改革的实践探索,推动大学语文及写作与通识教育教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大学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长安学术》编辑部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17421日-2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了“2017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高级研讨会”。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大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名家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前沿教师共同探讨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教学等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维博士到会并参与了研讨。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长安学术》主编苏仲乐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事业部主任孔全会女士做了开幕致辞。此次研讨会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展开,着重关注在通识教育的语境中,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及写作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董小玉做了题为“大学写作教学的‘三个维度’与新视野”的演讲,详细阐释了大学写作教学的三个维度,即捡拾身边的“生活”、洞悉“人性”的美丑、追寻“诗性”的绚丽,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董小玉教授认为应用文体更具跨文体的特质,应加大对应用文体写作教学的力度以及研究的深度,针对读图时代的需求,董教授还介绍了可视化写作的基本步骤以及新媒体写作的特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葛桂录教授做了题为“我们为何都要读一些外国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心得”的讲座,介绍了自己在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的三不原则:不重复教材、不重复自己、不用多媒体课件,希求达到两个教学目标:养成比较文学的思维习惯和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一种能宽容过往,执著今朝,相信未来的博雅胸襟。葛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他提出外国文学经典留给我们的精神给养之一,就是自由与自助。所谓自由,指灵魂精神自由(主要回答“我到哪里去?”的问题)。所谓自助,包括自我纠错能力(我从哪里来?);自我发现能力(我是谁?)他还指出,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宣教,有时更需要敲打,即点拨或棒喝。葛教授还专门谈到教学比赛中教师的短板问题,他指出,各个学院精心选拔出来的教学能手往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都很不错,多能“与时俱进”,但遗憾在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深化与提升上有所欠缺,这对于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们启发甚大。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庞海芍做了题为“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她首先向与会代表发问,何为通识教育?在教育界广泛传播通识教育的今天,并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真正明晰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历史。庞海芍教授针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向与会代表做了详细介绍。她指出,通识教育是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具有“择其善而识之”的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接下来,她分别阐释了通识教育目前所遭遇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与出路。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郭迎春副教授做了题为“人文性、通识性――《大学语文》”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活动。她介绍在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有36课时,2学分,是通识必修课。授课对象是非文学类学生,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她详细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语文的授课现状、授课内容,其中张学忠教授、党怀兴教授主编的《大学生背诵古诗文三百篇》作为该校《大学语文》的配套选本。郭迎春副教授还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将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设文学名著欣赏讲座、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课程平台组织“中华经典唱诵”、“汉服礼仪团”等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展示中,她介绍到是将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监测结合起来,试卷则由43道题构成,总分是100分。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姜楠副教授做了题为“从视频公开课到翻转课堂:慕课时代通识课教学模式探索――以“语文高级素养”为例“的报告。报告内容总结了通识课程的三度转型:视频公开课-翻转课堂-慕课。

大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高日晖教授做了题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四大名著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考“的演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克谦教授做了题为“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学”的演讲。湖北工业大学越秀外国语学院周金声教授做了题为“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改革”的报告。

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语文有助于学生树立民族的和世界的眼光,培养公民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同时也是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在未来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2017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高级研讨会正是切合了这一新的要求,体现了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220183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